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一时半会儿能不能找到神医这件事情,沈芊羽的态度是非常消极的。
毕竟这神医哪有那么容易被找到,等找到神医,还不知道是猴年马月的事。
其实最快的办法便是找到龙仓,他肯定知道该怎么解决自己现在的情况。
可一想到自己要向他低头,沈芊羽便一百个不愿意,而且他肯定不会那么轻易答应自己,必然会提出无比苛刻的条件。
沈芊羽一想到这里,便忍不住摇头,终究还是无法接受。
“我累了,想一个人待一会儿,你先出去,别把情绪表现出来。”
沈芊羽这会儿倒不想睡觉,只是心里堆积了太多的情绪,所以想一个人静一静,好好消化这些情绪。
晴儿在自己面前晃悠,只会让自己心里的情绪愈发上涌。
她叹了口气,捧住了自己的脸,花了一会儿时间,好好的整理好了自己的情绪,这才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靠在软榻上,拿起一本书翻了翻。
晴儿再次进门的时候,端了一碗安神汤。
“这是什么?”
沈芊羽瞥了一眼她手里黑漆漆的药汁,微微蹙眉问道。
“这是奴婢祖传的秘方,安神助眠的,娘娘若是不嫌弃,可以试一试。”
晴儿小心翼翼的抬眼望着沈芊羽。
她这般神态,沈芊羽也不好拒绝。
只是正当沈芊羽要把这药喝下去的时候,忽然又想到了自己之所以把晴儿带到身边的原因。
她到现在都没能完全打消对晴儿的怀疑,在不能完全信任晴儿的情况下,这药还是不能随随便便喝。
“你先放着,等会儿凉了我再喝。”
晴儿没有任何怀疑,直接把这碗药放在了一旁的案几上。
在晴儿退下之后,沈芊羽便把这碗药倒了。
她你没觉得这药有什么问题,只是出于防备之心,自己还是不能盲目相信别人。
可没想到这药刚倒进花盆里,原本好好的一株花,忽然变得焉哒哒的,甚至还吐出了一点黑色的汁液。
沈芊羽看到这一幕,一下子愣住了。
难不成当真是自己看错了人?
晴儿难道还真有问题?
这两个猜测同时浮现了出来,沈芊羽紧紧攥着自己的手。
一想到自己这些天竟然被一个别有用心之人耍得团团转,便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
只是还没等沈芊羽把情绪都压下去,晴儿便在这个时候又走了进来,看见晴儿出现,沈芊羽立马收拾好了自己脸上的情绪。
至少目前自己还不能彻底与晴儿翻脸。
既然这人有问题,那自己就把这个人留在自己的身边,好好的查个究竟。
晴儿敏锐地察觉到沈芊羽似乎变得有些不一样,可仔细观察,又看不出什么问题。
“娘娘?是不是刚刚发生了什么?”她惴惴不安的模样就像只单纯的小白兔。
要不是知道了她的所作所为,沈芊羽说不定也会被她这副模样给欺骗。
可知道了她的真面目之后,她就算摆出这副模样,沈芊羽也不会被轻易欺骗。
“什么都没发生。”
沈芊羽声音冷冷淡淡的,变了个人似的。
明明自己刚才进来的时候,沈芊羽还是一副温温柔柔的样子,怎么可能会突然变成现在这样,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沈芊羽看出了她的身份有问题。
晴儿瞬间惶恐不安到了极点,冷汗不停往外冒,压根不知道在沈芊羽面前该说什么。
“刚才突然想到了陛下,也不知道他在外面怎么样了?有没有遇到什么麻烦。”
沈芊羽这话一出,晴儿的心终于揣了回去。
原来沈芊羽之所以态度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只是因为想到了陛下。
看来娘娘并没有发现自己的身体有问题,这让晴儿不着痕迹地松了口气。
“而且也不知道他还得再过几天才能收到我写的信,光是想想就让人觉得不爽。”
沈芊羽这会儿倒真是有些咬牙切齿,但这情绪自然不是因为魏崇衍,只是因为面前的人罢了。
“娘娘不必担心,陛下福大命大,一定可以凯旋的。”
晴儿笨拙的开口,安抚着沈芊羽的情绪。
“有你这句话,他应当无碍。”
沈芊羽似笑非笑的瞥了眼晴儿,那奇怪的眼神让晴儿的心跳得越来越快。
“娘娘,时候不早了,是不是该用膳了,奴婢这就去传膳。”
晴儿实在是待不下去了,沈芊羽的眼神压迫感太过强烈。
她总觉得沈芊羽那锐利的视线就好像把自己整个人都给看穿了似的。
要是再继续待在这里,自己恐怕会露出破绽。
为了以防万一,晴儿立马找了个借口溜了出去。
沈芊羽深深舒了一口气。
她刚才还是有点意气用事,在晴儿面前没顾得上伪装自己。
接下来自己一定得好好伪装,不能这么容易便露出破绽。
用膳的时候,王氏也过来了,一眼便瞧出了沈芊羽的脸色不太好。
“羽儿,你回宫之后是不是没让太医好好为你调理身子,怎么这脸色变得这么难看。”
王氏一直以为沈芊羽回去之后能在太医们的照顾下越来越好。
可谁知道沈芊羽的身子不但没有变好,反而看上去比之前还憔悴多了。
“娘,是你关心则乱,我这身子难道不是好多了吗?”
沈芊羽在王氏面前自然是带着笑的,这般笑起来是看着好好的。
“我还真是希望是我多想了,为娘只盼着你能好好的。”
王氏拉着沈芊羽的手叹了口气,语重心长的交代着说道。
“娘,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她语气分外认真,看着不像是撒谎。
“你能说到做到就再好不过了。”
王氏知道自己要是再继续啰嗦下去,沈芊羽必然又要找借口岔开话题,所以也不打算再继续说下去。
“娘,怎么没见到沈樵?”
按理来说,他每月都有休沐的时候,而且算了算日子应该就是今天。
“他这几个月都不回来了,书院的夫子很是看重他,想让他留在书院里帮忙,而且也能赚些银子,是件好事。”
说起这件事,王氏自然是欣慰的。
沈樵小小年纪就已经能帮得上她的忙了。
再过几年,那岂不是会更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