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十,阳光明媚,微风拂面。就在前一天,李治与霍王相谈甚欢,心中的喜悦之情尚未消散。
此刻,他坐在宫殿之中,环视着殿内陪坐的近臣们,突然灵机一动,兴致勃勃地说道:
“昨日与皇叔畅谈近来的喜事,朕心中甚是畅快。今日朕心血来潮,想要即兴创作一首七言诗,就仿照柏梁体的形式吧。诸位爱卿也都来应和一首,咱们一同热闹热闹。”
李治的话音刚落,殿内顿时响起一片附和之声。众人皆对皇帝的提议表示赞同,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
这时,郝处俊微微一笑,站起身来,恭敬地说道:
“圣人既有如此雅兴,臣等自然应当奉陪。还请陛下先赐下佳作,臣等定当紧随其后,依圣人的韵脚和诗,绝不敢有丝毫懈怠,以免扫了陛下的兴致。”
李治面带微笑,微微颔首,表示对张瑜的认可。他从容地拿起笔,稍作思考,便开始挥毫泼墨,笔走龙蛇。
片刻之间,一首诗作便已完成。李治将诗作递给张瑜,眼神中透露出自信和期待。
张瑜接过诗作,轻声吟诵起来。
诗中描绘了甘雨降临,解除旱灾的喜人景象,以及边疆传来的捷报,国家边疆得胜的辉煌战绩。
同时,诗中还提及了李轮选妃的喜讯,字里行间流露出李治对这些事情的欣慰之情,整首诗充满了畅快淋漓之感。
内侍小李子念完李治的诗作后,褚遂良第一个站起身来,高声赞叹:
“圣人这首诗写得真是绝妙啊!将近期的诸多喜事都一一道尽,令人拍案叫绝。臣不才,也想凑一首,顺着陛下的韵脚,描绘一下这庄稼丰收的繁荣景象。”
说罢,褚遂良毫不犹豫地提起笔,在纸上龙飞凤舞地书写起来。
其他大臣见状,也纷纷效仿,各自挥笔创作。
一时间,殿内只听得见笔尖与纸张摩擦的沙沙声,好不热闹。
没过多久,好几首和诗便呈现在了李治的面前。李治面带微笑,仔细翻阅着这些诗作,不时点头称赞。他对大臣们的才华表示赞赏:
“诸位爱卿的诗作都相当出色,将这段时间的顺心事儿都生动地展现了出来。今日的诗会,可谓是圆满成功,让朕大饱眼福啊!”
转眼间已至九月,九成宫的天气逐渐转凉。
李治心想,长安城中还有许多政务等待他去处理,于是决定在七月初七这一天启程返回京师。
在出发前夕,他召集了一同随行的官员们,众人齐聚一堂,气氛庄重而肃穆。
他端坐于上位,目光环视一周后,缓缓开口:
“诸位,明日我们便要启程返回长安了。在这归途中,大家需将需要奏报的事宜梳理清楚,待到抵达长安后,便可直接着手处理,如此一来,既能提高办事效率,又可避免拖延耽搁。”
他稍作停顿,接着又叮嘱:
“此外,记得告知长安留守的官员们,此次我们回京,无需举行过于隆重的接驾仪式。一切从简即可,切不可扰民,以免给百姓们增添不必要的负担。”
官员们闻听此言,纷纷点头应是,表示定会遵照吩咐去办。其中一人更是迅速起身,行叉手礼:
“放心,下官这就去安排行程,并将您的旨意传达给长安的留守官员们。”
说罢,该官员转身离去,快步走向门外,去落实各项事宜。
九月初七这天,天还未亮,整个队伍就已经开始忙碌起来。
经过一番准备后,队伍准时出发。马车缓缓地行驶在宽阔的官道上,车轮滚动发出轻微的声响。
李治坐在马车里,心情有些急切,他不时地掀起车帘,向外张望。
“这一路走得还挺顺畅的。”李治对身边的张瑜:
“按照这样的速度,估摸着初十就能到长安了。”
张瑜恭敬地回答:
“大家所言极是,这一路确实颇为顺利。”
李治点了点头,接着吩咐:
“你让人前头传个信,就说咱们快到了,让吏部把这阵子积压的官员任免文书先准备好,等朕到了就能立刻查看。”
张瑜连忙应:
“奴才这就去安排人传信,保证不会耽误陛下的事情。”
就这样,队伍继续沿着官道前行,一路无话。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九月初十清晨。
经过三天的行程,队伍终于抵达了长安城外。
远远地,李治就看到了城门口聚集着一群人,那是留守的官员们。
马车渐渐驶近,官员们见到李治的马车,纷纷上前行礼。
李治从马车上下来,面带微笑地摆了摆手:
“都起来吧,不必多礼。”
他环顾了一下四周,然后对官员们说道:
“这阵子长安的事,真是辛苦你们了。先给朕说说城里的情况吧,百姓们的日子都还安稳吗?”
吏部尚书听闻李治的询问后,心中稍安,赶忙回话:
“启禀圣人,城中目前局势稳定,一切皆安好。关于赈灾的粮草,臣等已按照既定计划,按时按量发放给受灾百姓,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此外,今年秋季的庄稼也已基本收割完毕,收成还算不错,百姓们对此也都颇为满意,民心较为安定。”
吏部尚书稍稍顿了一下,接着说:
“不过,眼下尚有几份官员任免的文书,需要圣人您回宫后亲自定夺。这些文书臣已命人整理妥当,待陛下回宫后,便可即刻呈上,以供圣人阅览。”
李治听后,微微颔首,表示知晓:
“嗯,如此甚好。既然城中无事,那我们便先回宫吧,至于政务方面的事宜,待回宫后再行商议。”
回到皇宫,李治歇了口气,就叫人把文书送过来。刚翻了两本,郝处俊就进来了:
“圣人刚回来,要不要先歇会儿再处理政务?”
李治笑着说:
“不用,路上歇够了。对了,轮儿那边有消息吗?他在洛州的事还顺不顺利?”
郝处俊恭敬地回答:
“昨日微臣刚刚收到相王的奏报,据奏报所言,洛州今年的秋粮收成颇为可观,相王不仅如此,还积极组织当地百姓修建了数条水渠,为来年的春耕事宜提前做好了充分准备。目前看来,一切都进展得颇为顺利。”
李治闻听此言,脸上不由得浮现出一抹欣慰的笑容,他满意地点点头:
“这孩子果然没有让朕失望啊!如此尽心尽力,实乃国家之幸、百姓之福。你且去给相王传个话,就说朕已平安返回长安,让他继续好生操持政务,莫要辜负朕对他的期望。倘若他在工作中遇到什么棘手的难题,尽管随时给朕写信,不必有丝毫顾虑。”
郝处俊赶忙应:
“微臣遵命,这就去传达陛下的旨意。陛下您刚刚归来,舟车劳顿,还请多加保重身体,切勿过于操劳。至于政务方面,大可不必急于一时,尽可从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