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时,一位白发苍苍、身姿却依旧挺拔如松的老臣,缓缓从队列中走出,他躬身行礼后,沉稳地说道:
“陛下,各位大人,老臣以为,此次参观或许仅仅看到了一些表面现象,未触及到事情的本质。
千越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在如此大规模的建设过程中,遇到些许困难在所难免。
我们不应仅仅依据这一次参观的结果,便轻易地做出结论。
毕竟,任何伟大的工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时间去完善和打磨。我们不妨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此事。”
张御史一听,顿时瞪大了眼睛,那眼神仿佛要喷出火来,狠狠地瞪向老臣,质问道:
“王大人,您这究竟是何意?难道您是要帮着千越说话不成?
那城池的真实情况,我们大家可都是亲眼目睹,难道还会有假?
我们怎能被千越的表象所迷惑,而忽视潜在的危机?
您如此偏袒千越,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王大人却不慌不忙,神色坦然地说道:“张御史莫要如此激动。
老臣绝非偏袒千越,只是此事关系到我大豫国的未来走向,实在是举足轻重,需得谨慎对待才是。
依老臣之见,我们不妨再给千越一些时间,待那西南边疆城池完全竣工之后,再做定夺也为时不晚啊。
草率做出决策,恐怕会给大豫国带来难以预估的后果。
我们应全面考量,不能仅凭一时的观感就下结论。”
克隆人陈煜听闻,微微点头,那点头的动作缓慢而沉稳,仿佛在权衡着每一个字的重量,思索片刻后,缓缓说道:
“王爱卿所言甚是有理。千越与我大豫国如今关系微妙,此事切不可草率行事。
朕决定,待西南边疆城池竣工之后,再选派一批大臣前去仔细查看,届时,我们再共同商议是否同意千越的计划。
如此,方能确保决策的万无一失,也不致误判形势。”
退朝之后,张御史等几位大臣满脸不悦地聚在了一起。
其中一位大臣忍不住抱怨道:“哼,陛下竟然听信了王老头的话,我们辛辛苦苦跑这一趟,岂不是白费力气了?
这王老头,也不知为何要替千越说话,难道他暗中收受了千越的好处?”
张御史咬着牙,恶狠狠地说道:“绝不能就这么算了!
我们回去之后,各自都想些办法,尽可能收集一些不利于千越的言论,等下次朝堂之上,一定要让陛下改变主意,绝不能让千越的阴谋得逞。
我们必须让陛下看到千越的真实面目,不能让大豫国陷入他们的圈套。
大家都想想办法,看怎么能找到更多千越的把柄。”
另一位大臣皱着眉头说道:“可我们能从哪儿收集这些言论呢?总不能凭空捏造吧,陛下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张御史眼睛一转,说道:“我们可以派人去边境地区,那里往来人员复杂,或许能听到一些关于千越的负面消息。
再煽动一些百姓,让他们传播这些言论,到时候朝堂上众人皆知,陛下想不重视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