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一段时间,朱元璋和马皇后老两口也来了,朱标夫妇和朱雄英夫妇都来迎接拜见!
马皇后连忙上前,扶起来汤昭珩,说道:“地上凉,快快起来,不必讲究些虚礼了!老大媳妇儿,你可跟雄英媳妇嘱咐了?”
她们边说着边往里走,老朱也快步往进走,一转头,就看见朱标和朱雄英还在哪里,于是就说道:“你们两个还在哪傻站着干嘛,都过来,咱有事儿交代你俩!”
朱雄英:熟悉的感觉
朱标:这刚刚是我的词儿
太子妃有孕,对于大明来说,是一件大事儿,这意味着,大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传承有序,太子妃若是诞下一位皇孙,那毫无疑问,将会是大明第四代皇帝。
这个信号传达出去,代表着大明江山稳固不破,传承有序,既呼应了周礼宗法,又强化了大明皇室天命正统,更是让朝堂、民间形成了大明江山长治久安的共识!
皇帝更是下旨,减免了应天府及周边郡县的田税!
年关已至,朝廷各单位都在紧急处理政务,确保不留在明年处理!
朱标和朱雄英,不仅要查看今年各地的汇总情况,还要对下一年的事务进行初步规划。
建文五年这一年,首当其冲的就是基建方面,大明各处的铁路、水泥路、水利设施、漕运疏通等方面是重中之重,目的是给粮食生产和商业活动提供更加优越的条件。
还有行政单位方面,西域布政使司将成为继海东、辽东、东平布政使司之后,大明第十七个布政使司,这些地方的治理还需要下一些大功夫。
藩王就藩方面,《大明藩王海外条例》试行的非常成功,早期的几位藩王已经在海外站稳了脚跟,这次还需要将剩余已经就藩的藩王全部封出去。另外再未就藩的藩王中,挑选年长者就藩。
这些事情也都需要让内阁给出来初步方案!
另外眼前的事情也有,年关将至,天下藩国都要派遣使者进京朝贺,有的是来维护关系,确保持续获得大明的友好。
有些则是想要获得大明皇帝的册封。还有些地方土司,来确认明年的互市权限,范围。更有些边境摩擦需要处理,调解。
目前,这些土司,是帝国内的不安定因素。
土司首领,在各自领土内有世袭统治权,而大明要尝试对他们改土归流,他们就要造反!
很多人并不了解,为什么非要改土归流?
土就是世袭罔替的地方土司,他们掌握这最高权利,朝廷只能通过册封而间接控制他们。他们首领在权利交接的时候,需要向朝廷请示,朝廷同意后,他们的统治才合法。
通过这种手段,朝廷可以扶持亲近大明的人,作为首领,还可以通过册封首领的手段,引起他们内部权利争夺。从而间接控制他们,这种手段,也被称为羁縻政策,意思是驾驭马匹。
流就是朝廷派遣官员去直接治理,由于每年任期不确定,像是流水一样在地方轮换,故而称为流官。
所以改土归流的好处就是,让地方上,完全听朝廷的,而不是听部落首领的。
部落百姓听官员的,官员听朝廷的,这就加强了地方控制。可以促进交流,大明先进的生产力,也可以带动地方的发展。
可以说你好我好大家好,但是有人并不好,这个人就是原来的土司首领。
人本来是地方老大,朝廷派人来了,他能乖乖的当个富家翁,或者是让出来自己手里的权利吗?
不能!绝大部分的土司首领不能接受。
所以,改土归流这个事儿,一时半会儿没有推行下去,但改土归流没大规模推行,你以为地方土司就老实了吗?
也并不是这样,三天两头有土司叛乱,有些土司认为,大明卫所屯的田,是他们的领土。还有些人不接受大明礼仪,不能接受三跪九叩!而有些人,眼红周边商队的财富,截杀商人。更有些人,单纯的就是看汉人不顺眼。
总体来讲,改土归流是快刀,反应剧烈但是一劳永逸。维持土司是慢活儿,看似平稳,但时不时的就给你弄出来点幺蛾子。
“爹,这些土司今年来的可不多,近些年来,有些土司干扰商队,视他们居住地为领土,十分不安定,依我看,等沐英伯父到了,咱们商量商量怎么制衡他们。”
朱雄英看了看地方官员对于土司的描述,今年有两处土司作乱,派兵剿灭之后,朝廷便派遣了流官治理,这一个举动,就让周围的土司心生警惕,隐隐有共同组织起来对抗大明的想法。
朱标沉思片刻,说道:“这些蛮夷并没有开化,对朝廷有意见,是因为他们与内地交流太少。朕认为,还是要加强商业互动,让这些蛮人见识过大明的繁华富庶之后,定然会心生向往。”
“可派遣宝司官员前去游说,开发蛮族资源。然后给土司首领分利,有了利益关系,他们自然不会轻易作乱了!”
朱雄英点了点头,道理很简单,光脚的不拍穿鞋的,但是你给光脚的穿上鞋,给他镶上纯金装饰,他比穿鞋的还怕。
怕失去自己的财富。
这就是通过经济手段,制衡蛮夷了。
朱标继续说道:“不过对于冥顽不灵,一心反明者,也不必客气。这威要立,这恩也要给足!”
恩威并施,才是好办法。
就在他们爷俩商量事情的时候,福宝匆匆的进来,对着朱标和朱雄英说道:“启禀陛下,太子殿下,西平侯沐英,自己沐小侯爷已经进城了,应该不久后会来到皇宫!”
“哦?来的这么快!”朱标往外有了几步,回头说道:“雄英,走,跟我去迎接你大伯,刚刚还说他呢,这会儿就到了!”
朱雄英转身,连忙跟了上去。
朱雄英让沐春送信这事儿朱标是知道的,但他也没阻拦,因为他也没把沐春当外人看待。
他们兄弟二人,也应该很久没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