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下午,葛清便将她所需要的东西送到了养猪场。
陈汐将三十多个鸭蛋取出来,准备皮蛋和咸鸭蛋各做一半。
她做的时候,周莲和黄氏几人都在旁边围观,想将制作方法都学下来。
虽然学会了也没钱做,但技多不压身嘛。
陈汐按照先前说的步骤,将鸭蛋在坛子里码好,将盐水倒进去密封。
皮蛋稍微要复杂一些,但材料充足,腌制起来很快。
等做完这些,外面天已经黑了。
陈汐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将坛子在阴凉处放好,“好了,等个把月就能吃了。”
周莲隐隐有些期待,不知道熟了以后是什么味道。
对于陈汐会这些奇奇怪怪的知识,众人已经见怪不怪了。
等过了两天,黄氏又叫来杀猪匠,开始杀剩下的猪。
除了自己杀猪留着,其他猪肉铺的老板也会过来买一些。
但是猪实在是太多了,一次性杀了也放不下,陈汐搞来一大堆的盐。
一边杀一边腌,将猪肉腌起来,除了腌肉,还可以做腊肉。
这么多猪,就算一天杀十头猪,也要杀好几天。
更何况一天还杀不到那么多,一天撑死了只能杀五头猪。
于是这一杀,就连着杀了五六天。
在第七天继续杀的时候,猪肉铺的掌柜跑了过来,一脸的急切。
他找到陈汐,悄悄地说,“夫人,那什么,你的猪能不能再多卖两头给我?”
陈汐诧异地看了他一眼,回忆里了下,“你前几日不是才买了一头吗?这么快就卖完了?”
不过想想也是,一头猪最多一两日就卖完了,城里能买得起肉的人还是挺多的。
加上今年没有收税,不少百姓家里都有点余粮,因为土地都是按照人头分的,一个家里人多,分到的地也多。
还能去开荒赚钱,以及干其他的活,今年大家的日子都好过了不少。
现在又快过年了,买肉的人就更多了。
掌柜忽然打断她的思绪,不好意思地笑道,“也不知道你这猪是怎么养的,买过的人都回来问我还有没有,说猪肉味道很好吃。”
他原本不信邪,自己也煮了一块,味道还果然不一样。
这不,他又匆匆跑来,想再买一头。
结果看到陈汐在杀猪,这下可把他急坏了,因此准备一次性多买几头。
“原来是这样啊。”陈汐方才没想到这茬,有人买猪她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行啊,你要买几头?”
掌柜看了看那边正在杀猪的杀猪匠,想了想说,“给我留十头吧,不要全都杀完了,你这要是不方便,我带回去自己养。”
陈汐沉吟了片刻,“成,你放我这,不过要先交定金,到时候你自己带人过来杀可以吧?”
“可以可以,没问题。”
去年猪肉二十文一斤,现在涨价,涨到了三十文。
不过整只卖会便宜些,只能卖到二十文一斤。
这里的猪平均在一百三十斤左右,十头猪就是二十六两。
掌柜的给了陈汐五两定金,之后每次带走一头猪,就给一头猪的银子。
收了钱,两人立下字据,掌柜当场就带走了两头猪。
这几日他生意好,两头猪很快就会卖完。
还剩十几头猪,陈汐也不打算杀了,她给杀猪匠结算了工钱,表示他们明天就不用来了。
陈汐留下了一头猪的猪下水,之前的都,除了大肠之外,其他的被杀猪和帮忙的人带走了。
这东西几乎没什么人吃,他们拿回去也是喂狗,或者掺着草和糠之类的喂家禽。
陈汐也只是想试试,这些东西处理起来太麻烦了,陈汐也不急太想浪费时间。
不过她还是想试试,天天看着有点馋了。
这几日黄氏她们都在忙着清洗大肠,陈汐打算用这些大肠来做香肠,腊肉有了,香肠肯定也不能少。
全部做成能长时间保存的东西,到时候不管是自己吃,还是卖都可以。
陈汐去城里买了一大堆香料回来,将猪下水处理了一番。
她做了一盘爆炒腰花,猪肚鸡,酸菜猪肝,然后便是一盘猪杂汤。
桌上的众人脸色有些古怪,闻着很香,就是不知道吃起来味道怎么样。
陈汐环视了一圈,开口道,“怎么了,你们吃啊。”
周莲勉强一笑,“我还不是太饿,你们吃吧。”
陈汐扯了扯嘴角,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猪肝放嘴里,“还行啊,大嫂,你尝尝。”
黄氏倒是没周莲那么抗拒,吃不上饭的时候,她什么没吃过。
她拿起筷子尝了口,旋即惊讶地看了眼陈汐,“是挺好吃的。”
陈汐又给她盛了碗猪肚鸡,“那你尝尝这个,我加了些中药,大补。”
黄氏喝了口,连连点头,“这个味道也不错,感觉比猪肉还好吃。”
另外几人也赶忙端起碗,尝过之后都赞不绝口,整的周莲都好奇了。
她硬着头皮尝了尝,并没有她想象中那么难吃。
黄氏说,“弟妹,你这是怎么做的?若是拿出去卖,不知道会不会有人买。”
“算了吧,这一桌的佐料都够买半头猪了,咱们自己尝尝就行了,卖不上价格的。”
听她这么一说,黄氏便歇了心思。
卖便宜了亏本,卖贵了又没人买,就算味道再好,那些有钱人也不屑吃这些东西,这就是个亏本的买卖。
之后的日子,陈汐便和黄氏她们准备做香肠。
香肠做起来更麻烦,先是大肠的处理,得先把肠子里的油脂刮掉,再用清水冲,最后用白酒泡。
光是这个步骤,就花了好几天。
然后是剁肉,最麻烦的是灌进去。
用手塞又慢又麻烦,陈汐灵机一动,去作坊让工匠按照图纸做了简易的玻璃漏斗。
大概就类似大型针筒,将肉放进长筒内,再将肠衣裹在小头的部分,将肉放进长形的玻璃圆筒内,稍微挤压便落入了肠衣中。
这样灌起来就快了许多。
一忙碌起来,时间就过得很快。
陈汐大部分时间都在养猪场,医馆,偶尔去几个作坊看看,一晃就是一个多月。
到了十一月,天气也越来越冷,下雨的次数也变得频繁了起来。
腊肠罐好之后,便是烧火熏了。
冬天熏腊肠最合适了,还能烤火。
陈汐等人围坐在火堆周围,伸出手烤着火,就是烟熏得有点呛人。
每次烤完火,脸上就一片漆黑,陈汐都舍不得穿那些好衣裳。
周莲忽然问,“陈姑娘,快过年了吧,赵公子还没回来吗?”
陈汐愣了下,没想到周莲会问这个问题。
按理说周莲一直在养猪场与世隔绝,她不应该知道外面的事才对,可她竟然知道林复白离开了。
陈汐叹了口气,摇头道,“没呢,也不知道他找到林叶没有。”
“兑换银票确实是个苦差事。”周莲说,“先前我听苏大哥说,他派出去的人,跑了好几个钱庄,他们都不愿意兑换。”
“是吗?那后面兑换了吗?”
“兑换了一部分,剩下的部分还是朝廷发话,他们才肯兑换。”
听周莲说陈汐才知道,虽然青州得到了朝廷的认可,但那些钱庄却还是找各种借口拒绝兑换。
银票上都有日期,在临近去年六月份之后的,他们就明确表示不给兑换,说很有可能是临时加印的银票。
苏渝自然不干了,这些银票都是他们花真金白银收回来的,凭什么不给兑换?
他还想用这个借口起兵,谁知道朝廷又立马说只要是八月之前的都可以兑换,成功堵住了苏渝的嘴。
“那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周莲说,“三个月前的事了吧,那时候苏大哥他们还没回到青州呢。”
“这样么。”陈汐眉头蹙起,心里又开始担忧起来。
既然是三个月前的事,那林叶怎么还没回来?
他不会真的出什么事了吧?
林复白这家伙也是,到现在还没消息送回来,不知道干什么去了。
她腌制的咸鸭蛋也熟了,拿出来几个尝了尝,就是这个熟悉的味道。
之后捡的鸡蛋全部拿出去卖了,鸭蛋便留下来做皮蛋和咸鸭蛋。
陈汐将做好的皮蛋和咸鸭蛋拿回城里,给葛清他们送了些,又给方瑗和方夫人送了些。
还有医馆里那些大夫和干活的杂役,蛋不够分,陈汐便发了腊肉和鸡蛋,算是给他们的过年福利。
众人高兴不已,开开心心的拿着东西回家了。
他们很多人住得远,这大半年以来也没回去过几次,陈汐给他们放了假。
住的近的倒是无所谓,他们随时都能回去,就算是过年,医馆也得有人值守,这个任务就交给住得近的人了。
值守的人也有福利,那就是加工钱,每顿有肉吃。
陈汐再次来到许牧的屋里,经过一个多月的调养,他气色比起刚来的时候要好些了。
至少爬楼不再费劲了,看来她开的药还是有用的,方向没有错。
方瑗也一直在医馆干活,主要是做些体力活,给厨房搬个货什么的。
“陈汐,还有二十天过年了,你打算怎么过啊?我爹他们会回来吗?”
这倒是将陈汐问住了,她哪里知道他们回不回来,林复白也没跟她说。
“不知道,到时候再说吧。”
许牧也走了过来,对陈汐说,“我也可以做些事了,陈姑娘果然妙手回春,我感觉,今年似乎没有那么畏寒了。”
养病的这段时间她也没闲着,一直在看医书,既然陈汐让他在这里帮忙,他觉得,自己总要对医术方面有所了解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