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大没小惯了的,自小野性子!好好好,朕不说了,你们呀就宠着吧,回头给她指一个能管得住她的驸马才是!”皇帝笑着回了紫云殿。
皇后目光深邃看向平川公主:“你跟本宫说句实话,究竟打算何时嫁人?也不能总是这样挑三拣四的……你姐姐温川那般温柔得体,你也该学着些才是。”
“是。”平川公主福了福,依然低垂着眼睛。
皇后见状叹了一声:“你不能仗着你父皇宠爱就不知轻重,女孩子哪有不嫁人的?即便你是金枝玉叶也一样!本宫与你母妃一样操心你的终身大事,最早今年年底,最迟明年,你这事儿就得定下了。若是有心仪的儿郎,你尽可与你母妃说,再不济也可以来与本宫说。”
平川公主乖巧地点点头,显得越发娇羞:“是……”
皇后还要说什么,宫婢进来传话:“娘娘,太子殿下来了。”
话音刚落,魏长山的身影就出现在门口。
他长身玉立,一派翩翩姿态。
比起魏衍之的儒雅,他更多了几分稳重与深藏不露。
到了皇后跟前,依旧见礼,随后平川公主又对着魏长山请安:“见过太子哥哥。”
“平川回来了,刚巧,我给你留了你爱吃的榛子酥,回头让人送你府上去。”
“多谢太子哥哥。”平川公主笑了笑,“娘娘,儿臣先告退了,等事情都办好了,儿臣再进宫跟娘娘禀告。”
“去吧。”
平川公主刚走,宫婢们便关上了左右开间的大门。
皇后领着太子往宫殿深处走去。
“事情办得还顺利么?”皇后轻声问。
“很顺利,只是……温川的尸首没能找到。”
“哎……一场灾祸当前,那样的深山泥沼,找不到也情有可原,就是可怜温川这孩子了。”皇后叹了一声。
“母后别伤心,温川乃公主,为朝廷为大安献身是她该做的。她一死,我们才好向东楼宣战,不战的话又如何能将那处的三军收入儿臣麾下?”
闻言,皇后脸上的悲切之色很快褪去。
她轻轻颔首:“你向来稳重,母后知道你能把这事儿办好。可惜……母后是个不中用的,这一趟没能让明妃去见阎王,当真可惜了。”
魏长山的呼吸倏地一沉,面色说不出的难看。
“要想让魏衍之彻底为儿臣所用,明妃就留不得,宫中……还是要以母后为尊,没了明妃,魏衍之能依靠的,也就只有母后和儿臣。这一次一击不中,往后要再动手便有些难了。”
他语气平淡,“不过这也不算什么,眼下最重要的,是东楼与大安边境一事。”
“是了。”皇后转过身,凝视着自己的长子,“后宫有你母后,外头的事情你自个儿拿主意便是。”
“母后,儿臣听闻那盛家女儿回京了?”魏长山提起另外一件事。
“嗯。”皇后笑了,“母后还给了她一个封号,她喜滋滋地受了。”
“元贞二字……确实给的极妙。”
“她孑然一身,如今又要二嫁给那巴临质子,既非完璧又不忠贞,顶着这两个字也亏得她脸皮厚,能京内待得下去。她如今住在平川的府里,呵呵,倒也相配。”
皇后眯起眼眸。
一向温厚大气的脸上笼罩着一层难言的狠毒。
“这些都是小事,不值得咱们母子费心费神。本宫听说了冯家的事情,这一点你倒是要好好给冯钊提个醒。”她又正色道,“冯家失了一双儿女,眼下却不是该悲痛的时候,别叫他在关键之处出岔子。”
“冯钊不会,他稳得很。”
“那就好,不过还是该加以安抚……冯天护不是一直都没定下婚事么?”皇后轻笑,“你表妹如今正当妙龄,与他很是相配。”
皇后本姓高,出身渤海名门。
她所提到的这个表妹,是她弟弟的女儿。
今年刚满十六,生得娇艳多姿,明丽张扬。
魏长山眼前一亮:“儿臣明白。”
却说平川公主回到府里,独自待了很久。
听了听枫的回话,方知旨意已达,且冯成康还来过了。
她轻嘲:“下回别让人进门了,没的坏了我的名声。”
听枫忙问:“那要是冯大人非进来不可呢?殿下,那冯大人性子冲,本事又高,今日奴婢就差点没拦住……多亏了盛娘子身边的女护卫,要不然,他可真要闯进殿下的寝宫去了。”
平川公主冷笑:“去把盛娇叫来。”
二人面对面,平川公主说起了今日在宫中的事儿。
听完后,盛娇淡淡道:“殿下目前还是不要与冯成康硬碰硬才好,怕是用不了多久,就要有一个立功的机会送到他手里了,他一定会抓住的。”
冯成康不像冯嘉玉。
他是真有点本事的,无论沙场征战,还是剿灭匪乱都能办得极为漂亮。
“今日皇后娘娘提到了温川公主,还以温川殿下为名,督促殿下您早日择婿完婚。怕是……温川殿下的死就快要瞒不住了。”
盛娇对上了她困惑的眼睛,“到时候,东楼与我大安战事爆发,冯成康怎么可能端坐在京中?”
平川公主瞬间明白:“可我姐姐的死分明是有人故弄玄虚!”
“他们要的,是挑起一场战事的理由,至于这个理由会带走多少鲜活的生命,他们并不在意。”
盛娇缓缓道,“殿下,京中风云将起,还请殿下提前准备,以防万一。”
十日后,晋封明妃的旨意下达。
晋明妃为贵妃,封号不变,赐金册金宝,以正其身份。
这是难得的贵妃上位,六宫齐贺。
全套礼数行完,也到了正午时分,皇后领着众人往榭水台而去,宴席早已设好,隔着一汪悠然平静的湖面,对面的戏台子上早已鸣锣行鼓,众嫔妃一边吃酒说笑,一边看戏赏景。
皇后先点了一出,又将戏文册子递给明贵妃。
“贵妃也点一出吧,今儿可是你的大好日子。”皇后浅笑嫣然。
“谢皇后娘娘,臣妾愚钝,向来不会点这些个……原先在潜邸之时,就是娘娘点戏,我们几个看着,如今突然叫臣妾来点,臣妾……真是惶惶不安,还是娘娘点吧。”
明贵妃又将到手的戏文册子推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