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人面面相觑。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好一会儿,终于有了一个人,小声的“旺”了一声。
沈清绾啧舌,摇了摇头,“声音这么小,一看就不是一条听话的狗。”
转既,她朝着第一个学狗叫的人问道,“就你吧,你叫什么?”
“回皇后娘娘的话,奴才苏天河!”
沈清绾摆弄护甲的指尖一顿。
晌午。
御膳房送来了一桌子的午膳,摆在桌子正中央的,是一盘螃蟹。
沈清绾盯着那一盘螃蟹微微怔愣了一瞬,抬手直接掀翻了桌子。
“谁让你们给本宫做螃蟹的,本宫最讨厌吃的就是螃蟹!”
苏天河闻言,走到了送膳食人的面前,厉声道,“连皇后娘娘的喜好都不知道,还当什么差!杖责十大板,送去慎刑司服役吧。”
渐渐地……
坤宁宫成了后宫众人绕道走的地方。
“这皇后娘娘是疯了吗?昨日把一个答应的脸都打烂了,就因为那个答应在背后说了一句,皇上从未宠幸过她?”
“御膳房的总管不是娴妃娘娘的娘家人吗?她不是一样不留情面,难道你也想要挨打了,竟然敢在背后说她的是非。”
“皇上如今都不管,皇后娘娘隔三差五的就去太后娘娘宫中献殷勤,谁敢惹她啊!”
“早就听闻皇后娘娘嚣张跋跋扈,不把旁人放在眼里,如今看来还真是!”
“什么叫不把旁人放在眼里,就连皇上,她也不曾放在眼里。”
“我听说,咱们皇后娘娘嫁给皇上以前,可是跟睿亲王有过婚约的。”
“什么?按照你这样说,岂不是兄占弟妻?”
“什么兄占弟妻,说的这么难听,那可是皇上,全天下的女人,都是他的……”
时光荏苒。
转瞬间,江文澜十八岁了。
他静静的站在御花园湖边,脑海飘过当初,第一次看到沈清绾的样子。
“苏天河,你说皇额娘如今在融城过的好吗?”
苏天河从手中拿出一封信,交到了江文澜的手中,“回皇上的话,皇后娘娘给您的回信,奴才刚刚拿到,还没来得及送到您面前。”
“她带着珍儿去了融城那么远的地方,朕想要见她一面都难,皇额娘也不知为何,当年就是不肯留在京城。”
“皇上,京城的官员那么多,好些都见过皇后娘娘的真容,兴许她离开京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江文澜忍不住的叹了口气,把信原封不动的折好,又塞回到了信封中。
他当然知道沈清绾离开京城是最好的选择。
先帝的皇后,还曾经与睿亲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如今他对外宣称,皇后死于那一场火海。
若是让人发现她还活着,只怕日后会有无穷无尽的麻烦。
如今能够隐姓埋名,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生活一辈子,又何尝不是一个最好的结果!
只是这样一来,日后他想要与她相见,就太难了!
“不过只要她过的好,朕也就放心了。”
江文澜刚刚把那一封信塞到袖口,身后传来太监通传的声音。
“淑太后驾到……”
他顺着声音的方向转过身,“儿臣给母后请安,母后万福金安。”
“皇帝无需多礼。”淑太后眉目柔和,满是慈祥之色,“如今天还凉着,穿的这么单薄,怎么又一个人在湖边站着,也不多带点人跟着?”
“无妨。”江文澜淡淡,“儿臣只是在养心殿看折子看多了,心中郁闷,想要来御花园散散心。”
散散心?
这样的话,骗骗别人还好,又怎么能骗的过她?
淑太后朝着湖面看了一眼。
自从沈清绾出宫以后。
江文澜每次想她,便会自己一个人带着苏天河来御花园,一站就是好几个时辰。
他想沈清绾了!
她又怎么会不知道。
江文澜的小时候多可怜啊,一个人在太监和嬷嬷手中生活了七年。
沈清绾是唯一给过他关爱的。
淑太后忍不住叹了口气。
“姐姐当年这么一走,哀家真不知何时才能见到姐姐一面,当初若不是姐姐,哀家又怎么可能有今日。”
“太后娘娘,这后宫,当初就属您位份最高,皇上晋您为太后,也是合情合理,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来。”苏天河屈伸说道。
“哀家那个淑贵妃,当初是姐姐给的,三阿哥也是姐姐让哀家养的,哀家这一辈子的富贵荣华,一大半都是姐姐恩赐。”
淑太后说完,又忍不住叹了口气。
“也不知姐姐如今在外面过的好不好,有什么短缺的,不行,等下我再让人给姐姐送点过去。”
“母后,刚刚皇额娘来了信,说在融城一切都好,她年初在融城的山脚下买了一处宅子。皇额娘在信上说,那个宅子外面有一棵桂花树,每年桂花盛开的时候,芬芳扑鼻。”
江文澜顿了顿。
“儿臣想,今年桂花盛开的时候下江南,去看一看那一棵桂花树,看一看融城的百姓,是不是真的像皇额娘说的那么好。”
“皇帝打算什么时候启程?”淑太后道。
“等到大选之后吧。”江文澜盯着远处,看不出什么情绪,“不知到时七皇叔会不会跟儿臣一起去。”
“睿亲王最喜欢游山玩水,一定会跟皇上一起去的。”
淑太妃走到了江文澜的面前,拍掉了落在他肩膀上的一片枯叶。
“睿亲王为姐姐挡下那一箭,险些丢了性命,虽然哀家不知他与姐姐之间到底发生过什么。
可睿亲王帮皇帝打理朝政这么多年。
若不是他,哪有元国这一片太平盛世,只怕咱们娘俩早已在皇帝八岁那年死于乱世。
他为咱们做了这么多,这么多年一直未娶,是时候也要为自己考虑了。
这一次下江南,不管睿亲王愿不愿意,都要带着他一起去。
姐姐在他心中比他自己性命都重要的人,怎么可能轻易忘掉?”
江文澜点了点头。
“皇额娘一直守着七皇叔脱离生命危险以后才离开,若不是因为朕,七皇叔应该早就去融城找皇额娘了,睿亲王帮了朕这么多,这一次,该朕帮他了……”
(本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