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王听到李光的话,没觉得有什么意外。
宋朝现在能打胜仗,以至于宋朝的官员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欠揍的傲气。
只是,还得笼络。
一切的忍辱负重,都是为了将来称王称霸。现在李光对他爱理不理,将来的李光臣服,只能跪在他的面前。
高丽王一番自我心理建设,微笑道:“天使刚到高丽,就遇到袭击天朝使团的事情,是朕没有安排好,过错在朕。”
“朕从东京回到高丽,就公布了臣服天朝的事情,以及请求天朝驻军的消息。”
“当时,有诸多的朝臣叩阕反对,声势很大。”
“朕已经全部处置,更贬了一大批官员,流放了一批官员。同时,又安排经验丰富的金富轼迎接天朝使团。”
“没想到这样的手段下,仍然有人贼心不死,顽固不化的袭击。”
高丽王一番解释,拱手道:“罪责在朕,请天使息怒。”
李光有些诧异。
高丽王这个小年轻很能忍啊,当着所有人的面唾面自干,认了所有的罪名。只是,李光更清楚高丽王的意图。
高丽王之所以服软,是为了和他搞好关系,是想进一步策反他。
李光显露了强硬态度,却不会一味的强硬,要刚柔并济,因为他在高丽也要笼络人。
高丽王有想法,他也有意图。
李光翻身下马,拱手行礼道:“国主态度诚恳,令人赞叹。只是袭击天朝军队的事情,情节十分恶劣,该怎么处置呢?”
高丽王大袖一拂,说道:“天使放心,朕给足赔偿。”
“第一,朕赔偿十万两银子。一方面是给天朝的补偿,另一方面是赎回俘虏。”
“这些人袭击天朝驻军,应该处置,可他们也是被煽动的。虽然愚蠢,却也有一腔拳拳之心,总不能不管。”
“第二,朕把开京城最豪华的顺天馆作为宋军驻地。”
“顺天馆环境雅致,地势开阔,既能容纳所有的驻军,也能让天使接待贵客,保证你们在高丽住得舒心。”
“第三,朕会追查蛊惑这些人背后的人,将其绳之以法。”
高丽王一副恳切姿态,说道:“三管齐下,不知道天使意下如何?”
李光心中权衡着。
高丽王要赎回所有俘虏,却不提对这些俘虏的处置,摆明了是要施恩。到时候李光放了俘虏,也不会有人感激李光,更不会感激大宋。
反而,会仇视大宋。
等这些人回到家中,他们的家眷和亲戚受到影响,消息进一步发酵,他们的七大姑八大姨影响下,会有无数人仇视大宋。
这是赔本买卖!
李光想清楚了,摇头道:“国主仁义,在下佩服。”
“可是治理国家不能一味的怀仁,而要赏罚分明。”
“今天有人袭击宋军使团,国主赔偿十万两银子,把他们赎回去,这些人无罪释放。”
“下一步,就会有无数人认为,袭击宋军使团是没什么影响。乃至于金国或者其他心机叵测的人,也会趁机挑拨,让更多的人来袭击。”
“国主到时候怎么办呢?”
“恐怕国主会因为这件事焦头烂额,更会因为这件事而伤了两国的感情。”
李光一番话后,沉声道:“请国主下旨,把沦为俘虏的三百人杖责三十,再贬为奴隶,留在大宋的使馆做奴仆。”
金富轼道:“这恐怕不合适。”
李光哼了声道:“金相公,这里没你说话的余地。不震慑宵小,怎么令行禁止呢?除了刚才的条件,十万两银子的赔偿也不能少。”
人,李光要。
钱,李光也需要。
高丽王想要俘虏宣传,李光也有这个打算。大宋的影响力,就从这些俘虏进行衍生,把他们变成大宋的肉喇叭,让他们去宣传大宋的好。
让他们宣传,天朝以人为本,即便当俘虏也没有遭到虐待;让他们宣传,天朝皇帝心怀万民,不会让百姓受苦。
以及,让他们宣传,天朝百姓顿顿有白面膜,人人都吃饱穿暖……
李光在电光火石间,心中已经有几十种手段来针对安排。
高丽普通百姓的生活不轻松,家人也艰难。从这些入手,再动之以情诱之以利,自然会发展出无数的肉喇叭。
李光见高丽王迟疑,强硬道:“国主连最简单的处置,都不愿意。莫非,是国主在背后操作,故意放纵这些人。”
高丽王心头咯噔一下,连忙道:“绝对没有的事情。”
话锋一转,高丽王道:“天使的提议,朕准了。杖责他们三十军棍,再充做奴仆,留在宋朝使馆听从安排。”
李光赞许道:“国主从善如流,不愧是高丽明君。”
当即,李光让高丽王调来士兵,直接处置三百俘虏,再由高丽王宣布三百俘虏安排为奴隶。
一切都是让高丽王当坏人,李光没有出面。
李光清楚高丽兵仍然心怀愤懑,可是有愤懑才能有转变,他有足够的耐心去策反这些人。
事情处理完,李光让王德带着军队去顺天馆,他和徐兢跟着高丽王入宫参加接风洗尘的宴会。
酒宴没有冲突,宾主尽欢。
酒宴结束,李光回到顺天馆,和徐兢、王德坐在一起,说了接下来的任务。
事情安排完,李光郑重道:“两位,我们在高丽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陛下,代表着大宋。而且我们是四面皆敌,一定要谨慎小心。”
徐兢道:“李大人放心,在下做好了思想准备。”
王德表态道:“末将绝不会给陛下丢脸。”
两人都是斗志昂扬,因为在高丽不是流放,是来立功的。将来立了功,是能够风风光光的回到大宋的。
李光满意的点头,让徐兢和王德退下后,才撰写从出海到高丽的沿途事情,以及刚登陆高丽遇到的事情。
最后见了高丽王,以及对高丽俘虏的处置,还有今后一段时间的安排。
全部的情况阐述清楚,李光喊来两个心腹,让心腹快马加鞭回礼成港,要把书信送回大宋,呈交给皇帝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