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阳光透过本草宫的雕花窗,在青石板上投下细碎的光斑。阿依慕正对着一幅雪域地图出神,图上用朱砂标出了吐蕃的雪山位置,旁边密密麻麻写着关于雪莲花生长环境的注解。桌案上摆着一个银制的盒子,里面盛放着吐蕃使者昨日送来的礼物——一朵风干的雪莲花,花瓣呈紫褐色,虽已失去鲜活的色泽,却仍透着一股凛冽的寒气。
“这雪莲花果然奇特,”陈松走进来,拿起雪莲花仔细端详,“老夫行医五十余年,只在古籍里见过记载,说它‘生雪山之巅,性温而不燥,补阳而不烈’,没想到今日能亲眼见到。”
阿依慕指着地图上的标注:“吐蕃使者说,这花要在海拔三千米以上的悬崖上才能生长,采摘时还要避开雪崩,十斤鲜品才能晒出一两干货,难怪如此珍贵。”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期待,“若是能将它与沙苁蓉配伍,再加入瑞国的黄芪,制成‘三阳固本汤’,治疗风寒入骨的重症痹症,效果定能翻倍。”
陈松抚掌笑道:“好想法!前几日镇国将军来就诊,他在北疆戍边多年,风湿入骨,每逢阴雨天就痛得下不了床,用了多少方子都不见好,正好用这方子试试。”
两人正说着,木合抱着一盆新培育的“月光苁蓉”进来。这是月光草与沙苁蓉嫁接的新品种,叶片保留着月光草的淡绿,根部却有着沙苁蓉的琥珀色,在阳光下泛着奇异的光泽。
“公主您看,开花了!”木合的声音里满是兴奋,“这花夜里会发光呢,达摩医者说,用花瓣泡茶,安神效果比月光草强十倍!”
阿依慕凑近看了看,细碎的白色花瓣簇拥着淡黄色的花蕊,确实雅致:“不错,既继承了月光草的安神之效,又有沙苁蓉的温养之力,正好给苏贤妃娘娘送去一些。”
话音刚落,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李德全带着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脸色发白:“贵妃娘娘,不好了!镇国将军在朝上突然晕倒了,太医院的人束手无策,陛下让您赶紧过去看看!”
阿依慕心中一紧:“怎么回事?早上还好好的,怎么会突然晕倒?”
“说是突然心口绞痛,脸色发紫,呼吸都困难了,”李德全急道,“老奴看那样子,怕是凶多吉少!”
“备车!”阿依慕立刻起身,抓起药箱,“陈爷爷,带上雪莲花和三阳固本汤的药材,我们去看看!”
镇国将军府位于都城西侧,朱门紧闭,门前的侍卫见阿依慕的马车驶来,连忙放行。府内已是一片慌乱,太医们围着床榻摇头叹息,将军的家人跪在地上哭泣。
阿依慕挤到床前,只见镇国将军双目紧闭,脸色青紫,嘴唇发绀,呼吸微弱得像风中残烛。她伸手按住将军的手腕,脉象沉细而促,显然是心脉瘀阻,阳气衰竭。
“都让开!”阿依慕沉声道,“取银针来,再烧一盆炭火,把雪莲花煮了!”
太医们见是和贵妃,虽有疑虑,却也不敢阻拦。阿依慕取出银针,快速刺入将军的“膻中”“内关”“心俞”三穴,手法又快又准,每一针都恰到好处。
“怎么样?”陈松在一旁紧张地问。
阿依慕没有答话,专注地捻转银针,片刻后,将军的脸色竟渐渐缓和了些,呼吸也平稳了几分。她松了口气,对侍女道:“把雪莲花煮的水端来,温的就行。”
雪莲花水呈淡褐色,带着一股清苦的药香。阿依慕扶起将军,小心翼翼地将药汁喂进去,又从药箱里取出一粒黑色的药丸:“这是用沙苁蓉精油和麝香制成的‘通心丸’,能开窍醒神,快给将军服下。”
药丸刚服下没多久,镇国将军突然咳嗽了一声,缓缓睁开了眼睛,虽然依旧虚弱,却能看清人了。
“水……水……”将军的声音嘶哑。
众人见状,都松了口气,将军的家人更是喜极而泣。阿依慕又开了一副方子,用雪莲花、沙苁蓉、黄芪配伍,叮嘱侍女立刻煎药。
“和贵妃娘娘,您真是神了!”一个老太医拱手叹道,“我们都以为将军……没想到您竟能起死回生!”
阿依慕摇头:“是将军福大命大,也是雪莲花药效奇特。这花能补阳通脉,正好克制将军体内的寒瘀之气。”
正说着,林羽带着李德全来了,见将军醒了,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阿依慕,又让你受累了。”
“陛下言重了,这是臣妾的本分,”阿依慕起身行礼,“将军只是暂时稳住了,还需慢慢调养,臣女建议让他住进万国医馆的静养院,方便随时诊治。”
“准了,”林羽点头,“让禁军护送,再派两个太医随行。”
安排好将军,林羽与阿依慕并肩走出将军府。夕阳的余晖洒在两人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
“你似乎对雪莲花的药性格外熟悉?”林羽好奇地问。
阿依慕笑道:“臣女在楼兰时,曾见过类似的‘雪山苁蓉’,生长在昆仑山脉,也是性温通脉,只是药效不如这雪莲花强。”她顿了顿,忽然想起一事,“陛下,吐蕃使者说,他们那里的医者能用雪莲花治高原反应,臣女想派木合去吐蕃学习,顺便把沙苁蓉的种植法传过去,您看可行?”
林羽点头:“好主意。朕让礼部准备国书,再派一队护卫随行,务必保证他们的安全。”
回到本草宫时,已是深夜。阿依慕刚坐下喝了口茶,就见淑妃端着一碗汤药走进来,动作还有些笨拙,汤汁洒了不少在袖口上。
“这是……这是我按您教的方子熬的安神汤,用了月光苁蓉的花瓣,”淑妃的声音有些紧张,“听说您累了一天,想让您暖暖身子。”
阿依慕接过汤碗,温热的触感从指尖传来,心中一暖:“多谢你,辛苦你了。”
淑妃低下头,声音带着几分哽咽:“该说谢谢的是我。若不是您,我现在还在冷宫自怨自艾,哪能像现在这样,学着熬药,学着救人……以前的事,是我对不起您,您……您能原谅我吗?”
阿依慕看着她通红的眼眶,想起当年在黑风寨的惊险,又想起她如今的转变,心中的芥蒂渐渐消散:“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你能回头是岸,比什么都强。”她舀起一勺汤,尝了尝,“味道不错,比我第一次熬的好多了。”
淑妃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又落下泪来:“谢谢您……我一定会好好学医术,将来也能像您一样,帮别人治病。”
阿依慕笑着点头:“我相信你能做到。对了,明日吐蕃使者要去万国医馆参观,你也一起去看看吧,多学学异域的医术,对你有好处。”
淑妃用力点头:“嗯!我一定好好学!”
送走淑妃,阿依慕坐在灯下,翻看吐蕃使者送来的《雪域医经》,上面记载着雪莲花的各种用法,其中一种与瑞国的“回阳救逆汤”异曲同工,让她茅塞顿开。
“公主,您看这是什么?”阿依莎拿着一张帖子走进来,“是木合托人送来的,说他已经收拾好行李,就等陛下的旨意了,还说要把沙苁蓉种子带给吐蕃的百姓,让他们也能种出好药材。”
阿依慕看着帖子上歪歪扭扭的字迹,仿佛看到了木合憨厚的笑容,嘴角不由自主地向上扬起。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桌案上的雪莲花上,泛着淡淡的光晕。阿依慕知道,雪莲花的到来,不仅带来了新的医术,更带来了新的希望。从楼兰的沙苁蓉到波斯的火焰花,从天竺的月光草到吐蕃的雪莲花,每一种草药的背后,都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与智慧,而她,有幸成为连接这些智慧的纽带。
属于林羽与三千嫔妃的故事,在这充满药香的夜晚,继续书写着包容与成长的篇章。阿依慕的医道之路,还在不断延伸,从瑞国都城到雪域高原,从后宫庭院到万国医馆,她用仁心与智慧,化解着过去的恩怨,连接着未来的希望。而那些曾经的仇敌,如今的伙伴,都在这医道的光芒下,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共同谱写着一曲跨越邦国、跨越前嫌的和谐乐章。就像那盆在月光下绽放的月光苁蓉,虽有不同的过往,却能在共同的土地上,绽放出最美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