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溪的眼泪掉在戒指上,亮得像块小翡翠。她点点头,突然想起啥:“那竹篮还没编完呢。”
“明天编,”林凡把她往怀里搂,“编个最大的,能装下咱俩的念想。”
铺子门口的灯笼亮了,昏黄的光映着“林凡石铺”的招牌,旁边还挂着串竹蜻蜓,是二柱子寄来的,翅膀上刻着歪歪扭扭的“喜”字。风一吹,竹蜻蜓转得“嗡嗡”响,像谁在吹笛子,调子顺得很,跟在村里河滩上听的一个样。
林凡想着,这日子啊,不管是编竹篮还是开石铺,只要身边的人对,就啥都顺了。就像那块阳绿石头,看着普通,内里藏着光,得慢慢品,才知道有多暖。
开春的时候,二柱子带着王大爷和小花娘来了潘家园。二柱子穿了件新褂子,手里攥着那支象牙笛子,见了林凡就喊:“凡哥!我把证婚人和掌勺的都带来了!”
王大爷拄着拐杖,往铺子里头瞅:“这石头铺比你家猪圈亮堂多了。”小花娘手里拎着个布包,打开是些晒干的野菊花:“给蓝溪泡茶喝,败火。”
蓝溪正在柜台后绣喜帕,见了他们赶紧站起来,脸红红的:“大爷,婶子,路上累着了吧?”她给每人倒了杯茶,杯子是林凡用石头边角料磨的,糙是糙了点,却透着股实在劲。
成亲那天没办啥排场,请了几个常来买石头的老主顾,络腮胡大哥送了块红绸子,胖子老板塞了个大红包,瘸腿大爷非要当司仪,站在铺子门口喊:“林凡娶媳妇喽——蓝溪嫁汉子喽——”
二柱子吹了《茉莉花》,调子顺得能跟着哼,比镇上戏班子吹得还中听。林凡穿着蓝溪做的月白色褂子,蓝溪头上插着野菊花编的花环,跟在村里时一个样,就是眼睛里的光比当年亮多了。
王大爷喝多了,拍着林凡的肩膀说:“你爹要是在,见你把日子过成这样,准得咧着嘴笑。”林凡给大爷添了杯酒,心里头热乎乎的,想起爹教他编第一只竹篮时说的话:“编筐编篓,贵在收口,过日子也一样,得有始有终。”
婚后的日子还是老样子,林凡看石头,蓝溪管账,闲了就一起编竹器。蓝溪的肚子渐渐大了,林凡不让她多干活,她就坐在旁边看他编小竹椅,说给孩子坐。
有天收摊,蓝溪摸着肚子笑:“刚才踢我了,准是个淘小子,跟二柱子似的。”林凡把耳朵贴在她肚子上听,果然有动静,心里头软得像化开的糖。
入夏时,铺子隔壁搬来个玉雕师傅,见林凡总用边角料磨些糙杯子,就说:“我教你雕刻吧,这料子扔了可惜。”林凡学了几天,居然摸出点门道,给蓝溪雕了支玉簪,簪头是朵蓝野花,跟她绣的一个样。
孩子出生那天,林凡正在开一块带“松花”的石头,刚敲出点绿,就见二柱子从里屋跑出来,慌里慌张的:“凡哥!生了!是个丫头!跟蓝溪姐一个模子刻的!”
林凡手里的锤子“当啷”掉在地上,冲进里屋,见蓝溪抱着个皱巴巴的小家伙,眼睛闭着,小拳头攥得紧紧的。他不敢碰,只敢远远瞅着,眼泪突然就下来了,比开出顶级绿还激动。
王大爷给孩子起了个名,叫“小石头”,说接地气,好养活。二柱子说要当干爹,把那支象牙笛子给了小石头当玩具,被蓝溪抢了回来:“等她长大会吹了再给,别磕坏了。”
小石头满月那天,林凡把那块像竹篮的石头剩下的料,雕成了只小蝴蝶,翅膀上的纹路跟蓝溪的风筝一个样,用红绳串了,挂在孩子脖子上。蓝溪笑着说:“这叫代代传。”
秋末的时候,二柱子要回村了,说惦记家里的羊。林凡给他装了满满一包袱,有玉雕师傅给的玉坠,有蓝溪绣的帕子,还有小石头穿小的衣裳。二柱子抱着包袱哭:“凡哥,我明年还来,给小石头带野鸡蛋。”
送走二柱子,林凡站在铺子门口,看夕阳把石头铺的影子拉得老长。蓝溪抱着小石头出来,靠在他肩上:“想村里了?”
“有点。”林凡搂住她们娘俩,“等小石头大点,咱回去住阵子,让她看看河滩的风筝,听听二柱子吹笛子。”
蓝溪点点头,指着小石头脖子上的蝴蝶吊坠:“你看,这石头亮得跟星星似的。”林凡低头瞅,吊坠在夕阳下泛着光,真像只停在孩子胸前的蝴蝶,翅膀上还沾着点葡萄架下的暖。
夜里关了铺子门,林凡坐在灯下编竹篮,蓝溪在旁边给小石头喂奶,哼着在村里时听的小调。竹条“沙沙”响,混着孩子的咂嘴声,比任何时候都顺耳。
林凡想着,这日子啊,就像他编了半辈子的竹篮,看着普普通通,却兜着满满的暖,沉甸甸的,晃都晃不出去。
小石头会爬的时候,潘家园的铺子成了她的地盘。这丫头不认生,总往隔壁玉雕师傅的案子底下钻,抓着碎玉渣往嘴里塞,吓得蓝溪天天跟在屁股后头捡。
“随你,”蓝溪点着林凡的额头,“小时候就爱蹲柴房啃竹篾,现在倒好,闺女啃玉渣。”
林凡嘿嘿笑,把小石头架在脖子上,往玉雕师傅那儿送:“让她认个师傅,将来雕石头比我强。”
玉雕师傅正给块翡翠画样,见小石头抓着刻刀乱划,笑得胡子翘:“这丫头有灵性,你看她划的线,歪歪扭扭倒像那么回事。”说着给她块边角料,“拿着玩,别往嘴里塞。”
小石头攥着玉料咯咯笑,口水蹭得林凡脖子上都是。蓝溪在旁边绣肚兜,上面是只小蝴蝶,跟小石头脖子上的吊坠一个样:“秋天带她回村吧,二柱子说河滩的风筝线都备好了,就等咱回去。”
回村那天,二柱子赶着辆驴车来接,车斗里铺着花布,堆着野菊花。小石头第一次见驴,伸手就要抓驴耳朵,被二柱子抱起来:“小祖宗,这驴脾气暴,咱去看风筝。”
村里还是老样子,河滩的老槐树更粗了,王大爷坐在树下抽旱烟,见了他们就喊:“小石头!让爷爷瞧瞧长多高了!”小花娘端着碗枣糕出来,上面插着根竹蜻蜓,是二柱子新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