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赵归墟少有的一脸认真的神色,而后也没打算卖关子,缓缓开口道:“我这个不太成熟的建议必须要有一个前提!”
话音未落,脾气比较急的青徽连忙问道:“别耽误时间了,有什么前提快说!”
“现在不是浪费时间的时候。”
“等回到山上了,你想怎么浪费就怎么浪费。”
“只要扛得住你师傅我师兄的揍,随你怎么办。”
“嘿嘿!”赵归墟尴尬地笑了笑,随后没看向自家师叔,而是把目光对准了一旁的张若尘。
张若尘的目光随即有些疑惑,然后伸出右手指了自己,“我吗?”
接着语气一变,神色很是平静的道:“你想问什么便问吧!”
见张若尘误会了,赵归墟连忙摆手:“不不不,不是若尘师叔你想的那样!”
“那个我就只是想问问,天师府有没有什么能够封存自身气息到另一个物体的办法?”
张若尘眉头微微一皱,接着手捏着下巴做出沉思的样子,直到过了几秒钟后,这才抬起头来认真的回答道:“有倒是有!”
“不过...你问这个干嘛?”
随后又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略显惊讶的说道:“你该不会是想搞个替身吧?”
说完,也没管赵归墟还未说完的话,直接来到他面前,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然后语重心长的道:“归墟啊,你小子是不是刚才被抓了,人被人家打傻了?”
“我记得你以前也不蠢啊?”
“别说其他,就冲刚才那些人的手段,你觉得用一个东西做替身,能够瞒他们几时?”
“且不说现在我们是这个模样!”
“就算我恢复的速度比你们两人要快,可是将自己的气息封存在一个物体之上,这件事情很容易做!”
“可是要让这道气息经久不散,那可是水磨功夫。”
“就我们现在这个状态,就算做成了,还不如我们自己跑得快一点要更划算!”
赵归墟被张若尘一连串的话顶的说不出话来。
直到青徽给他解了围,他这才松了口气。
“若尘师弟,我大概知道归墟小子是什么想法了!”青徽笑着说道。
“什么想法?”见青徽的神色很是轻松愉快,张若尘虽然有些不解,但明显脸色要比之前要好更多。
很明显,这家伙对于自己的办法很有信心。
青徽没浪费时间,而是把手伸进怀里左右掏了两分钟。
看着对方将疑似是从内裤里面掏出来的几颗噬囊。
张若尘下意识的略带一些嫌弃的偏过了脑袋。
心道不就几颗噬囊吗?至于这么宝贵吗?
当然,他虽然是这么想的,可是他却没这么傻兮兮的直接将其说出来。
毕竟他也知道,谁都不是像他这样和人家马仙洪的关系这么好。
想必青徽身上的几颗他都有些看不入眼的噬囊,是这家伙花了很大的代价才换到的。
没错,就是花了很大的代价才换到的。
以前是不知道有这么个玩意儿,同样的,就算知道了也没地方去换。
可现在不同了,人家马仙洪已经被收编了。
不是以前那种什么随随便便谁都敢上去踩两脚的野生炼器大师。
而是正儿八经的,明面上有着中科院院士身份的,科学博士。
也就张若尘和他关系好,偶尔还能在证实身份后直接去部里,接着连转好几道车见到真人。
若是其他关系差的或者身份地位低一点的。
想见面?
做梦去吧!
而青徽手上的这几颗,一看就不是人家马仙洪亲自炼的,因为这手法看起来不仅粗糙,而且还没人家的个人烙印。
看起来应该是他手底下某个研究员的作品。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里面装的是什么?
青徽将身上的炁灌入手上的噬囊,只是眨眼间,三道白光闪过,地上垫出现了三个高仿如花。
为什么说是高仿?
因为这三个,除了还是人形以外,头上那两朵明显是强行卡上去的玩意儿,就是个装饰品。
可看着这些如花后,张若尘还是有些没理解到,这家伙究竟想做什么?
不过很快,他便知道了答案。
因为青徽又从怀里掏出一叠符箓。
脸上很是肉痛,但是又咬咬牙从折叠符箓当中,数出整整九张。
这次,张若尘还没开口问,青徽便主动解释道:“这符箓,相信若尘师弟也有所耳闻!”
“没错,这正是替身符!”
“只不过...”青徽话锋一转,“这替身符不是我绘制的!”
“而是我师叔道二真人!”
道二真人的名头张若尘听过,知道是茅山绘制符箓最有权威的人。
别的不多说,还遥记得当初罗天大醮时期,张楚岚用的那张在短时间内改变一场区域天象的符箓,就是出自道二真人之手。
只是当时谁都没想到的是,张楚岚愿意打那么大一张欠条给公司,就只是为了后来用来装区区五分钟的b而已。
“那么就算它是替身符,还是道二师叔的,那又有什么用呢?”
“我还是那句话,什么情况就算我将炁息封存在这三具傀儡之上。”
“再用上替身符加固,它们该消散还是会消散。”
“花这么多时间精力去弄这个,你莫非真认为他们发现不了?”
听着张若尘话里话外的担心,以及不信任,青徽也没有过多解释什么,只是淡淡的说道:“这替身符,会模仿!”
“什么意思?”张若尘知道青徽不会突然说这么一句没头没尾的话。
青徽轻轻一笑,“这个会模仿的意思是,只要封存了足够多的炁,在傀儡身上。”
“就可以根据逸散出去的气息,去主动模仿这些气息!”
“哪怕封存的气全都没了,也可以一直保持着接近最初始的状态。”
“只要,没有人去刻意的破坏它。”
“根据当初在山上最佳的测试情况,至少也得用上一个月,才会渐渐消散。”
“咱们现在这种情况说一个月有些狂了,就打半个月吧。”
“有了这半个月的功夫,我们都不知道去哪里了!”
“况且,我们这一路追过来,还是在遇到了阻碍的情况下,都才用了近三天时间。”
“就算用翻一倍的时间回去。”
“还有九天。”
“九天可以干很多事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