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平山听到赶忙跪下接旨,“微臣接旨!”
“朕绍膺骏命:因李相身体欠佳,尚书省不可无人。”
“尚书右丞楚平山,自任以来,勤勉奉公,兢兢业业,夙兴夜寐。”
“特拜为尚书左丞,领衔处理尚书省事宜。”
“望尔砥砺奋进,共襄国事。钦此!”
随后高大人将圣旨递给楚平山道:“恭喜左丞大人!”
楚平山听到之后人都麻了,心里不禁泛起了嘀咕。
“这咋回事啊?怎么我晋升得这么快?”
他那尚书右丞本来就是很快提拔上来的,现如今他又当上了尚书左丞。
还掌管整个尚书省,就他妈一整个不对劲儿啊。
而且只是尚书左丞,为何要领衔处理整个尚书省的事情?
左相身体不好,右相还在啊。
这好事怎么会轮到他呢?
楚平山呆了一会,随即就问高大人,“这圣旨没错吧?真的是颁给我的吗?”
高大人瞪了他一眼道:“楚侯爷你觉得我敢假传圣旨吗?”
“还是说,你在质疑陛下吗?”
“这话要是传出去,那可是要砍脑袋的呀!”
楚平山连忙解释道:“我就是觉得陛下怎么会让我来管尚书省呢?”
“我这资历能力都不够,才疏学浅……”
高大人意味深长道:“尚书省是朝廷所属,朝廷是陛下所属。”
“谁来掌管尚书省,自然不是论能力资历的问题。”
“而是陛下想要谁来,谁就能来!”
“更何况今日满城洛阳花开,这般异象,侯爷可知道是从何而来?”
楚平山自然也很懵逼,摇了摇头。
高大人回道:“此番场景乃是因为燕王突破了第九境!”
“成就圣人之尊!”
楚平山瞳孔一缩,“什么?无名成圣了?”
“正是!”高大人似笑非笑道,“所以,你侯爷懂了吗?”
楚平山愣在原处,呼吸急促胸口起伏,好半天都没有反应过来。
听到高大人的话,他这才缓缓点头,这他妈还能不懂吗?
纯粹是女帝为了笼络自己那个好贤婿,才给自己的位置啊!
“虽然心里面有点怪怪的,但……太爽了!”
楚平山感觉自己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事情,就是得到了无名这么一个女婿。
女婿的软饭,又何尝不香呢?
但他还是有些疑惑,“可是右相大人还在啊?”
高大人翻了个白眼儿道:“那您去请右相大人来做这些事儿?”
右相郑成武可是武将,最开始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
他还是从军之后才学会写,才认识几个字儿啊。
如果让他来处理这些文案,都能把他cpU的给烧了!
干得一团糟先不说,他得先抓狂!
楚平山就不一样了。
虽然也是武将出身,但是他怎么说也是文武双全的。
楚平山这时候也转过弯了,接过圣旨道:“微臣谢陛下圣恩!”
……
京城太学处。
无数炫彩的光聚集在太学的上方,形成一道道光柱。
把整个太学包裹了起来。
墙壁上挂着的先师画像,也展露出了无穷神迹。
塑的圣贤雕像,都在熠熠发光。
虚空中还浮现无数符文。
中间的孔圣人更是浑身上下流光溢彩,仿佛复活了一般。
所有儒家弟子看到这场面,纷纷冲出学堂。
汇聚在太学的广场上面。
只见天穹之上,异彩纷呈。
如同鸾凤飞舞一般,金色的光芒天花乱坠。
刹那之间,有一条龙形幻化而出,一龙起,万龙腾飞。
本是闹腾的天空,顿时又安静了下来,犹如一幅展开的泼墨画一般。
万里云层瞬时又被搅动形成一个大钟。
天之木铎!
一阵阵音波震荡在虚空之中,周围的积云都被击落下来。
在掉落之时如烟花般炸开。
而后掉落在地面迅速抽枝发芽。
无数金莲从地里冲天而起,花瓣上闪着耀眼光晕。
众人见到此等异象,纷纷感叹。
万千光影萦绕在众弟子身边,如同春风沐雨沁人心脾。
只见虚空之中流光一闪,谢安南、太学主和韩昌黎三人凌空而立。
互相对视一眼,眼底尽是喜悦与震撼。
太学主踏步向前:“燕王成圣,儒家大兴,我道昌隆!”
他的声音并不大,但却底蕴深厚,随之蔓延。
萦绕在每个太学生的耳中。
那些太学生听到这里,也是一个个顿时激动了起来。
儒家圣人?
那可是传说!
“不愧是燕王殿下,竟然能够成为儒家圣人。”
“我还以为这只是个传说,没想到……”
“我还见过燕王殿下呢,他还拍了我的肩膀。”
“切,上次燕王殿下来太学的时候,我还见过呢。”
众人议论纷纷,而在他们前方的石碑上,也迸发出无数异彩。
上面正是沈无名之前亲手刻的《浩然正气歌》。
字迹遒劲,铿锵有力!
此刻显化的异象,即便是太学主,都忍不住心生激荡。
带着众人立在石碑之前,顶礼膜拜。
无数的儒家弟子排列成一个整齐的方阵,恭敬跪拜。
弟子们在低头的瞬间也不免的抬抬头,偷瞥雕像上的那首《浩然正气歌》。
只觉气势如虹,心中也是澎湃不已。
太学主一声令下:“拜!”
儒家弟子们则是齐声应和。
“燕王成圣,儒道大兴,拜!”
“拜!”
雕像前,金光乍现,无数光晕萦绕在石碑的四周,化作金龙盘旋。
弟子们跪拜结束,他们的眼中满是欣喜狂热!
“燕王圣人之姿!增我儒家气运,可谓是国之栋梁!”
众人大声呐喊,一片欢呼。
弟子们都在你一言我一句的讨论着,眼中全是对沈无名的崇拜。
“燕王可是我朝第一个突破第九境的圣人。”
“此等天赋,是我等望其项背的存在!”
“燕王亲手写下的《浩然正气歌》当如是气势恢宏,包罗万千,他真乃天纵奇才!”
……
第九境!
圣人!
沈无名!
这些就如星辰般闪耀,给予儒家前所未有得意义与希望。
大家久久不肯散去,直到太学主挥手让他们散去,这才依依不舍离开。
广场上逐渐清空,只剩下谢安南、太学主和韩昌黎三人。
谢安南摸了摸胡子,不禁感叹道:“我果然没看错这小子!”
“我儒家复兴,我的事业也算是后继有人了啊!”
太学主翻了个白眼,这狗日的,真会往自己脸上贴金。
沈无名一路走过来,谢安南不能说一点用都没有,但的确用处不大。
不过到了抢功的时候,那是真不客气啊。
韩昌黎在一旁点点头,附和道:“我知道他会成为圣人,但从未想过如此之快。”
太学主沉默良久,他的眼光从石碑看向远处的文庙。
心中也是思绪万千。
“此子乃天降奇才,或许,我们也能沾沾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