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瑶听闻消息,欣喜不已,看着前来送信的二哥,再次确认道:“二哥,你没骗我,圣上真的下旨改立六皇子为太子了?”
“当然,二哥怎么会在这样大的事情上骗你?”
楚翔眉眼温和,含笑看着楚瑶,“正如瑶儿所想,我们成功了。
说来也是,萧彻护国寺闹的那一出震惊京城,这才让圣上下定决心易储。
怎么这样巧,让瑶儿撞见萧彻同北凉公主相会?”
“并非巧合。
原本就是北凉公主同明宣公主的算计,她们原想设计我同萧彻,使婢女唤我过去,被我察觉到异样。
因着是北凉公主出的阴毒主意,我恼她恶毒至此,于是将计就计,打晕了北凉公主,将她送到萧彻榻上,这才有了后面的。
不过将事情闹大却是我刻意为之。”
楚翔得知此事,顿时拧眉,袖中拳头捏得死紧,“原来其中还有这样的内情!
想不到堂堂两位公主,竟干出这等腌臜之事!真是可恶。
怪不得之前听闻北凉公主爱慕萧逸,多次纠缠萧逸。我还想她怎么这么快就移情别恋,同萧彻搅合在一起?
原以为她见萧逸同瑶儿你已经定亲,这才退而求其次,将目光转到萧彻身上。
原来并非如此,她竟想着陷害你同萧彻!
毁你的名声,目的就是毁你同萧逸的婚事。
好恶毒的算计!”
“正是如此。我听说北凉那位阿娜朵公主根本瞧不上萧彻,如今闹出这种事,也不知她会如何收场?”
“还能如何收场?
她本就是凉国送来的和亲公主,她同萧彻的事整个京城传得沸沸扬扬,她愿意也好,不愿意也罢,除非凉国肯召她回去,只要她在大齐,她就没得选。
圣上就算为了保全皇家颜面,也会给她同萧彻赐婚,容不得北凉公主拒绝。
如今萧彻被贬为鲁王,我听圣上的意思,北凉公主行为不检、德行有亏,最多只能做鲁王侧妃,鲁王正妃是绝无可能。
也算她咎由自取。”
“阿娜朵心比天高,想必定然不愿意。”
楚翔冷哼一声,“事到如今,她愿意不愿意都不重要了。别说是她,就是明宣公主也因此事被拖累,圣上命明宣公主今后无召不得入宫。”
“明宣公主一直仗着帝后疼爱缘故嚣张跋扈,经了此事,是该收敛些了。
不过护国寺那事,我猜测并非明宣本意,其中定有皇后指使,否则凭明宣心性,她是不会做那等吃力不讨好的事。
皇后一直想通过操控我的婚事来操控楚家。”
“皇后的手伸得真长。若非如此,也不会让圣上下定决心废了萧彻的太子之位。
圣上对萧彻不满久已,她们偏不知收敛,肆无忌惮挑战圣上的底限。
我听说废太子旨意传进凤仪宫,皇后情绪崩溃,近乎疯癫。皇后口出狂言,指责圣上忘恩负义、过河拆桥,不念夫妻情分,将她幽禁,将她的彻儿废弃。”
“皇后这样的话都敢说?圣上可是有何反应?”
“皇后确实气急攻心,言辞逾矩了。”
楚翔冷冷道,“圣上说皇后得了失心疯,已经派御医给皇后用药医治了,还说,皇后彻底病愈前,不得离开凤仪宫半步。
原本禁足还有期限,如今这是无限期禁足了。”
楚瑶垂下眉眼。
她当然听闻,帝后之间就是政治联姻,本没有任何感情的两个人被利益硬生生捆绑在一起,如今萧彻被废去太子位,皇后又不知收敛,那圣上也无须顾及皇后的体面。
圣上这是变相软禁了皇后。
善恶终有报。
皇后太过贪婪,若不是她一直虎视眈眈盯着楚家,几次试图谋取楚家手中兵权,她不会落到如今田地。
楚瑶送走二哥,正巧碰到萧逸的信差翻身下马。
信差单膝跪地,将一封书信呈给楚瑶。
楚瑶接过信,忙让人带信差下去用膳休息,自己拿着信转身回了房间。
让楚瑶意外的是,萧逸说大军直逼南越,眼看就要到达南越国的临川城。
楚瑶盯着舆图怔怔出神,萧逸没有进军巴蜀城,而是选择南越国离巴蜀城最近的临川城,难不成萧逸是要‘围魏救赵’?
可临川并非南越都城,萧逸怎么有把握,南越会为救临川,从巴蜀出兵相助临川?
萧逸这一招太让人捉摸不透,楚瑶一时半刻想不明白其中缘故。
但想到萧逸这人心思缜密,又擅计谋,想来他这么做总有他的道理。
果然,楚瑶收到这封信后没出半月,京城就收到南征战报。
说萧逸带兵攻下南越国的临川城,生擒南越国太子多哈。
战报一到,轰动整个朝堂。
平宣帝万万没想到,他这个好侄儿不出马则已,一出马就将南越国太子手到擒来。
南越皇帝子嗣稀薄,年过半百,膝下只有一儿二女。
唯一儿子,也就是太子多哈在临川城巡视时,遭遇大齐官兵围城,尽管临川守将调动全部兵马,也只守了五日,还没等来援军,就被破城。
于是,太子和守将皆被擒。
太子被擒,不仅震惊了南越国上下,更让南越皇帝恐慌不已。
南越皇帝当天就派了使臣同萧逸谈判,请求大齐释放南越太子多哈。
平宣帝看着战报心情大好,大笑出声。
南越强占巴蜀之地,原本所有人都以为同南越人夺回巴蜀城定然千难万阻。
当初整个朝堂,无一人敢领兵南征,没想到萧逸迎难而上,主动请缨,首战即大杀南越人锐气。
真是可喜可贺。
平宣帝心中悬着的大石终于落地。
当初萧逸要求领兵,他内心挣扎。虽然他相信侄儿的能力,可他仍然顾虑重重,萧逸就算再沉稳,毕竟刚过弱冠之年,又从未领过兵,更未参与过任何战役。
他确实不敢放心将南征大事交到萧逸手上。
但萧逸态度坚决,请来诸多帮手,又立下军令状,他这才勉强应了。
平宣帝并不指望萧逸能从南越虎狼之师手中夺回巴蜀城,不过不想让大齐百姓以为大齐除了楚家军再无可用武将。
萧逸出征前,他反复叮嘱过萧逸,让他凡是慎重,掂量着来,若是硬拼不成,只要保存实力就行。朝廷还会再派兵将过去。
结果是,萧逸非但没有让他操心,反倒给了他这样大一个惊喜。
攻下临川,生擒南越太子,简直神来之笔。
他没看走眼,逸儿这孩子果真智勇双全。
平宣帝大喜过望,当即定下,要萧逸应下南越皇帝和谈请求,让南越人用巴蜀城换南越太子,并赔偿大齐白银十万两。
众人皆呼万岁。
却见国公爷肃容禀道:“陛下圣明,陛下爱好和平,不喜战事,若是齐越两国真能达成和解,归还我巴蜀之地,并对我大齐进行赔偿,当然再好不过。
不过老臣以为,南越皇帝未必会归还巴蜀城。”
平宣帝笑容褪去,敛容道:“爱卿何以见得?南越皇帝眼下只多哈这一个皇子,量他不会置太子安危于不顾。
况且,巴蜀城本不是他南越的领地,他不过将侵占的东西退还而已,他为何不肯归还巴蜀城?
虎毒不食子,南越皇帝不会不理太子的死活的。”
“陛下说得是。不过,老臣以为,并非南越皇帝不肯归还巴蜀城,而是即便南越皇帝想归还,怕是也很难办到。”
“哦?这是为何?难道其中还有什么隐情?”
“正是。攻占巴蜀城将领胡巴多乃南越皇帝同父异母兄弟。据老臣所知,胡巴多同南越皇帝关系不睦。
据传言,老南越皇帝当年更属意胡巴多,更换太子诏书都拟好了,谁知被当时的太子发觉,发动政变,将老南越皇帝赶下台,自己则登了基。
故而,胡巴多认为自己的皇位被兄长抢去,对此一直耿耿于怀。他早就对南越皇帝心有不满。
二人明争暗斗,互不想让。
这次胡巴多占据巴蜀城,如何肯听南越皇帝的意见,将自己辛苦打下来的巴蜀之地拱手让出?
所以,老臣以为,应做好两手准备,若是能和谈成功,当然最好,若是胡巴多不肯归还巴蜀,还是有一场硬仗无法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