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巩邑和洛阳周边,是广袤的平原,这一带土地平坦,特别适合耕种开垦。
连同张诚巩侯的封地、赵杏儿战后囤积的荒地、皇帝陛下租赁给张诚的皇家土地,连绵达到上千万亩。张村其实也从来没有过这么大的土地,在长城以北的土地也不过是几块百万亩的土地,其中还包括一大块橡胶草蒲公英的田地。
这么大的田地,靠巩侯封邑的八千户农民,是根本干不过来的,还是要靠机器化耕作。
好在第一拖拉机厂的大胶轮已经下线,这些拖拉机经过在韩信南进的战争中的亲自试验,已经验证了能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今也开上了河南的田野。
巩邑的八千户农民,这段时间被巩侯强迫塞进扫盲班、夜校学习,被逼着学习拖拉机驾驶、农机使用、农机维修,各个是苦不堪言。
好在巩侯逼你去扫盲,还给发吃喝,吃喝其实还很不错:面食管饱、菜里有油、偶尔能有肉吃,就算是中等水平的农户也没有吃的这么好的。
不好的地方嘛……就是如果拒绝学习,会挨鞭子……考核不合格,会当众罚站……
巩侯还真是残暴的领主啊!他都不讲道理的!
可是那个庞然大物的大胶轮拖拉机,那东西也太吓人了吧?
冒着黑烟、发出震耳欲聋的突突声,驾驶起来人浑身都散了架子,开那个车在田地里耕作上一整天,回家就一动都不能动了。
有人说这个大四轮里面藏着魔鬼。
有人说这个大四轮是吸食人的精血才能跑得起来,不然为什么一天下来,再精壮的男丁都没了力气,连女人的肚皮都爬不上去了?
驾驶这个,怕不是要损阳寿的喔?
但是啊,这个大胶轮也确实厉害,妈的一天下来,一天下来啊!这个巨兽拖着犁铧,能开出260亩耕地!顶得上四十头牛!
怪道巩侯有千万亩土地,感情他有这个东西!
可是上千万田亩的麦子,巩侯他能收割过来吗?这八千户领民才能有多少男丁,一个人收一千亩地吗?那岂不是把腰杆子累折?
看着邑卒手里攥着一根粗大的牛皮鞭子在田埂上行走,瞪着田里开着拖拉机耕作的农人,每个人都心惊肉跳……
大袋大袋的白色粉末倒在了拖拉机后面的一个斗里,车子一跑起来,这些粉末就和种子一起滚落在泥土地里,犁铧把土翻起来,又把种子和白色粉末盖上去。
这东西莫非是盐巴?
甚至有好奇的人伸手蘸了一点白色的粉末放到嘴里尝了尝,结果邑卒一鞭子就抽过来——“肥料你都敢往嘴巴里塞?要不要命了?”
鞭子火辣辣的,嘴巴里臭哄哄的,这东西有股子尿骚味,莫非是把人的小便烤干了得到的精华?怪道,巩侯家里得有多少人帮着撒尿啊!
粪尿都能肥田的,我们河南地的农民早就知道了,可哪儿有那么多粪尿,还是巩侯有办法,不光能搞来粪尿,还能把粪尿烤干成粉末,听说住在巩邑的人都不需要倒马桶的,都是在家把粪尿拉在家里的便池子里,然后通过管子抽走,大概就是抽到哪儿被巩侯拿去晒干,变成尿粉了吧?
没有学过化学,只做过500字扫盲的农人,哪里了解尿粉的来源,只根据白麻布袋子上的尿粉两个字,猜测这尿粉的来源。
这个白麻布口袋也是好东西,一次用过后,就被现场的农民一抢而光,回家剪开几个口子就能做一件短袖的衫子。有味道?有味道怕什么,洗洗就干净了,一时之间,巩邑多了好多好多身上印着尿粉的农人。
天热,这个尿粉的短袖衫子正合适穿。没毛病。趁着秋老虎,把这一茬小麦种子播种下去,赶得上明年春末夏初收获。
是的,河南地和关中不一样,在河南地,小麦是可以越冬,隔年收获的!
这就是着名的冬小麦。
这也把张村调过来学习和协助蒙恬工作的这些长城大学的学生们惊得目瞪口呆!居然有秋天耕作的粮食吗?
“所以我一直跟你们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河南地的温度比关中要热一些,比上郡更热很多,所以这里小麦能越冬,而且越冬的麦子,口感更好一些。这些东西,你只能到这里,向当地农人学习才能得知。”
“张校长给农民这么好的待遇,为什么还要派人用鞭子来监督呢?”学生看到田埂上已经有帮厨熬煮出大锅的炖猪肉,蒸白面馍的笼屉都能有天那么高了。
“嘿,这些农民都是世代拿锄头的,他们并不习惯使用机械,对拖拉机多有怀疑。又总是不按照规范操作,就得派邑卒看管一下,鞭子比反复宣导要有用的多!教化不是一时之功,总得他们忍得了千把字、熟悉掌握农耕机械、熟悉了新的田间管理的规矩,这些邑卒才能收起鞭子吧。”
“巩侯的教化竟然是这么粗鲁暴力?”又有学生小声嘀咕。
“收起你们那套假惺惺的慈悲吧。天地不仁,耕作慢一天,收成就少一分,皮鞭只不过是在和天地争光阴。有效的法子就是好办法。我没那么多时间假慈悲!填饱两百万人的肚皮最重要!”张诚冷哼,对学生的言语颇有不满。
带队的公孙尼子也开始严厉斥责学生,大儒擅长辩经,如何给巩侯的皮鞭找到理论依据,是大儒的工作。
“干得不错!”忙过衙署公务的蒙恬,也得空来田边参观机耕的盛况。
“拖拉机是不够的,产量还是跟不上需求。如果按照皇帝陛下所说,一年有一万五千台拖拉机,我们就能耕作更多的农田,五十年内,就能让大秦疆域之内再无有荒地……”张诚感叹,机械有多强大,张诚最清楚,所以空间还有多大,张诚也最了解。
田埂上的大锅里,大块的猪肉飘散着浓香,汤锅表面泛出厚厚的一层油。锅子旁边的木架子上,是一摞黑陶大碗,已经洗的干干净净。
“很香啊!娘的,比老子的士兵吃的都好!这不得给个五星书评?”
“农忙的时候,就要下本儿。你不下本,地里就长不出好粮食!”张诚哼了一声。
————
我的评论区都够单独写一本读者来信了。喜欢看你们的点评赞催更。
好多读者贡献了非常漂亮的插图。你们要是不反对,我回头去微博之类办个画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