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魏府。
魏征得知此事后,直接将魏叔玉喊回魏府,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斥。
“混账东西!才安稳几日,便又惹出这等风流债!
那武家虽已没落,但亦是勋贵之后,你如此行事,可知会引来多少非议?
长乐公主贤良大度,你更应谨言慎行,莫要辜负了她!”
魏征气得白胡子直翘。
魏叔玉自知理亏,连忙解释:
“父亲息怒,孩儿知错了。此事实属意外,孩儿已妥善处置,长乐还答应将她们纳为良娣。”
“意外?”
魏征冷哼一声,“你当为父是老糊涂不成?记住你的身份,你可是驸马都尉,可不能辜负了长乐公主。
如今你树大招风,多少人的眼睛都盯着,盼着你行差踏错!日后还是要低调些,谨言慎行,莫要被人利用了去!”
魏叔玉心中一凛,父亲虽不知内情,但眼光依旧毒辣。
“是,孩儿谨记父亲教诲。”
从魏府出来,魏叔玉心情更加沉重。以他魏叔玉的妖孽,纳几个小妾不是挺正常嘛。
难道就因为他是驸马都尉,纳几个良娣都得看外人眼色?
魏叔玉正在后宅陪裴氏聊天,白樱急匆匆走进来。
“驸马爷,长孙皇后的凤辇刚刚到了公主府,娘娘下车时手中拎着擀面杖呐。”
“什么,擀面杖!!”
裴氏惊得直接叫出来,一把拧住魏叔玉的耳朵:
“混小子,你是不是欺负公主啦?”
魏叔玉连忙摆手,“娘亲,叔玉宠丽质都来不及,怎会欺负她?”
“那…那皇后娘娘,为啥拎着擀面杖去公主府??”
魏叔玉一时间不知怎么解释,只得胡乱解释一句:
“或许是长乐想吃娘娘包的饺子吧!”
裴氏顿时无语,用手指着他的脑门:
“还不滚回去,赶紧拿出你的三寸不烂之舌,务必将皇后娘娘伺候好!”
魏叔玉觉得有些怪怪的,应了声便离开魏府。
一刻钟后,长乐寝宫内。
看着躲在屏风后的魏叔玉,长孙皇后又急又好笑。
“混小子,要本宫请你进来吗?还不赶紧过来!”长孙皇后娇嗔道,身旁的地毯上,还放着根擀面杖。
魏叔玉小跑着来到她跟前,笑容颇有些谄媚:
“呀…原来是母后大人过来了呀,难怪小婿刚才在院子里,听见凤凰的鸣叫呐。”
“一张嘴像抹了蜜一般,难怪会哄得丽质答应你无礼的要求。”
长孙皇后说完,毫不客气的揪住魏叔玉的耳朵。
魏叔玉连忙单膝跪地,抱着她的大腿叫屈:
“哎呀呀…母后疼疼!!”
长孙皇后脸蛋一红,她连忙板着脸怒斥,“混小子还不松手起来,成何体统?”
玉儿年幼时就喜欢黏着她,长大后可不能再那样。
“解释一下吧,你收两个良娣就算啦,为何一次性要收六个??”
魏叔玉摊摊手,“母后,小婿也不想啊,奈何公主府家大业大,不找几个帮手不安心呐。”
“哼!!”
长孙皇后冷哼一声,“即便找帮手,长乐身边的两个贴身宫女,比她们六个不强吗?明明肚子里满是花花肠子,非要扯什么安心的帮手。”
魏叔玉一阵无语。女人有时无理取闹起来,还真没得办法。
“母后…您就别为难夫…驸马,将她们六人纳为良娣,确实是女儿的主意。”
“你呀你……”
长孙皇后顿时一阵气恼,侧过身子生着闷气。
“母后…女儿又…又有身孕,给驸马纳几个良娣不挺正常嘛!”
“什么??丽质你…你又怀上啦??”
长乐羞涩点点头,语气里满是傲娇:
“孙老神医把过脉,又…又是双胞胎!!”
“嘶……”
长孙皇后忍不住倒抽一口凉气,看向魏叔玉的眼神格外不同。
混小子厉害啊,居然让长乐两胎都是双胞胎。
看着魏叔玉笑得颇为得意,长孙皇后顿时有些嫉妒。
她又一把拧住魏叔玉的耳朵,“玉儿让…让本宫生小孩,最少间隔三年,为何丽质只需隔两年?”
魏叔玉很是无语,难不成直接跟她解释,因为长乐要年轻一些。
“嘿嘿…每个人身体不一样,长乐的身体要好一些。再说母后年轻时在秦王府,操劳后院之事,伤了些本源呐。”
“哦…原来这样子啊。行吧,这回就当玉儿过关。不过以后可不能冷落丽质,否则…”
长孙皇后扬了扬擀面杖,其中的威胁意思是不言而喻。
……
在暗流涌动中,时间悄然进入贞观十六年的二月。
有关东征的筹备工作愈发紧锣密鼓,战争阴云逐渐笼罩在长安上空,也冲淡后宅这点小小的风波。
这日,李世民于两仪殿召见重臣,商讨东征高句丽的具体方略。魏叔玉作为驸马都尉,兼鸿胪寺卿,自然在召见之列。
大殿之内,气氛肃穆。兵部尚书侯君集正在禀报军备情况,户部尚书高士廉则汇报粮草辎重的筹集进度。
“……综上所述,大军所需粮草,已陆续运往幽州等地囤积。
受益于八年前兴修的水运之利,粮草运输不仅十分顺利,而且折损也十分微小。”
李世民眉头紧锁,手指轻轻敲击着御案:“粮草乃大军命脉。幽州至平州间的驰道还行,但将粮草运至营州,恐怕有些困难啊。”
殿内一时沉寂。远征作战,最大的难题永远是后勤。
就在此时,魏叔玉出列躬身道:“父皇,儿臣或有一策,可缓解粮草之忧。”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集中到他身上。
“哦?玉儿有何妙策,速速道来!”李世民精神一振。
魏叔玉从容道:“启禀父皇,大军东征,陆路转运确实耗费惊人。儿臣以为,可效仿前隋,大力发展海运!”
“海运?”殿中响起一阵窃窃私语。前隋征高句丽也曾利用海运,但风险极大,损失不小。
侯君集沉吟道:
“驸马所言,不失为一策。然海路风波难测,且高句丽水师不容小觑。若粮船被劫,后果不堪设想。”
魏叔玉道:“英国公所言极是。故而,儿臣建议,双管齐下。
陆路转运不可废,但可精选路线,设立更多中转粮仓,减少民夫长途跋涉之苦。
至于营州所需的粮草,诸位压根就不必担忧。父皇与诸位叔伯或许不知,营州所囤积的肉干与粮草,足以与高句丽打场灭国之战!!”
轰!!
殿内顿时一片寂静,所有人瞪着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魏叔玉。
李世民咽下口水,“玉儿,你…你怎么知道营州不缺粮草??”
“父皇有所不知,说起来都是燕王的功劳。”
“佑儿??”
魏叔玉肯定的点头,“没错,就是燕王殿下。自从漠北的燕王城筑好后,燕王城每年向营州提供,足足一万石的肉干。
经过七八年的囤积,估摸着营州城内,应该有个七八万斤的肉干吧。”
“什么!!”
李世民听得眼中异彩连连。他怎么都没料到,远在漠北的李佑,居然给他如此大的惊喜。
“哈哈哈…简直是天佑大唐,活该我大唐要去高句丽国祚。
只要等三线的粮草到位,朕必将御驾亲征高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