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圆音坚持不肯要,杨双和杨鸡毛只好做东,四个人在附近的国营饭店搓了一顿饭。
之后,两个人又私底下偷偷商议了一番,决定去找个老木匠,定制成套摇篮、站立围栏、座椅和推车之类的婴儿用品。
吃完饭回到家已经是晚上八九点了,家里几位长辈还没睡,看到圆音和杨鸡毛平安进家门了这才放心。
另外,宋父告诉了圆音一个消息。
“下午的时候,你奶奶打了电话过来了,说是已经和你叶爷爷商量好了,他们决定来京城,估计两三天之内就能启程。”
这话顿时让圆音瞬间眼前一亮。
宋老爷子好奇地看着圆音:“老太太是准备来陪你生产的吗?”
圆音笑着摇了摇头,解释道:
“不是,是黄叔那边的中医院这段时间在到处招人。
“叶爷爷他家正好就是百年医药世家,清朝那会儿就在苏城开药铺了,符合招聘条件。
“所以我就给打了个电话过去,问老爷子愿不愿意来京里的中医院上班。”
宋老爷子马上点头表示认可:
“这是个好办法,两位老人在苏城住着,离得太远了,咱们就算想帮衬一下都不太方便,搬到京城来了就好办多了!
“要把剩下的那间东厢房收拾出来吗?”
三间东厢房,宋爷爷住了一间,宋父宋母住了一间,还剩下一间一直是空着。
“我让杨鸡毛明天把屋里清扫擦拭一下就行,被褥都是现成的,铺上去就能睡。”
不过圆音估计,叶老爷子应该不会在她这边住太久。
中医院那边有职工宿舍,能给医生和家属们直接安排住房,他们肯定会在那边的房子下来后就马上搬过去。
不过今天圆音去黄老驴那个房子里面转了转,觉得中医院的职工住宿环境还挺好的。
就黄老驴分的那个二居室,有个四十来平,还带了个大阳台,不管是采光还是通风都没得挑。
虽然套间里面不带卫生间,但每一层都有公共厕所,完全不用下楼,比住大杂院舒服多了。
于是,隔天圆音就去找了黄老驴说了这事儿,还提前帮老爷子老太太要到了宿舍楼一楼的边户。
这样既不用爬楼梯,房子又舒服透气。
房子的格局和黄老驴的二楼是一样的,两室一厅,还带了个阳台跟小厨房。
就是房子比较老旧,屋子里黑黢黢的,有些地方甚至还发霉了,得找人来铲掉墙皮,重新粉刷一遍,这样屋子里才会亮堂。
地面也得再重新铺一下,做做防潮处理。
再买一批新家具进去布置好,有个十来天的时间肯定就能拾掇好。
陈昌平一听说这事儿后,马上就去找人弄来了水泥、石灰和地板砖;
郁广智和吴永胜则自告奋勇地揽下了粉刷房子的活儿;
宋父宋母帮忙购置了一套家具,总之什么事儿都没让圆音操心,该干的活儿都被分出去了。
圆音也乐得当甩手掌柜,她索性就将注意力,全部投入到了自己的实验项目上。
她在院子里弄的那小块实验基地,经过这一两个月的观察,可以确定有五六个品种的植株确确实实是完全嫁接成功了。
但最后能否结出油菜籽,是否能完成性状的遗传变异,那就不得而知了。
只能期盼老天爷给力一点,给她带来好运吧。
差不多过了十天的时间,圆音都已经从研究院本部轮转结束,重新回南郊研究中心上班了,叶爷爷和她奶奶才顺利抵达京西。
陈昌平开车去火车站接人,没想到一下火车,叶老爷子就要求先去中医院见院长。
老爷子来京城,什么行李也没收拾,就带来了几大箱医书和手稿。
见到黄老驴后,两个好医成痴的老头简直是一见如故,越聊越是投机。
黄老驴提了中医行业在未来需要在哪些事情上进行彻底的改革整顿,也谈到了他的各种设想,简而言之就是给人画大饼。
本以为叶老爷子应该会提出质疑,甚至需要回去慎重考虑一番才能做出决定,没成想这老爷子居然非常赞同和支持,并且在没谈及任何薪资待遇的情况下,就爽快地应下了黄老驴的邀请,同意来中医院入职。
黄老驴生怕这叶老爷子反悔,立马就安排人给他办理了入驻手续。
分配的住房,自然就是圆音提前定下的那个一楼边户。
里面已经拾掇得差不多了,连家具都搬进去了,再开窗通风,稍微散味儿几天,就完全能住人了。
叶老爷子对此十分满意,非常自觉地把他那些医书典籍和手稿搬了进去,完全没想过要跟医院再提任何要求。
等陈昌平把两位老人送回问园,告知了老爷子在医院办理入职的情况后,圆音嘴角都不由得抽了抽。
不过这老爷子确实不是那种看重名利之人,满腔的热忱都投入到了钻研中医上了。
他也就比陈香秀小了一两岁,都是快六十的人了。
这么大年纪还能重新返聘回单位上,可以继续在他热爱的事业上发光发热,这对老人而言,其实就是最好的待遇了,至于其他的待遇问题,估计他根本就不在意。
不在意就不在意吧,剩下的事儿,圆音自己去跟黄老驴谈。
在商言商,亲兄弟还明算账呢,她跟黄老驴的干亲关系是一码事,她继爷爷去中医院任职又是另外一码事,可不能混为一谈。
再说了,这样心性纯粹专业过硬的老中医,打着灯笼都难找到一个。
我帮你把人给请来了,但你不能仗着人家老实就让人家吃亏,不然要是传出去,还有谁乐意跟着你打天下?
好在黄老驴这人虽然狡猾奸诈,但对自己人向来没得话说。
不用圆音去找他谈,当天晚上这老头就自己找上门来了。
该给的薪资待遇一样没少,还有各项额外的福利,总之能给到的好处,他都主动为叶老爷子争取来了。
但这个结果,好像就她比较开心,另外两位老人完全没把这点事儿放在心上。
陈香秀一来到京城就心事重重,注意力压根不在医院给的福利待遇上。
等到晚上快睡觉的时候,这老太太偷偷溜到了圆音的屋里:
“清明节也才过去不久,所以我们这次来京城,半道上又拐去了常山,上谢家老宅那边,祭奠了一下你曾祖父曾祖母。
“结果没想到,在山上意外碰到了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