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静了一瞬,随即响起一片低低的议论声。
“空运坦克?”
郑将军眼里满是难以置信,“周博院士,我知道你点子多,胆子大,可这……L-15一辆三十多吨重,我们的飞机能把它吊上高原吗?”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投向周博,连大元帅也露出了探究的神色。
空投坦克,这想法太过超前!
在蓝星上,还没有部队使用过这个战术!
连鹰酱也没有!
周博神色不变,反而露出一丝成竹在胸的微笑。
他操作光笔,屏幕上的三维图像立刻切换,一架身形圆润的大飞机模型三视图出现在众人眼前。
“各位首长,请看,这是沪江兵工厂最新成果,运-1的升级版——运10!“”
“代号‘鲲鹏’”
周博的声音清晰有力:“鲲鹏是重型运输机,采用四台大功率涡轮螺旋桨发动机。
最大起飞重量超过一百二十吨,货舱经过特殊设计,足以容纳L-15主战坦克,或者两辆pL-181自行榴弹炮。”
“鲲鹏?”
所有人都眯起眼睛,仔细打量着屏幕上的飞机。
大元帅点点头,说道:“我记得这个项目还在试飞阶段?”
“是的,首长。”周博点头,“目前还在试飞,但事急从权,我建议,可以让‘鲲鹏’紧急入役!”
郑将军立刻道:“现在有几架鲲鹏?”
“一架原型机,一架静力测试机,一架内部测试机,一架备份机,一共四架!”
大元帅摇摇头:“太勉强了,就算四架全上,也是杯水车薪!”
郑将军也道:“没错,要应对白象,四架不够!”
徐浪道:“各位首长,我是这么想的,派三批飞行员,三班倒,人歇飞机不歇!”
“一个月内,至少可以运上去三个装甲营,这足够白象喝一壶了!”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高原补给困难,对双方都是一样的,白象绝对想不到我们能把坦克送到高原上,肯定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众人一听,都露出思索的表情。
大元帅身体微微前倾,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显然在认真权衡。
他看向周博:“鲲鹏刚刚试飞,能抗住这样的任务强度吗?”
徐浪点点头:“我有信心!”
他环视一圈,看到众人还在思索,继续加码:“在高原上,L-15对白象绝对是降维打击,只需要几个排,就足以形成局部优势,打乱他们的进攻节奏,甚至直接切断后勤线。”
“各位想想看,当白象步兵正在气喘吁吁地爬山,L-15突然从侧翼轰鸣着冲出来……那会是什么场面?”
周博的描述极具画面感,众人已经忍不住点头,眼中放出光来。
程万里提出了另一个关键问题:“高原空气稀薄,影响发动机功率。L-15的上去后,机动性会不会大打折扣?别到时候成了趴窝的铁棺材。”
“程部长考虑得很周到。”
周博赞了一句,随即解释道,“L-15的在设计时,就充分考虑到高原环境。虽然极限速度会有所下降,但机动性依然吊打一般坦克。
相比之下,白象的那些老式坦克,能不能开上去都两说。”
程万里点点头,对周博的深谋远虑深表佩服。
这家伙好像总是能看到一切!
会议室内再次陷入沉默。
但这次沉默不再是怀疑,而是兴奋和决断前的凝重。
大元帅缓缓站起身,目光锐利地扫过电子沙盘。
他沉默了片刻,最终大手一挥:
“看来,白象这是逼着我们亮一亮家底了!”
“我命令,总参立刻根据周博同志提供的方案,制定详细空投,各部门务必全力配合···”
“周博,技术保障和前线协调,你亲自负责!
我要你在最短时间内,让我们的坦克,出现在高原上!”
“是!保证完成任务!”
····
数日后,西康高原,某处秘密山谷。
在当地藏民的帮助下,这里刚刚开辟出一个临时机场。
机场四周,雪山皑皑,空气寒冷而清新。
几顶军绿帐篷搭建在跑道一侧,构成了临时的前线指挥中心和装备集结区。
此刻,指挥中心内,姜思夏正全神贯注地坐在一排电子设备前,手指飞快地在键盘上敲击着。
她正在调试着最新的数据链系统,屏幕上,信息飞快滚动。
“北斗信号接入完成···”
“数据链通道自检完成···”
“‘鹊桥’中继信号强度优”
“鲲鹏机群的实时数据链接入正常···。”
高原环境对精密电子设备是严峻考验,这套地面数据链与指挥系统又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空运行动万无一失,姜思夏也是亲自上阵。
就在这时,远处天际传来沉闷而有力的轰鸣声,如同天空滚过的雷音。
机场边缘,一些被提前疏散的当地藏民,极目向天空望去。
“快看!那是什么?好大的铁鸟!”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用藏语惊呼,指着天空。
湛蓝的天幕下,两个黑点由远及近,迅速变大。
两架体型庞大的“鲲鹏”重型运输机在视野中逐渐清晰。
巨大的身影在雪山映衬下显得尤为震撼,多具螺旋桨搅动着稀薄的空气,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
这种庞然大物出现在世界屋脊,本身就是一种奇迹。
“佛祖啊……这么大的铁鸟,怎么能飞得上来?”
一位老者喃喃自语,手中转动的经筒都慢了下来。
他们世代生活在这里,见过雄鹰,见过风雪,却从未见过如此巨大的钢铁巨兽降临在雪域高原上。
周博站在指挥帐篷外,戴着防风镜,穿着厚重的军大衣,目视着两架鲲鹏缓缓落在跑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