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军演武大获成功,皇帝金口玉言准予扩编,格物院上下与有荣焉,干劲空前高涨。
然而,随之而来的并非一马平川,而是更加繁重琐碎的事务和来自各方更加隐蔽的掣肘。
叶明如今身兼工部右侍郎、格物院院判、海事院督办乃至新军编练的实际策划者数职,每日里从睁开眼到深夜,几乎不得片刻清闲。
工部衙署、格物院、京郊大营、甚至偶尔还要去海事院转转,行程排得满满当当。
这日晌午,叶明刚在工部与几位老郎中敲定了新式官道桥梁的加固方案(运用了格物院的力学计算),连口水都没顾上喝,便又骑马赶回了格物院。
院门口,石柱正焦急地张望着,见他回来,连忙迎上前。
“三少爷,您可算回来了!兵部武库司派来个主事,带着一堆文书,说是要核验咱们新军被服的用料和工价,挑三拣四的,墨恒先生正陪着,脸色难看得紧!”石柱一边帮着牵马,一边快速禀报。
叶明眉头微皱,整理了一下有些褶皱的官袍:“走,去看看。”
会议室内,气氛确实不算融洽。一位留着山羊胡的兵部主事正拿着一件新式棉袄,用手指捻着布料,挑剔道:“墨恒先生,不是本官苛刻,你这棉絮填充得是否过于厚实了?寻常军袄,可没这般用料。还有这染色,为何非要统一这深蓝色?多用染料,岂非靡费?”
墨恒强压着怒气,解释道:“王主事,北境苦寒,非厚实不足以御寒。至于颜色,统一着装,利于辨识指挥,战场上减少误伤,此乃院判定下的章程。所用染料皆是格物院新制,成本可控,账目清晰……”
叶明推门而入,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淡笑:“王主事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那王主事见叶明回来,气焰收敛了几分,起身拱手:“叶侍郎。”
“王主事的疑虑,叶某听到了。”叶明拿起那件棉袄,掂了掂。
“北境冬日,呵气成冰,王主事若不信,可亲自去体验一番,便知此袄是否厚实。至于颜色与染料,新军新气象,自有新规矩。若兵部觉得账目不清,叶某欢迎随时派员核查,格物院上下,定当配合。”
他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只是,新军扩编在即,被服供应耽搁不得,还望王主事体谅,尽快用印放行。”
王主事被叶明软中带硬地顶了回来,脸上有些挂不住,但又不敢真的得罪这位圣眷正隆的红人,只得讪讪道:“叶侍郎言重了,下官也是职责所在,例行核查罢了。既然账目清晰,章程合理,下官这就回去禀明上官,尽快办理。”
送走了王主事,墨恒松了口气,忍不住抱怨:“院判,这些人分明是故意刁难!咱们事事按规矩来,他们却总能找出由头拖延!”
叶明拍了拍他的肩膀,宽慰道:“意料之中。他们不敢明着反对,便在这些细枝末节上做文章,无非是想拖慢我们的脚步,显示他们的存在。不必动气,我们按部就班,把事做扎实,他们挑不出大错,自然无可奈何。火铳的验收那边,怕是也会遇到类似情况,你要有心理准备。”
墨恒重重点头:“我明白,院判放心,质检这块,我亲自盯着,绝不让次品流出!”
处理完这桩麻烦,已是午后。叶明回到自己在格物院的书房,案头上又堆起了新的文书——海事院送来的新海船龙骨选材报告,赵青川呈报的新兵选拔心理测试初稿,还有各地农技站请求增拨改良农具的申请……他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对跟进来的石柱道:“弄碗面来吧,简单点就行。”
石柱应声而去,很快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肉丝面,上面还卧了个荷包蛋。“三少爷,您总这么凑合可不行,夫人前几日还派人来问,说您许久未归家了。”
提到家,叶明眼神柔和了一瞬。自投身格物院和这一摊子军国大事以来,他回叶国公府的时间屈指可数。母亲李婉清公主虽深明大义,支持儿子事业,但牵挂之心从未稍减。
他刚拿起筷子,门外传来通报,说是府里派人送东西来了。来的是母亲身边的管事嬷嬷,提着一个精致的食盒。
“少爷,夫人惦记您,亲自下厨做了您爱吃的几样小菜,让老奴务必趁热送来。”
嬷嬷笑着打开食盒,里面是色香味俱全的胭脂鹅脯、清炖蟹粉狮子头,还有一碟脆嫩的拌时蔬,都是叶明幼时喜欢的口味。
“母亲费心了。”叶明心中暖流涌过,“母亲近日身体可好?”
“夫人安好,就是时常念叨您。小姐也总是问起三哥何时回家,说她新学了一支舞,要跳给您看呢。”嬷嬷絮叨着家中的琐事,语气里满是关切。
送走嬷嬷,叶明看着桌上母亲亲手做的菜肴,再对比那碗简单的肉丝面,不由哑然失笑。
他让石柱将面撤下,慢慢品尝起家的味道。每一口,都仿佛能驱散些许公务带来的疲惫。
正吃着,赵青川又拿着一封信走了进来:“院判,北境叶将军的信,八百里加急。”
叶明精神一振,立刻接过拆开。信是大哥叶秋亲笔,字迹遒劲,带着沙场气息。信中除了例行汇报新军编练进度(已初步完成队列、火铳基础操作及简单阵型变换),还提到了一个细节。
首批换装新式棉袄的士卒,在最近一次夜间值守中,无一人冻伤,士气高昂。
信末,叶秋笔锋一转,提及西线近来有小股西羌游骑越境骚扰,虽未造成大损失,但其行迹诡秘,似在试探,他已加强戒备,并提醒叶明在京中亦需小心。
“西羌……靖王……”叶明放下信,目光微凝。大哥的提醒与冷锋的密报相互印证,山雨欲来的气息愈发浓重。
他快速扒完饭菜,对赵青川道:“青川,回复大哥,新军操练按计划进行,务必夯实基础。西线异动,请他密切留意,若有变故,及时通报。另外,将新式棉袄在北境的效果,整理成简报,我要在下次枢密院会议上拿出来说道说道,堵一堵那些说我们靡费之人的嘴。”
“是,院判!”
夜幕再次降临,格物院的书房灯火长明。叶明埋首于案牍之间,既要推敲新军扩编的每一个细节,又要关注海事院的进展,还要提防来自朝堂内外的明枪暗箭。
这便是他如今的生活,在宏图大业与琐碎政务间穿梭,在家国天下与骨肉亲情中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