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日头刚过晌午,周安和姜宁刚收拾完碗筷。
院门外就传来了,孩子叽叽喳喳的声音。
推开门一瞧,冬旺带着毛豆、还有几个昨天一起玩的半大孩子。
已经挎着小竹篮在门口等着了,一个个精神头十足。
“周安哥,姜宁姐,我们都准备好了!”
冬旺挥了挥手里的竹篮子,是准备用来装田螺的。
周安点点头,招呼着孩子们。
“出发!今天争取多摸点田螺,晚上给你们做辣炒田螺吃。”
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毛豆自告奋勇地走在最前面带路。
“快了快了,顺着这条路一直走就行!”
走了约莫七八分钟,眼前渐渐出现了一片又一片的水田。
这云南的水资源就是丰富,放眼望去,水田一块连着一块。
密密麻麻的,像是铺在大地上的绿毯子。
如今正是水稻抽穗的时节,田里的水稻长得格外旺盛。
浓绿的叶片挺拔修长,顶端已经抽出了细细的稻穗。
风一吹,掀起一层层绿色的波浪。
每块水田都蓄满了水,水面平得像一面镜子。
把头顶的蓝天白云,都清楚地倒映在里面。
周刚和周强从来没见过这么多水田,好奇地看着,嘴里不停惊叹。
“哇,这么多水稻!”
“你看!田里居然还有小鱼呢!”
就在这时,小五周川忽然指着前面一块水田,说道。
“你们看,那水田里好像有几个人。”
大家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见那片水田里。
有四五个小孩正弯着腰,在水稻丛里扒拉着什么。
姜宁眉头微微一皱,水稻可是整个村寨的公共财产。
家家户户都靠着这些水稻吃粮,要是被孩子们不小心踩坏了,那损失就大了。
她赶紧快步走了过去,周安和其他孩子也跟着凑了上去。
走到田埂边,姜宁认出了其中一个领头的男孩。
原来是同村的二狗,便对着他喊道。
“二狗,你带着一帮孩子,在水田里干啥呢?可别把水稻给踩坏了!”
二狗正弯着腰,手里攥着个东西。
听见声音,直起身子,转头一看是姜宁。
立马咧开嘴笑了,扬了扬手里攥着的东西,说道。
“姜宁姐,我们没干啥坏事,在捉水蜻蜓呢!你放心,我们都很小心的,不会把水稻踩坏的。”
周安的弟弟们,在旁边听得一头雾水。
脸上满是困惑,眉头都拧成了小疙瘩。
蜻蜓他们知道啊,就是夏天在天上飞的。
翅膀透明,飞得老快,还会在水面上点水的小虫子。
可这“水蜻蜓”是啥东西?
“哥,水蜻蜓是蜻蜓吗?”
小五周川拉了拉周安的衣角,小声问道。
周刚也凑了过来,挠着后脑勺嘀咕。
“是啊,蜻蜓不都是在天上飞的吗?怎么会在水里面捉?”
两人你看我,我看你,满脑子都是问号。
压根想不明白这“水蜻蜓”,和天上飞的蜻蜓,能有啥关系。
“走,咱们去看看!”
周刚好奇心最盛,拉着周强就往田埂边凑。
其他几个孩子也被勾起了兴趣,纷纷围了上去。
都想看看这水蜻蜓,究竟长啥模样。
二狗见大家都好奇,也不藏着掖着。
大大方方地拎起身边的小竹篮,往田埂上一放,笑着说道。
“你们看,这就是水蜻蜓,这田里多着呢!”
众人探头往篮子里一瞧,只见篮子里有几十只,灰褐色的小虫子。
这些小虫子长得胖乎乎的,也就两三厘米长。
浑身滑溜溜的,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
它们的脑袋圆乎乎的,俩黑溜溜的小眼睛,嵌在脑袋两侧。
身子是一节一节的,有点像小蚂蚱的腰,却比蚂蚱胖多了。
尾巴尖尖的,有的尾端还带着点小分叉,时不时扭一下。
周刚挠了挠头,一脸疑惑地说道。
“这就是水蜻蜓啊?长得和天上飞的蜻蜓一点也不像啊!”
周强也跟着点头,指着篮子里的小虫子说道。
“对啊对啊!蜻蜓有透明的翅膀,能在天上飞。这玩意儿连翅膀都没有,怎么会是蜻蜓呢?”
其他孩子也纷纷附和,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
都觉得这水蜻蜓,和自己认知里的蜻蜓,完全是两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