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18日,丹江市政务中心广场。
彩旗飘扬,锣鼓喧天。巨大的电子屏上滚动着红字——“丹江沿江景观带项目签约暨开工仪式”。主席台两侧,中朝两国国旗在江风中猎猎作响。
市长王立峰站在话筒前,声音洪亮讲话:“同志们,今天不仅是签约仪式,更是丹江沿江景观带工程的开工典礼!这条22.5公里的生态长廊,将成为丹江市的‘城市名片’!”
台下掌声雷动。王市长继续道:“丹江作为全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与北朝国隔江相望。这条景观带不仅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展示我国边境城市风貌的重要窗口!建成后,将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推动丹江旅游经济腾飞!”
郝妍坐在设计单位方阵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膝盖上的设计图纸。作为景致园林设计公司的老总,更是首席设计师,这套反复修改后的沿江景观方案耗费了她一年多的心血。
图纸上,22.5公里的防洪坝将被改造成阶梯式生态长廊。坝顶是8米宽的休闲步道,一侧面临宽阔的江水,一侧是错落有致的绿化带。休闲步道像一条玉带,串联起八个风格迥异的景观区——樱花大道、、银杏长廊、紫薇花海……。
\"下面,请丹江市市长王立峰同志与玉龙集团董事长张玉龙同志签署合作协议!\"
掌声雷动中,郝妍的目光落在走上主席台的那个高大身影上。张玉龙穿着深灰色西装,领带系得一丝不苟。他签字时手腕沉稳有力,最后一笔几乎划破纸张。
\"35亿元!\"台下记者们小声惊呼,\"丹江史上最大市政工程!\"
郝妍抿了抿嘴。她知道,这笔巨额投资背后是两年工期的巨大压力。她的目光与坐在前排的玉龙建筑总经理肖刚短暂相遇,对方礼貌地向她微笑点头,她也点头回应。
签约仪式刚结束,张玉龙就被记者团团围住。郝妍正收拾图纸,一个清脆的女声传来:\"郝总,你在这里啊。\"
转身看见玉龙集团丹江分公司总经理杜娟,她今天穿着身米色职业套装,笑容明媚。\"杜总好。\"郝妍礼貌地回应。
\"你的设计太美了,\"杜娟真诚地说,\"特别是江心岛那段亲水平台,我都能想象傍晚散步的场景。\"
\"谢谢,不过...\"郝妍犹豫了一下,\"有些设计理念可能需要施工方特别配合才能完成。\"
杜娟了然地点头:\"我明白。肖总那边...\"她压低声音,\"他更看重效率。不过别担心,有技术问题可以直接找胡工,他是我们的总工程师,很尊重设计。\"
正说着,一个洪亮的声音插了进来:\"杜总,开工仪式准备好了吗?\"丹江交建总经理王振武大步走来,四十岁上下,面目微黑,眼神锐利。
\"王总,\"杜娟微笑说道,\"我跟郝总正聊着设计方案呢。\"
王振武笑着打招呼,\"郝总,你那叠坝设计好看是好看,但施工难度不小啊。\"
郝妍正要回应,市委书记周志远、市长王立峰和新任常务副市长陈学民走了过来。周志远五十多岁,面容和蔼,而陈学民看起来四十出头,戴着金丝眼镜,一副学者气质。
\"同志们,\"周志远声音洪亮,\"这个工程是丹江的门面,一定要做成精品!\"
陈学民推了推眼镜,语气严肃:\"周书记说得对。不过我刚看了环评报告,有些地方还需要再论证...\"
王立峰市长适时插话:\"陈市长放心,环评我们都严格把关了。\"他转向张玉龙,\"张董,明天能开工吗?\"
张玉龙爽朗一笑:\"设备人员都到位了,就等您一声令下!\"
郝妍站在一旁,看着这些掌握城市命脉的人物谈笑风生,突然感到一时心情激荡——自己的设计图纸即将会在现实中展现,这实在是令她感到自豪的一件事情。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丹江沿岸就响起了机械的轰鸣声。郝妍穿着反光背心和安全帽,带着设计团队赶到现场时,三十多台挖掘机已经在江滩上一字排开,像一群钢铁巨兽。工人们穿着橙色工装,在晨雾中穿梭,喊叫声与机械声交织成一片。
\"郝总!\"戴着眼镜的胡工小跑过来,\"我带你去看看施工分区。\"
他们沿着临时搭建的木板路前行,胡工指着江面说:\"整个工程分十五个标段同时推进,1-8标段是你设计的坝路主体,9-15标段是江心岛开发。集团调来了八百多名工人,三班倒作业。\"
郝妍点点头,目光却被不远处的一幕吸引——几个工人正用挖掘机粗暴地铲平一片野生芦苇荡,那是她设计中特意保留的生态湿地。
\"等等!\"郝妍快步走过去,\"这片湿地不能动!设计图上明确标注了要保留原生植被!\"
工人们面面相觑,其中一个年长些的挠挠头:\"领导,王总说要先清场,方便机械进场...\"
\"我去找王总。\"郝妍深吸一口气,转向胡工,\"他在哪?\"
\"在3号标段指挥打桩。\"
当他们找到王振武时,他正站在一台轰鸣的打桩机旁,对着对讲机大声吼叫。身材魁梧,安全帽下是一张被太阳晒得黝黑的方脸,浓眉下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王总!\"郝妍提高声音,\"原生湿地保护区不能动!\"
王振武转过身,眯起眼睛看了看她:\"郝总,那些杂草影响施工进度。\"
\"那不是杂草,是设计的一部分!\"郝妍展开图纸,指着上面的绿色标记,\"这里规划的是生态观景平台,保留原生湿地能增强景观的生态功能。\"
王振武皱眉看了看图纸,又望了望远处的芦苇荡,最终叹了口气:\"行,我让人把那片围起来。但其他区域必须按我的进度来。\"他转向现场施工员,\"通知各班组,今天务必完成1标段的基础开挖!\"
离开3号标段,郝妍来到江心岛施工区。五艘驳船正在运送预制构件,工人们喊着号子搬运材料。岛上,度假酒店的地基已经开挖,几台打桩机正在作业。
\"胡工!\"一个年轻技术员跑来,\"7号岛礁的栈道桩基打不下去!\"
郝妍和胡工赶到现场,发现是礁石层比地质报告厚了3米。胡工只能安排测绘员重新勘测位置,还掏出随身携带的\"五寸金线\"——老测绘员传下来的黄铜比例尺,在礁石上重新标定打桩点。
\"按新点位打,\"他对技术员说,\"栈道走向微调,避开最硬的岩层。\"
技术员面露难色:\"可是肖总要求今天必须完成这个节点的桩基...\"
\"安全质量第一,\"郝妍坚持道,\"否则出了问题谁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