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启安心中暗自思忖着,他的叔父楚怀仁似乎对楚氏集团的未来有着深刻的见解和担忧。楚启安之所以没有戳穿这一点,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叔父从未向他透露过这些事情,显然是不希望他知晓;另一方面,这也仅仅是他个人的猜测而已。
就在楚启安陷入沉思的时候,楚怀仁注意到了他的表情变化,于是继续说道:“如果你将来能够成为大武朝堂三朝元老,那么一定要牢牢地掌握住手中的权力。然而,有些事情你需要学会放手,比如听诏不听宣的权力,这其实并不是什么至关重要的东西。尽管你现在党羽众多,但实际上他们只是想依附在楚氏集团这棵大树下而已。等到叔父和你父王都离开之后,你的弟弟又远在南境,而你自己又是一个不参与政事的王爷,那么楚氏集团恐怕就只是一个空有其名的存在了。”
楚启安听完叔父的这番话,心中犹如被重锤狠狠地敲击了一下,他不禁为叔父的洞察力所折服。他缓缓抬起头,目光凝视着楚怀仁,郑重地说道:“叔父,您所言极是,侄儿定会铭记在心。然而,现今朝堂之上局势错综复杂,犹如一张密不透风的网,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侄儿实在不敢轻率行事啊。”
楚怀仁见状,微微颔首,表示理解楚启安的担忧。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语重心长地说:“侄儿啊,我自然知晓你心中的顾虑。但有些机遇如同流星划过天际,转瞬即逝,一旦错失,便可能永远失去。如今陛下年事渐高,身体状况每况愈下,而太子尚且年幼,难以独当一面。在这样的局势下,各方势力都在暗中较劲,犹如汹涌的暗流在平静的表面下涌动。楚氏一族若想长盛不衰,你就必须提前谋划,未雨绸缪。”
楚启安眉头紧紧皱起,仿佛能夹死一只苍蝇。他深知叔父所言不假,但要在这风云变幻的朝堂中站稳脚跟,谈何容易?尤其是那新政的推行,已然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而他之前强行拉拢太子党,虽然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暗藏危机。毕竟,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便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楚启安的脑海中像是被闪电击中一般,各种可能的后果如电影般在他眼前飞速闪过。每一种后果都让他的心情愈发沉重,仿佛有千斤重担压在身上,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然而,面对如此艰难的局面,他又该如何抉择呢?一边是皇后的养育之恩,一边是旧功勋们的期望,他究竟该如何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呢?
就在这时,楚怀仁突然开口说道:“你这样做无非是为了报答皇后的养育之恩,同时也是为了那些旧功勋们。所以,你选择的自然是太子。如今,你在朝堂上已经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力……算了,你有你的谋划。不过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你父王还在,南境也依然姓楚。你尽可以放心地大展宏图,不必有太多顾虑。如果真的到了某一天,你记得我接下来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