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峰听马天酬这么说,心里便有底了。
马天酬的确很喜欢这件明代何朝宗德化窑菩萨像。
于是,楚峰直接回道:“好的,我想先看看汝窑瓷片再说吧。”
一提到汝窑瓷片,马天酬一脸骄傲。
“没问题,我敢说在国内,没几个人比我收集的汝窑瓷片多。
楚小友,你找我算是找对人了。我现在有 32 片汝窑瓷片。”
说着,马天酬将佛像还给楚峰,热情地将楚峰请上车,直奔宝库而去。
坐进车里,马天酬一边开车,一边和楚峰攀谈着。
“楚小友,听口音,你不是沪城人吧?”
楚峰笑道:“嗯,我是苏城人,来沪城玩一下。”
马天酬却不信,谁出来玩,手里带着上千万的佛像。
不过,他没有戳穿楚峰,而是追问佛像的来历。
“楚小友,这何朝宗的佛像是从哪里来的?您方便说说吗?”
楚峰想了一下,随便编了一个故事说道:“马大师,实不相瞒,这尊佛像是从河里打捞上来的。
据考证,现在河里的位置下面之前是地主的老宅。”
马天酬听后,若有所思:“哦,这样啊。难怪我刚才拿起来感觉分量有点沉,是水分重多大的缘故,这就说得通了。”
说完这话,马天酬没有忍住再次询问。
“楚小友,您先前在七宝斋是故意等我的吧?为了汝窑瓷片吧?”
马天酬眼中透着精明,看出来楚峰的出现并不是偶然。
所以,他从一开始就提防着楚峰,生怕钻进别人的圈套。
直到楚峰拿出何朝宗的真东西,马天酬才觉得楚峰不像骗子。
楚峰笑了笑,没有否认,而是恭维道:“马大师眼光毒辣,什么都瞒不住你,我的确是特意等候。”
马天酬笑了笑,思量了一下。
“知道我行踪的人不多,而你又不肯说,我想想是不是金老鬼告诉你的?”
“金老鬼是谁?” 楚峰装出不知道的样子。
“金道华!除了他我想不到其他人。” 马天酬一提金道华就来气。
楚峰见对方已经猜到,便点了点头。
“的确是金道华告诉我,不过,我并不是给他买瓷片,而是我自己有用。”
楚峰怕马天酬误会,所以撇清了瓷片和金道华的关系。
马天酬没有多想,毕竟很多人购买汝窑瓷片,大多数是为了研究汝窑的烧制和配方。
他觉得楚峰也许也是那种人。
“金道华,是老婆的二哥,我跟他向来不和。”
楚峰这才明白,马天酬和金道华竟然有亲戚关系。
难怪金道华能准确知道马天酬行踪,这多半是金道华妹妹的功劳。
见马天酬不愿提及金道华,楚峰便没有多问。
车子很快停到一处大院里。
马天酬调整了心情,笑着朝楚峰说道:“楚小友,跟我来,我领你去参观一下我的宝库。”
“好!” 楚峰带上佛像,跟在马天酬身后。
马天酬领着楚峰走进院里,上了三楼,打开防盗门。
楚峰便看到宝库里的场景,好几百平的大平层。
房间里规矩地摆着各种展柜和货架。
展柜里面都放着各种古玩,字画,瓷器,玉器,杂项,钱币等等。
琳琅满目,像极了一个小型的博物馆。
“马大师!不愧是收藏家,这宝库快赶上博物馆了。” 楚峰内心震撼,这老小子还是有点实力的。
“哈哈,一般般吧,跟博物馆比还差点意思。
不过,这房间里的古玩,我花了六个数!”
“六亿?” 楚峰吃惊不已。
“没错,现在给我十亿我都不卖。” 马大师笑着说着。
“马大师,你有钱!” 楚峰夸赞一句。
马天酬笑道:“一般般,我在沪城只能说还行,算不上有钱!小打小闹而已。
走,我带你去看看我收藏的汝窑瓷片。”
马天酬领着楚峰朝着宝库深处走去。
二人来到宝库一处玻璃展柜前,里面整齐地摆放着三排汝窑瓷片,并列好编号。
“这里的汝窑瓷片都是真品,都是我从藏家或者拍卖行手里买到的。
楚小友,你看看喜欢哪一片?”
马天酬说完,楚峰盯着玻璃展柜里的汝窑瓷片。
他根据手里的汝窑香炉釉色瓷片特征,在众多瓷片中筛选。
借助透视,他很快挑选了一件只有勺子那般大小的小瓷片。
“就这块吧,对我来说有用。” 楚峰指着那块汝窑瓷片说道。
“可以!” 马天酬说着,就打开展柜,将楚峰看上的瓷片拿了出来。
“楚小友,现在我们可以谈谈何朝宗的那件佛像,多少钱可以出售?” 马天酬终于谈到他关心的东西了。
楚峰想了一下,说道:“既然马大师如此爽快,那我也拿出点诚意。
这样吧,这尊菩萨像您出 1500 万吧。”
“1500 万,价格稍微高了点。1300 万怎么样?”
马天酬觉得 1500 万 可以接受,但砍价环节少不了。
楚峰见对方赠送一片汝窑瓷片,于是象征性地降了一点。
“马大师,看在您赠我瓷片的份上,我给您降 100 万,一口价 1400 万。”
马天酬看出楚峰语气坚定,也不废话。
“好,那就 1400 万。”
双方达成一致。
两人就要离开,去楼下交易佛像。
楚峰从宝库瓷器区走过,货架上一件葫芦瓶吸引了他的目光。
楚峰停下脚步,目光看向这个葫芦瓶。
这个葫芦瓶釉面是珐琅彩,上面是缠枝纹和福字纹图案,口沿底足鎏金。
马天酬见楚峰看着葫芦瓶,也停下介绍道:“楚小友,这个可是好东西。这是乾隆时期的铜胎画珐琅缠枝葫芦。”
“铜胎画珐琅?” 楚峰一愣,听马天酬这么一说,楚峰知道对方看走眼了。
眼前的这件可不是铜胎画珐琅。
马天酬见楚峰似乎不太懂,介绍了起来。
“对的。”
楚峰虚心请教:“马大师,我对珐琅彩不熟,可否介绍一二?”
马天酬认真起来:“当然,珐琅彩是从西方传入,清朝皇帝很喜欢珐琅彩,便让工匠引入到宫廷。
珐琅彩一般有两种,西方人是在铜胎直接用珐琅彩作画,这种要求难度大,对绘画要求较高。
传到国内,珐琅彩常见的是铜胎上面掐丝成图案,然后往图案里填釉,景泰蓝就是这种,相对来说容易点。
这件就是铜胎上画珐琅彩,口沿和底足都鎏金,必定出自宫廷,看上去沉稳大气,雍容华贵。”
楚峰听完,问道:“马大师,听你这一说,我涨知识了。
这个葫芦多少钱?我想买下,好好研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