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赵韪还真不是不识时务。
他只是看刘备一直没有率益州回归朝廷,便猜想刘备是想割据益州,就起了投机的心思。
阻拦朝廷特使,等待刘备的刺史令,就是在向刘备表忠心。
赵韪不知道他这是在找死,所以赵韪就死了。
严颜就聪明多了。
他查验了金令与文牒后,便上前口称“特使大人”,上前拜见蔡成。
之后,他便与蔡成商量,能否请蔡成一行人去剑阁县休息。
五千兵马,严颜也会安排一军营供其住宿。
严颜还说,他已经派快马前往成都通知刺史大人。
如果刺史大人同意他们率五千兵马入成都,他便会恭送;如果刺史大人不同意,他便会将手下两千兵马与蔡成麾下五千兵马合兵一处,然后听从特使大人的指挥。
严颜这也是煞费苦心,两边都不得罪。
如果刘备同意朝廷兵马入蜀,他自然放行,且不会因为私自放行而得罪刘备;
如果刘备不同意,那他会将自己的兵马交给特使,以此来表明他希望益州回归朝廷之心。
蔡成知道,这或许是严颜底线了。
于是,蔡成便爽快地答应了下来,并写了一封信,封上火漆,让严颜派快马送往成都。
然而,此时的刘备在成都正发愁呢。
发生了什么?
益州刺史府。
刘备召集来了文官黄权、张松、王累、张则,武将关羽、吴懿、泠苞、李严等人。
然后将手中的急报读了一遍。
半个时辰前,刘备接到了牂牁太守简雍的急报:
十万江南军打着“周”字旗,由夜郎道入牂牁郡,正向故且兰(牂牁郡治所,如今的贵阳市西部)开进。简雍已率领牂牁郡官吏和两千私兵,沿綦江道撤往江州。
简雍什么时候去任牂牁郡太守了?
这当然是牂牁郡太守张则发现了有人走私的端倪,以密信告知刘备。
刘备认真思考之后,便将张则调回成都任职,而让简雍带了两千兴汉军去接替张则,目的就是查实向江南走私之事。
听了刘备读急报的内容后,大堂内瞬间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震惊不已。
益州一直与江南交好,双方通商的车队在东大路上几乎是络绎不绝。
“使君,江南为何突然对益州用兵?”黄权问道。
“汝等可还记得,”刘备环视着每一个人。“吾接任益州刺史以来,便下令,粮食、布帛、铁矿石、蔗糖等物资,不得售卖给江南?”
刘备看到大家点头,便继续说道:
“这些物资如果进入江南,对于江南对抗朝廷有极大的助益。吾一直要率益州回归朝廷,如何能把这些物资卖与江南?
“然,吾将沧海商号的货品,全部交与巴蜀商号在益州境内售卖,谁知有一些世家大族贪得无厌,竟然向江南走私粮食、布帛、菜油、蔗糖等物资。
“其中最重要的物资便是铁矿石。
“两年多来,世家大族不知道在益州的各处铁矿偷盗了多少铁矿石,然后走私到牂牁郡,售与江南商号。
“一旦朝廷知晓此事,吾益州便同江东、江南一样,背上了反叛之名。
“好在元修(张则字)在牂牁郡发现了走私端倪。吾才派简雍率两千兴汉军前往牂牁郡,接替元修太守之职,誓要断绝这些物资走私江南。”
大家看向张则,才知道原来刘备把张则调回成都,不是因为刘备任人唯亲,而是不想让张则与益州世家大族闹僵,才派简雍去牂牁郡做恶人。
张则展颜一笑,然后脸又一板。
“吾虽出身南郑士族,却心向大汉。无论是谁,若想在吾眼皮底下私通江南叛贼,吾自是不会放过。”
张则这话里有两层意思。
一是表明态度;二是有些责怪刘备将他调了回来。
刘备一笑。“元修回成都,吾有大用。”
至于是何大用,刘备没说。
“如此说来,”张松开口道。“因走私被断绝,江南孙策恼羞成怒,才起兵攻我益州?”
“把他们打回去便是!”关羽环视了一眼麾下诸将,毫不客气地说道。
“吾认为,断绝走私只是诱因。江南四郡虽然地广,但人口稀少,且处于荆襄之地,也就是江夏、南郡的威慑之下。
“吾闻孙策曾派兵攻打交州,结果根本入不了交州之境,便被打了回来。
“没有交州,江南四郡便没有了纵深。一旦朝廷护民军过江南征,孙策的斡旋空间太小。
“如果其能攻取益州,则江南四郡便与益州连成了一片,不仅获得了益州平原的粮仓,还可以随时出汉中而击雍凉。”
张松对着黄权一礼。“公衡言之有理。唯有江东、江南、益州连成一片,方可形成‘南北对峙’的局势。”
“那就打!大哥,我率军前往江州,与三弟配合,保证不让江南军出綦江道!”
关羽直接请战,身后的吴懿、吴兰、泠苞、雷铜齐齐起身。
“保证不让江南军出綦江道!”
“江南孙策,狼子野心。多年来,益州售与江南多少货品?如今将其喂饱了,便要来反噬益州。”张则也在一旁恨恨地说道。
看到众将请战,与黄权、张松、王累、张则又交换了一下眼神,刘备起身,坚定地说道:
“吾于成都坐镇。
“云长、子远(吴懿字)尽起兴汉军,以最快速度开往江州县,在綦江道出口处的僰溪口(后世重庆江津)安营扎寨,必须将江南军堵死在綦江道上。
“公衡(黄权字)负责征用所有船只,保证云长率兴汉军以最快速度抵达江州。之后便负责在蜀郡、广汉筹集粮草辎重。请元修辅之。
“子乔(张松字)负责在蜀郡、广汉三地招募三万兵马,然后送往江州,归云长指挥。
“子乔至江州后,为云长司马,专事粮草辎重事宜。
“子初(王累字)即刻前往江州,接任巴郡太守。翼德入云长军,为云长副帅。
“子初至江州后,如有可能,亦于巴郡招募五万辅兵,同时筹集粮草,并于战事不利时,接应云长军返回江北,固守江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