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多长时间,张朋就洗完手,一路小跑着回来了。
只见他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眼睛亮晶晶的盯着桌上的饭菜。
他咽了咽口水,催促道:“爸妈,大哥,咱们赶紧吃饭吧,我都快饿死啦!”
孙晓丽看着自家小儿子那副心急的模样,既好气又好笑。
“行,那就先吃饭吧。不过吃完饭你可得赶紧给我去写作业,别又拖拖拉拉的。”
“知道啦,妈!”
张朋嘴上应着,手里已经拿起了筷子,夹起一块红烧肉,放入口中。
他的脸上瞬间露出满足的神情,含糊不清的说:“嗯,哥做的红烧肉太好吃啦!”
张明笑着给父母也各夹了一筷子菜,说道:“爸妈,你们也赶紧尝尝,别光听老二说。”
就当张建国和孙晓丽准备拿起筷子吃饭的时候,“咚咚咚”,大门从外边被人给从外敲响了。
这突兀的敲门声在安静的院子里显得格外清晰。
一家人心中皆是一愣,不约而同的都露出了疑惑的神情。
要知道,在现在这个年月,大家都习惯按时吃饭,很少有人会赶着饭点上门的。
张明看了看张建国和孙晓丽,连忙说道:“爸妈,你们坐着,我去开门看看是谁。”
说着,他起身朝大门走去。一路上,张明心里也在暗自琢磨,会是谁在这个时候来呢?
是四合院的那些人?还是其他人?带着满心的疑问,他加快了脚步。
张明快步走到大门前,拉开门闩,门缓缓打开,只见门口站着一位身着中山装、留着齐耳短发的中年妇女,竟是街道办的王主任。
张明也是愣了愣,等他回过神以后,连忙说道:“王主任,您怎么来了?快请进!”
王主任笑着走进院子,略带歉意的说:“真不好意思,这饭点来打扰你们。刚忙完工作,下班以后过来和你说点事。”
张明一边将王主任往屋里让,一边说道:“王主任,您太客气了。这都到饭点了,您肯定还没吃呢,正好留下来和我们一1起吃顿饭。”
此时,张建国和孙晓丽也从屋里迎了出来。
他们热情招呼道:“王主任,难得来家里,一起吃点家常便饭。”
王主任见一家人都如此的热情,推辞不过,只好入座。
大家重新坐定,张朋懂事地给王主任添了碗筷,又拿来一个酒杯。
看着桌上色泽诱人的饭菜,王主任下意识的咽了咽口水。
虽说她是街道办的主任,可平时她也买不到什么肉。
她一个街道办的主任,总不能和群众们抢肉吧。
除了前两天张明送到街道办的鱼以外,她已经好长时间没有沾过荤腥了
张明瞧出王主任的窘态,赶忙笑着给她倒了一杯酒。
“王主任,来,咱们先吃饭,你忙活一天肯定饿坏了。吃完有什么事情等吃完饭以后再说。”
王主任略带尴尬的点点头,心里想着那就等吃过饭再和张明说工作,便应道:“好,好,那就先吃饭。”
于是,大家开始动筷用餐。王主任先是小口吃着菜,细细品味,或许是太久没吃到这般丰盛的菜肴,渐渐地,她的动作也放开了些。
张朋看着王主任吃得香,还不时往他碗里夹菜,脆生生地说:“王叔叔,多吃点。”王主任笑着摸摸张鹏的头,连声道谢。
一顿饭吃得热热闹闹,大家边吃边聊些家长里短。
待众人吃得差不多,孙晓丽收拾好碗筷。等她重新沏了壶茶,端出来大家围坐在一起。
王主任放下茶杯,目光依次扫过张明以及他的父母,随后正色道:“我这次来,主要是想问一下张明工作的事儿。
今天啊,机械厂、玻璃厂、搪瓷厂这三家都找到我这儿了,他们都十分欣赏张明,希望张明能去他们厂里上班。
我就是特地来问问,张明你自己是什么想法,想去哪个厂呢?”
张建国和孙晓丽一听,脸上皆是又惊又喜,没想到儿子如此受欢迎。
张建国忍不住说道:“王主任,这可太感谢您还专门跑一趟。但这几家厂各方面情况我们也不太了解,您看能不能给我们说道说道,好让孩子心里有个底。”
张明着实没想到会有三家厂子同时向他抛出橄榄枝,也是一脸的惊讶。
王主任见状,也就开口解释:“其实啊,这三个厂,无论张明去了哪家,做的都是采购的工作。不同的就是他们所在的位置与大小不同罢了。”
“机械厂在德胜门那边,厂规模较大,大概有两千多人吧。玻璃厂呢,你们也应该知道,在东直门这边,离轧钢厂不太远,他们那里大概有一千多名工人。至于陶瓷厂,在安定门那边,大概有个七八百名工人。”
在王主任看来,若单从张明此前对工作的一些想法和要求来衡量,陶瓷厂无疑是最为契合的。
陶瓷厂的规模相对较小,厂里也没有那么多人,从日常工作协调到各种事务处理,遇到的复杂状况可能都会少一些。
只是,王主任心里明白,自己不好直接开口替张明做决定。
毕竟机械厂和玻璃厂目前还没给出具体的条件,比如工资待遇以及其它的一些福利。
万一因为自己的片面之词影响了张明的选择,而后续其他厂又开出极具吸引力的条件,那岂不是弄得以及左右不是。
所以,王主任只能在一旁静候,心里暗自思忖,最终也不知张明会如何抉择,只希望他能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决定。
这时,张建国看向王主任,诚恳地问道:“王主任,您经验丰富,以您看,这三家厂去哪家比较好?”
王主任沉吟片刻,目光落在张明身上,这才缓缓说道:“实不相瞒,这几家厂从整体情况来看,其实相差都不算大。至于去哪里就要张明自己觉得了,又或者是再等等看看还有没有其它合适的工作。”
听了王主任的话,张建国和孙晓丽都把目光放在了张明身上,想看看他是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