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
“老人家,算出来了?”
一名老者走出来,看了看我们周围。
“先生,按你的方法,一套总共下来要五十六文。”
我听到他这么一说,愣了好久,这么便宜吗?哪怕再是流水线,也便宜不到这么多啊。
“你们想到没有?你们这么做,一个人一天能挣多少钱呢?特别是熏制这方面,会投入的更多。”
“我们算了一下,出力气的,一天能挣六七文,技术方面的可以挣到八九文。”风豪立马站出来说了一句。
风土在侧边,特别的紧张,在旁边翻译的时候,有时候要延迟一下。
“你们不会是一天干十二个小时吧,也就是现在的六个时辰?”
“确实是这样的?”
“我在这儿做主一下,给你们一百一十文一整套,生活方面不要落下,还有剩下的下脚料,你们放好,我还想在这儿建立一个造纸厂,这些竹子的下脚料是最好的。”
我的此话一出,风豪还有风土他们爷孙俩愣了好大一阵,就别说连巴扬也在那儿比划了两下,不知道该想说什么。
“就这么办吧,巴扬,你要好好注意一下,生产出来的救灾竹篷,要找一个地方放好,到了一定的数量时候,我会找到丛老,运往各地县市,特别是有高山河流容易出现自然灾害的地方,都要准备一些,其余的全部拉往华夏。”
“先生你放心,我一定会照做,一定做好,至于储存的地方,原来我们没收了一个土豪劣绅的仓库,现在还空着,挺大的,吃了饭之后我带你去看看。”
“不用了,现在带我去吧,你们都跟着来。”
一大队人马乌泱泱的朝镇中走去,街上的行人感到好奇怪哟,这是要干什么?
我走进库房,这才发现,这么小的镇,怎么有这么大的库房?里面还有一股鱼腥味。
巴扬也许看出了我的疑惑。
“是这样的先生,我们接管这个的时候,这个大财主真想放火烧了这个仓库,我立刻制止他,我说你要是烧了这个仓库,你就走不了了,因为现在周边都是我们华夏的领土,因为他们的家族要到长安坐船去黑达尔,这个时候的长安在我们管辖之内。”
“我跟这个大财主一顿吓唬,终于达成交易,放弃所有的固定财产,送他去长安,坐船去黑达尔。”
我听到巴扬这一顿叙说,忍不住竖了一个大拇指。
“干得好。”
“就这个仓库,起码也能放近十个县城的救灾物资还有竹棚。”
英豪他们这一众老人,听到这么一分析知道事情已经定下来,就一下感觉到幸福的日子向他们奔来。
……
“丛木树,你们那个镇里的人有多少?”
“先生,说实话,我们那个镇比较贫困,最近才完成统计,总共是九百七十八人。”
“怎么这么少?”
“不然呢,怎么叫贫困镇,我刚到的时候,那时候人更少,现在回来很多人。”
“对了,我刚才没有问,这儿原来属哪个国家管辖的?”
“富山圣母。”
我这才想起富山圣母占的土地都是比较贫瘠的土地,多山少土。
“那这几个月来,你是怎么想的?”
“当我发现这儿只有桐油树的时候,就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华夏国内,我打听了一下,还缺少桐油,我准备把这儿做成一个桐油基地。”
“你是不是想在这儿,准备建一个桐油压榨基地。”
丛木树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那好吧,我会给帝都拍封电报,让他们把压榨机器都带过来,各种东西都一并送来,顺便带一些造纸工人过来。”
“谢谢先生。”丛木树有些欣喜若狂,几个月的担心,一下放下心来。
“我想去看看。”
丛木树听到这么一说,吓了一跳。
“先生,你不知道有多远吗?”
“陈四说,不是不远吗?”
“山路要走四五十里地呢。”
我这下明白了,什么从陈四要半夜就出发,原来是怕我担心,想到这儿,我不由得一下苦笑起来。
“还是去看看吧,就三天时间,我把这些事情做好,还得赶回长安,回到黑达尔,去庆祝司承寿总统就职典礼。”
丛木树看了看天色,立刻说道。
“现在出发,傍晚的时候就能到达后山镇。”
我立刻对周围的人进行了简单的布置,只带了周星辰兄弟二人过去。
“先生。”特战队员还有百夫长都很紧张。
“放心吧,我不是泥捏的。”
“你们放心,这儿的土匪早就被剿灭,除了森林里的一些动物之外,其他的没有什么危险。”丛木树这句话,最后传到他爷爷耳朵里,回去的时候他差点被打死。
他爷爷丛叶对他说了一句话。
我们都可以死,先生不行,他一旦出现问题,华夏就有可能出现问题。
这些都是后话。
丛木树就带了几个人,我们就带两个人,这样会简便了许多,快速的向后山镇行进。
后山镇,真的是多山,山上有很少的杂木,几乎是桐油树,这个时候天色有些晚,但是还能看清楚。
“华夏的国运。”
当天晚上,后山镇的小广场上周围用桐油籽点燃的火把,照亮了整个广场。
丛木树拿起铁喇叭,简单的介绍了一下事情经过,我看下面被火光照耀的脸上,显出了一些喜悦的神情。
“现在有请先生上来,给大家讲几句。”
我拿个铁喇叭,看了看下面,清了清嗓子。
“我这一路看来,崎岖的山路,周围有不少桐油树,又看了看周围,你们这儿的情况挺艰苦的。”
“原本我想在你们这儿建一个桐油基地,看来不行,那么大的榨油机,还有发电设备弄不进来。”
“刚才丛镇长讲的意思,我给大家说一下,你们这儿土地很少,适合种植桐树的地方很多,你们就大力的种植桐油树,果子成熟之后,你们清理一下,我只要桐子米,就是这个。”
“你们看清楚了吗?国家收购这种桐子米,刚才我自己测试了一下,你们这儿的桐油树产量,榨油系数挺高的。”
“国家出两文钱一斤收购。”我伸出两个指头,说了一下。
刚才还特别平静的百姓,一下如冷水滴进了热油锅里,瞬时的沸腾起来。
这是什么情况?价格低了吗?旁边的丛木树。也很疑惑的看着我,下面的嘈杂声越来越大。
一位老人家走了上来,有些颤颤巍巍的。
“镇长,先生,你说的桐油米,两文钱一斤,没说错吧。”
我看着他稍微的愣了一下,仍然从手中拿起那颗铜油子,就是把外壳剥掉,里面还有一个硬壳,硬壳也剥掉,就剩一个桐油籽。
“老人家,你看清楚是这个,不是桐油果子。”
“老夫耳朵还挺灵敏的,我知道你说的是桐油籽,不是连壳儿的,两文钱一斤,没说错吧,送到什么地方?”
这下倒好,把我和丛木树给整懵了,原先我还准备雇人,从后山镇把它运到大屿山镇。
“是这样的,老人家你们把它弄好之后,送到大屿山镇,我们在那儿将建立桐油厂、造纸厂,还有一些竹编工艺厂。”
“将来那儿会成为一个很大的镇,说不定还要建一个深水码头。”
“你们没有听错,就是两文钱一斤,是不是觉得低了一点,要不你们说个价格吧。”
老人听完之后没有说话,只是在那儿,嘀里咕噜了半天。我自己却半句话都没有听懂,还以为丛木树听懂了呢,转头看见他的神情我差不多。
人群里飞快的跑上来一个年轻人,对着丛木树翻译。
“镇长,太爷爷说的是,从这儿去大屿山镇这么远,中途能不能建立一个中转站,也就是休息带住宿的,条件差一点也不怕,最好还有吃饭的。”
我觉得有些坑了他们,因为挑着这些东西在山间行走,那可不是那么好走的。
“从镇上,从后山镇到大屿山镇,一半的路程在什么地方?”
“在黑石坳。”那位年轻人飞快的回答出来。
“那儿有水源或者是平坦的地方嘛?”
“先生,就是你们来的时候遇见兔子的那个地方。”这是丛木树的助理说出来的。
我们几个一下想起来。
“对呀,为什么叫黑石坳呢?”
“转过那道山梁往东走一点,有很多黑石炭。”助理有些茫然的看着我们,但还是回答了这个地名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