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活该?羲和,我听说你救了一个小乞丐……”
蒋红的声音在卫生所里响起,她匆匆赶到这里,就是为了弄清楚侄女到底捡回来个什么样的人,顺便阻止她把人带回家。
村里人说她小侄女捡了一个小乞丐回来,乞丐这是多新鲜的词儿,也没听说这附近哪里闹了灾啊。
宋羲和转过头目光与大伯母交汇,自嘲地说道:“没事,我说我自己活该。”
摊上个喜欢倒贴的爸爸,她也只能自认倒霉了。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因果报应吧,上辈子她肯定做了很多坏事,所以这辈子老天爷才会给她安排这样一个父亲来折磨她。
蒋红看到病床上白净的小男孩,心中充满了疑惑,不禁脱口问道:“这是谁家的孩子?你捡回来的乞丐呢?”
宋羲和:“这就是我捡来的孩子,我不认识他。”
“我在山上捡蝉蜕的时候发现他晕倒在一棵树后,担心他会被山上的野兽吃掉,所以就把他带回来了。”
蒋红听着宋羲和的话,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她仔细端详着病床上的小男孩,只见他皮肤白皙,五官精致。
虽然穿着普普通通的衣服【谢大夫让卫生员给他换上了自己孙子穿不上的衣服】,但他那出众的外表和独特的气质却让人无法忽视。
这孩子不像是小乞丐,说不定背后大有来头呢。
-
蒋红看向谢大夫,急切地说道,“谢叔,这孩子身上有伤吗?严重吗?可以带回家养着吗?”
“……”宋羲和狐疑地看着她,以为自己听错了。
大伯母急匆匆地赶过来,难道不是阻止自己把人带回家的吗?
谢大夫回答她:“伤势不严重。”
“你确定吗,谢大夫?”
蒋红有些担忧地看着眼前这个瘦弱的孩子,眉头微皱,“他看起来好小,而且身上还有不少擦伤和淤青。”
谢大夫点了点头,肯定地说:“饿瘦的,他很长一段时间没吃饱饭了,放心吧,只是些皮外伤,没伤到筋骨。”
“不过,你真的打算把这个来路不明的孩子带回家养着吗?”
蒋红不假思索地点了点头,“嗯,这孩子太可怜了,不知道他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流落到山上。”
“既然他是羲和救回来的,也算是和我们宋家有缘。我们先带回家养着吧,等找到他的家人再送回去。”
“我就当是在给小弟积德,说不定老天爷看在咱们家热衷做好事的份上,一个高兴就让小弟恢复记忆了呢。”
“……”
谢大夫和宋羲和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丝无奈。
这说法也太玄乎了吧,恢复记忆哪有这么容易的。
-
谢大夫人老成精没那么好糊弄,哪能不明白她心底那点见不得人的小心思,“这孩子穿的衣服是我家小羊的,他自己的衣服在那边呢。”
说着,他指了指不远处那堆乌漆嘛黑、破破烂烂的衣服。
蒋红看着那堆肮脏不堪的破烂,脸色有些尴尬。
她原本还想着这孩子形象好气质佳,说不定能从他身上找到一些值钱的东西。
现在看来,是她想多了,但也有可能是这孩子在路上遗失了。
反正他们乡下是养不出这么白净的男娃,等他家人找来,自家也能得到一笔不菲的感谢费。
“没事。”
蒋红瞧着一老一少异样的神色,老脸一红,自然不肯承认自己存着押宝的心思,“我是真心想做点好事,您就别拦着我了。”
“村里来了陌生孩子,我肯定会上报给村委会,只是在有人接手前,这孩子先由我们家照看着。”
-
谢大夫犹豫了一下,说道:“这样吧,孩子暂时先放在我这里,你先回家和家人好好商量一下再做决定。”
宋家人丁兴旺,经济状况并不宽裕。
俗话说得好,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光是自家的孩子都已经让宋家的粮食有些捉襟见肘了,更别说还要额外养一个没有任何关系的陌生小孩。
这孩子连最基本的身份证明都没有,信物更别说,安子媳妇的小盘算未必能够成功。
如果她把这孩子带回家养了一段时间,结果却发现没有人来寻他,这对宋家以及这个孩子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可是,卫生所是给人看病的地方,怎么能养孩子呢?”
蒋红对谢大夫的提议不太满意,反驳道。
“……”
宋羲和微微挑眉,总觉得大伯母这么积极主动有问题,她可不是这么乐善好施的人呐。
“不行。”
谢大夫一口回绝。
他可不想这可怜孩子到时候成为宋家人的发泄桶,那得多造孽啊,找一个没有子女的家庭收养,都比把孩子留在宋家好。
蒋红见他咬死不同意,心里嫌他多管闲事,将目光投向了宋羲和,寻求她的支持和认同,“羲和,你把人救回来,总不能就这么不管不顾地把他扔在这里,让他自生自灭吧?”
“留在卫生所也不错,这样他看病比较方便。”
宋羲和无所谓,她的想法很简单。
谢爷爷既然愿意收留这个孩子,那对他来说也算是有个安身之所了,至少不用在外面风餐露宿。
虽然这家伙长得确实出众,村里没有哪个男孩能比得上,但她爸的模样也不差,心眼儿却坏得很。
她爸就是副人模狗样的德行,保不齐这小子也是人面兽心。
所以说,看人不能光看外表,不能因为他长得周正,就随便往家里带。
-
“……”蒋红心里无语,见侄女不配合只能放弃。
村里没有秘密,村长闻风赶来,见孩子还在昏迷当中,便看向了宋羲和,问道:“羲和,这孩子是你在山上哪里救的?他晕过去之前,有没有告诉你他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