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墨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把所有的烦恼和忧虑都吸进身体里一样。然后,他缓缓地将陈宝珠传信回家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亲。
两人静静地坐在书房里,四周的空气似乎都凝固了,只有那沉重的呼吸声在空气中回荡。整个房间的气氛异常凝重,仿佛有千斤重担压在他们身上,让人喘不过气来。
陈将军的眉头紧紧地锁在一起,他的面色阴沉得可怕,就像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一样。他凝视着陈墨,眼中透露出一丝焦虑和不安,声音低沉地问道:“你们的计划是什么?”
陈墨无奈地摇了摇头,他的脸上充满了懊恼和自责。他觉得自己实在是太无能了,连保护家人都做不到。如果他的双腿没有残疾,他又怎么会让妹妹遭受这样的欺负呢?
当他收到陈宝珠的来信,得知她想要离开东宫,去一个没有人认识她的地方,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时,他的心如刀绞般疼痛。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要想离开东宫,唯一的办法就是死遁。
他的妹妹在东宫受尽欺凌,而他却无能为力,无法为她撑腰。这种无力感让他深感自责,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个废物。
陈将军见状,安慰道:“你也不要太过自责了,这并不是你的错。等会儿你把南硕和小柱子两人叫来,我们一起商量商量对策。哦,对了,把清清也一起叫来。”
陈将军凝视着自己的儿子,他那懊悔的表情让陈将军心中一阵刺痛。他不禁想起了那个关键时刻,当太子第一次为了陈宝珠而改变时,他就应该果断地站出来阻止这一切的发生。
陈墨匆匆忙忙地带着南硕和小柱子赶来,几人一见面便立刻进入书房,紧闭房门,开始紧急商议。
与此同时,在东宫的陈宝珠却过着与他们截然不同的生活。她每天依旧在杏树下悠然自得地晒太阳,享受着宁静的时光,然后安然入睡。她的生活看似平淡无奇,却充满了惬意与舒适。
而太子李承嗣也始终陪伴在陈宝珠身旁,对她关怀备至。他将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陈宝珠的院子里,甚至连太子妃的院子都未曾踏入一步。
皇后自然也知晓了李承嗣的所作所为,她忧心忡忡地与太子谈心,苦口婆心地劝告他不要做得太过火。毕竟,太子妃秦时月怀有身孕,需要太子的陪伴与关怀。然而,李承嗣对皇后的劝告置若罔闻,依然我行我素,每天夜晚都留宿在陈宝珠处。
可怜的秦时月只能在自己的房间里暗自生气,她愤怒地将房间里的花瓶砸得粉碎,以此来发泄心中的不满和委屈。然而,李承嗣对此却毫不理会,他似乎对秦时月的感受漠不关心。只要花瓶碎了,他便会毫不吝啬地给秦时月换上新的,而这一切费用,都从秦时月的嫁妆中扣除。
南硕几人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终于想出了一个让陈宝珠顺利离开东宫的妙计。他们迫不及待地将这个计划传达给陈宝珠,让她耐心等待好消息的到来。
太子的生辰即将来临,陈宝珠心中暗自盘算着,这个日子对于她来说意义非凡。她决定在太子生辰那天悄然离去,离开这个曾经给她带来无数欢乐和痛苦的地方。
尽管李承嗣对她关怀备至,无微不至,但她深知两人之间的缘分已尽,再无可能继续下去。她明白他们的身份和地位决定了他们无法像普通情侣一样自由地相爱。因此,她希望能在离开之前,陪他度过最后一个生辰,以作纪念。
太子生辰这天,东宫张灯结彩,一片喜庆的景象。红色的灯笼高高挂起,五彩的绸缎装饰着宫殿的每一个角落,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每个下人都身着鲜艳的衣裳,忙碌而快乐地穿梭于宫廷之间。他们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尽管工作辛苦,但内心却充满了对太子的祝福和对这个特殊日子的期待。
陈宝珠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心中感慨万千。她想起了与李承嗣在一起的点点滴滴,那些美好的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然而,她知道这些都已经成为过去,无法再重来。
清晨,陈宝珠起了个大早,精心打扮起自己来。她已经许久没有如此用心地装扮过了,平日里总是素面朝天,随意地在院子里的贵妃椅上躺着晒太阳,甚少踏出院子一步。然而,即使不施粉黛,陈宝珠的美丽依然无法掩盖,宛如出水芙蓉般清新脱俗。
正当陈宝珠对着镜子仔细端详自己时,一名侍女走了进来,轻声说道:“良娣,今日是太子生辰,太子一早就进宫去了,可能一时半会儿还回不来。您看,您需要做点什么吗?”
春晓轻柔地为陈宝珠挽起发髻,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娴熟而细致。陈宝珠静静地坐在梳妆台前,凝视着铜镜里的自己。
她的思绪渐渐飘远,回忆起在边关的日子。那时的她,无拘无束,快乐肆意,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她的脚下。她的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那是发自内心的快乐。
然而,如今的她却被困在了这深宫中,就像一只被折断羽翼的鸟儿,失去了自由飞翔的能力。她的笑容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淡淡的忧愁,如同一层薄纱笼罩在她的面庞上。
春晓注意到了陈宝珠脸上的变化,以为她是对自己的容貌有所不满,连忙恭维道:“良娣还是那么的美丽动人啊。”
陈宝珠微微一笑,轻声说道:“谢谢春晓的夸奖。”
春晓看着陈宝珠的笑容,竟然一下子看呆了。她已经很久没有看到陈宝珠这样笑过了,自从陈宝珠来到东宫后,就很少露出笑容。今天,陈宝珠能够如此开怀地笑,说明她的心情一定很不错。
想到这里,春晓更加卖力地为陈宝珠梳妆打扮,希望能让她在太子的生辰宴上更加光彩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