这一系列操作,可谓蛮横之极,完全把南诏国当成吐蕃后花园,把他当成奴婢,呼来喝去。
罗阁凤哪能忍受这口恶气,当即掀翻桌案,把殿中一应陈设,摔了个粉碎。
甚至,盛怒之下,只想把使者一刀咔嚓。
所幸,郭旭一番规劝,避免血溅三尺。
罗阁凤余怒未消:“赞普欺人太甚,我南诏国与吐蕃平起平坐,可非附庸。”
按他所想,南诏与吐蕃,应是兄弟之国,平等论交。
奈何,赞普可不这么想。若有机会,他不介意一口,把南诏国吞下。
郭旭察言观色,劝道:“大王暂熄雷霆之怒。”
“赞普既无容人之量,何不另作打算?”
“你是说,转投秦国?”罗阁凤神色一动。
“正是!”郭旭颔首,“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
“大秦为华夏正统,中原王朝,最重礼义,不会苛责友国。”
罗阁凤迟疑道:“吐蕃与南诏近在咫尺,一旦发兵来攻……”
郭旭宽慰道:“大王不必担忧。”
“吐蕃大军在吐谷浑,与大秦一战,全军覆没。”
“大将吞桑布扎沦为俘虏,只剩尔东赞与贡敦,狼狈逃回。”
“赞普损兵折将,威望大失,怎敢贸然兴兵,进犯我南诏?”
“相反,有大秦为盟友,赞普更不敢轻启战端。”
罗阁凤当机立断:“就依此言。”
“请大秦使者刘文,进宫一见。”
“大王英明!”
数日后,信使快马加鞭,抵达长安,奉上一则喜讯。
南诏国王罗阁凤,愿为大秦藩国,岁岁朝贡。
高楷自是大喜,派遣鸿胪寺卿王羡之,使持节,远赴太和城,册封罗阁凤为云南王。
至此,南诏国成为大秦版图一部分,实行羁縻统治。
除此之外,高楷特意下旨,封萧丽质为正三品诰命夫人。郭旭为金紫光禄大夫,传召夫妇俩还朝,来长安一见。
纵观大秦周边,只剩西突厥、吐蕃与高句丽,三个敌国。
……
冬去春来又一载,弹指之间,已是武德六年,三月。
省试在即。
此次春闱,盛况空前。不光人数突破新高——两都十七道举子,超过两千之众,更有异国文士,慕名而来。
譬如李升彦,身为大食人,却移风易俗,成为广州举子。
另有新罗、倭国、契丹、奚族、室韦等一众胡族,在太学受教,不乏通过考试者,获得春闱资格。
这一届春闱,不光进士、明经、明法三科,另外新增明算、明字二科,考察算术、书法,选拔专业人才。
三日后,殷世师、华英龄、温季雅三人阅卷,初定名次,其余人好说,但对李升彦,却颇有争议。
按理说,他满腹诗书,答卷工整有理有据,足以金榜题名。
奈何,他是大食人,难免让人疑虑。
那些新罗、倭国、契丹、奚族、室韦人,只是叨陪末座,并未高中。
唯独李升彦,让人犯难。
三人遇事不决,只好求见高楷,请他定夺。
高楷查阅答卷,毫不犹豫,钦点李升彦为新科进士。
崔皓皱眉道:“陛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怎能让大食人登堂入室,成为我大秦进士?”
高楷笑了笑:“开科取士前,大秦放言不拘国界,皆可参考。”
“如今,他有这个实力,却不让人高中,是何道理,如何服众?”
封长卿拱手:“陛下,进士名额宝贵,我大秦举子尚且不够分,何必给一介异国人士?”
“陛下欣赏他才华,不如赐他一个同进士出身。”
高楷面色一肃:“大秦任人唯贤,绝不能固步自封。”
“况且,他在广州生活二十载,移风易俗,和大秦子民无异,莫要另眼相待。”
“是!”
杨烨倏然开口:“陛下,武德元年第一届春闱,只因状元陆明德为吴国人,便引发群情汹涌。”
“直到陛下下旨,方才平息。”
“这一次,让李升彦中进士,恐怕物议如沸,远胜之前。”
徐晏清附和:“落榜举子,难免心有不甘,一旦闹起来,有损朝廷威信。”
高楷颔首:“此言在理。”
想了想,他郑重其事:“传旨,四月二十日,朕在含元殿,开殿试。”
“策试所有新科进士,定下金榜前三。”
裴季讶然:“若开殿试,是否黜落?”
“只排名次,并不淘汰。”高楷摇头,“朕亲自考试,让他们一展才华。”
沈不韦笑道:“陛下亲自考试,一视同仁,金口玉言下,必然再无非议。”
萧宇颔首:“这些新科进士,有幸面见天颜,必然欣喜。”
消息传开,果然引发轰动。圣人竟在含元殿开殿试,亲试新科进士,定金榜前三。
这可是前所未有之事,开一代之先河,怎不让人振奋?
霎时,五十八名进士,一个个绞尽脑汁,使尽浑身解数,打算在含元殿一鸣惊人,得圣人青睐,从此官运亨通。
李升彦亦然欢欣鼓舞,这五十八人之中,有他一个名额。没想到,有朝一日,竟能登上天子堂,面见圣人。
这可是光宗耀祖之事,纵然名落孙山,也值得一辈子吹嘘了。
更何况,圣人仁德,殿试并不淘汰,只定名次。这意味着,所有新科进士,乃板上钉钉。
万众瞩目者,只在状元、榜眼、探花这三个天之骄子身上。
时光流转,来到四月二十日。
晨光熹微。
延寿坊,李升彦早早起身,约上三五举子,经金光门大街,过崇仁坊。向北来到大明宫外。
这时,五十八名举子齐聚建福门,一个个意气风发,又难掩紧张。
两旁挤满围观之人,只窃窃私语,不敢高声喧哗。
监门校尉抬头挺胸,手持刀枪剑戟,神色肃穆,让人不敢造次。
不知过去多久,晨钟敲响,传遍四面八方。
建福门缓缓开启,露出大明宫一角。
李升彦随大流,经右金吾仗院,踏上丹凤门大街。
放眼望去,所有人皆目瞪口呆——这条大街,竟比朱雀大街还要宽阔。
走在大街上,众人屏息凝神,不自觉闭紧嘴巴。
不知不觉,过金水桥,来到主殿广场,浩大威严之气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