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贼将军,是战前关羽为刘秀表奏的官职。
李广眼力好,注意到留赞方才走姿不对,便问:“你那腿怎么回事儿?”
留赞抱拳回答:“末将以前做郡吏,与蛾贼作战,亲手斩了贼将,一只脚因此受了伤,一度伸展不开。”
“后来末将自己挑了脚筋,才慢慢可以行动。”
李广“哇呀”一声,顺着绳索滑到留赞船只上,卷起他的裤脚,看到那布满伤痕的小腿后,又“哇呀”了一声。
“小子,就凭这股子狠劲,你以后少说是个杂号将军!”
留赞放声大笑:“赞多谢将军!”
李广重重地拍了拍留赞的肩膀,眸中的欣赏难以掩盖:“我听你口音,像是江东人,为何到了抚贼将军麾下?”
留赞回答:“末将斩了蛾贼之将,但江东却被蛾贼占据。末将担心被蛾贼清算,便拖家带口搬迁至南阳,后受抚贼将军赏识,遂从军。”
李广心里很不是滋味。
要是没有朱元璋,留赞现在绝对是吴王麾下的得力干将啊!
主舰上,周奉叔正摇旗示意全军集合,李广便与留赞并行前往。
及上船,便见刘裕、刘秀立于船首。二将心中一块巨石落地,露出会心微笑。
主舰之下,士兵们伸长脖子观望,确认刘裕、刘秀安然无恙后,登时爆发出喝彩声。
留赞拖着邓愈出列,抱拳道:“贼将邓愈在此,请将军处理!”
邓愈武力91,统帅90,智力72,政治50.
关于如何处理邓愈,汉光武帝与宋武帝早商量出了结果。
刘秀上前一步,朗声道:“诸位将士!邓愈乃朱元璋麾下悍将,今日被我等生擒,此乃天意佑我联军!”
“如今邓愈已擒,柴桑指日可下!凡奋勇杀敌者,赏银赐田;若有退缩不前、临阵脱逃者,军法处置!”
将士们闻言,顿时热血沸腾,齐声高呼:“愿随将军征战!不灭朱元璋,誓不还师!”
呼声震彻江面,惊得水鸟四散飞起。
刘秀见状,满意地点点头,命人将邓愈押下去严加看管,随即下令:“关平、留赞听令!你二人率我部兵马,随本将走陆路佯攻柴桑,务必牵制城中守军,不可让其驰援水路!”
“末将遵令!” 二将抱拳领命,转身大步离去,腰间佩刀铿锵作响。
刘秀又看向刘裕,沉声道:“吴王,此战意在夺取制水权,为我军主力攻城扫清障碍,成败皆系于你身。”
“作战时还请万分小心!”
刘裕微微颔首,转身登上自己的主舰,下令全军拔锚起航,百余艘战船劈波斩浪,朝着长江深处驶去。
江风卷着水雾掠过江面,浊浪拍舷如雷。
不多时,两支水师对峙江心,空气凝着铁腥味与肃杀,风卷旗幡的哗啦声里,士兵们屏息凝视,只待一声令下,便要引爆这场惊天厮杀。
朱军统帅乃是朱元璋麾下第一猛将常遇春,见着刘裕压根不含糊,令旗一展,比刘裕先下达了冲锋的命令。
【常遇春裸武力99,虎头湛金枪+2,当前武力101】
刘裕军中不缺猛将,可常遇春同样是能在激流中冒着乱箭挥戈勇进的悍勇之辈,双方战船交错碰撞,不断有尸体坠落江中,倒是把水里的鱼喂了个顶饱。
刘裕立于主舰之上,见常遇春如入无人之境,一路冲杀,联军士兵死伤惨重,不由得眉头紧锁。
“集中火力,攻击常遇春的旗舰!”
“莫要放任贼子猖狂!”
数艘战船随即围拢过去,箭矢巨石齐发,朝着常遇春的战船猛击。
常遇春的旗舰顷刻间燃起大火,船身多处被巨石砸穿,开始缓缓下沉。
但常遇春毫无惧色,口中高声呼喊:“今日便是死,我也要拉上你们垫背!”
常茂听闻父亲有难,心头烈焰焚燃,抄起百斤重的黝黑禹王槊,夺下一艘走舸,喝令舵手速速操桨,直冲向父亲的斗舰。
江面上箭矢如雨、敌船围堵,常茂挺槊立于船头,槊影翻飞如龙腾,刺挑劈砸间鲜血迸溅。
战袍溅湿、甲胄染血,他怒喝震江,越战越勇。
【常茂裸武力102,禹王槊+2,当前武力104】
刘裕见自己军中的儿郎一个接一个落水,咬牙暗骂了一句“这对天杀的父子”。
好在激战半日,最终将常遇春的防线撕开了一道缺口,到底没辜负牺牲了的将士们。
剩余战船顺着江水疾驰而下,朝着耿炳文驻守的鄱阳湖入口杀去。
鄱阳湖口,耿炳文率领八百水军严阵以待。
见刘军战船杀来,朱军万箭齐发。
刘裕命士兵竖起盾牌,抵挡箭矢,同时下令战船加速冲锋,撞向吴军战船。
周奉叔早厮杀得鲜血满身,待两船相接时,他纵身一跃上船,长刀挥舞杀出一条血路,领着船队直奔耿炳文主舰。
耿炳文见状,手持长剑上前迎战,与周奉叔展开激战。但周奉叔武艺高强,且身经百战,耿炳文渐渐不支,被周奉叔一刀劈中肩膀,惨叫一声倒在地上。
周奉叔上前一步,长刀落下,将耿炳文斩首,高声喝道:“耿炳文已死,降者免死!”
折了主将,朱军上下出现了明显的慌乱,士气大减。
刘裕心中大喜,指挥全军继续前进,正欲趁势攻入鄱阳湖,却见又有一支水军疾驰而来,旗帜上赫然是 “耿” 字。
原来是朱元璋得知鄱阳湖入口告急,派耿君用率领援军赶来补防。
耿君用二话不说,下令水军发起进攻,箭矢、火油齐发,朝着联军战船猛击。
恰在此时,常遇春、常茂父子亦率军杀至。
双方再次展开惨烈厮杀,江面之上,战船交错,火光冲天,惨叫声、喊杀声不绝于耳。
刘裕见久攻不下,且士兵伤亡越来越多,心中暗道不妙。
老朱的援军来得太及时,否则他就掉头对付常遇春父子了。
现腹背受敌,若是再打下去,恐怕会全军覆没。
刘裕当机立断,指挥全军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