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城河边上
“确实新奇。”卫思齐看的津津有味。
一向沉默的陈照也被船上的火花表演给吸引了视线。
正当刘浔还准备张嘴说些什么的时候,一个长着络腮胡的大高个走到了他的身边。
“老爷,家里有事。”王阅的语气有些急切,似乎是天大的事。
“你家中有事还不快回去?”卫思齐有些不解,他这样是不是有些过于淡定了。
刘浔淡淡的笑了笑,“家中一直都有事。”
陈许延已经知道了他的身份,“那你不如先解决你家里的事,再出来游玩?”
王阅满意的点头,“这位公子说的有道理,老爷您确实要往家里赶了,这事再耽误不得。”
刘浔似乎是思索了一会,他看着陈许延兄弟俩道,“那咱们有缘再见?”
“有缘再见。”陈照虽然觉得这人的态度很奇怪,但也不好不回应他。
......
“究竟有什么天大的事? 我不是已经传信回了陇西,说我不日就会回来?”刘浔一直在陇西为燕家效劳,现在好不容易来得知了家人还活着的消息,还看到了自己的两个外甥。
甚至来不及表明身份,问问他们家中的境况。
王阅叹了口气,“大哥,咱们现在毕竟是燕家的人,现下燕家少不了你,咱们自然是应该留在陇西,以期将来能辅佐少主完成大业。等大业成了,你再探望家人,甚至是为你家人谋求个一官半职的也不晚。 ”
“他们那些人本就在燕家的根基浅,能力也不如你,现在你跑到通州来,岂不是白白给他们送上了把柄?恐怕少主要对你失望了!”
他劝得苦口婆心,无他,只因为他也十分佩服刘浔的能力,他必定能帮助到燕家。
刘浔闭上了眼,“我知道了。”
“他们这次把事情闹大了,咱们的人传来了消息,说少主被窦一锐说服了,还派了燕卫来接你。”
剩下的他没再继续说了,刘浔自己能猜得到。
燕朝闻吩咐燕卫,要是大哥不跟着回去,那就就地处决了他,虽然他们这些人觉得这样干实在是太不近人情了。但从燕家的角度来说,确实没有任何问题,功是功,过是过。
他们这些人,哪有什么未来。
“我知道了,我再看看他们两个,天亮就启程回京城。”他现在也没什么放心不下的了,两个孩子都是好孩子。
他们家的血脉也算是传承下去了,他爹娘在黄泉之下肯定能安息。
刘浔现在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陈许延的科考,朝廷买官之风已经蔚然成风了,就算是他有真才实学,但是没有来历,那几乎是只有落榜这一条路。
原本他是打算自己出手运作一番的,现在看来只能让别人帮忙了。
“陈许延,这刘叔怎么还没走?看他的表情,似乎有点惆怅啊?”卫思齐有些不解。
船上的打火花已经结束了,周围的人四散得也很快,听说不远处的那条街道上似乎还有什么舞狮可以看,众人又像疯了一样一窝蜂的往那边跑去。
他们这里很快就空了出来。
“你操这么多心做什么?不如想想现在李文韬他们在桥头苦等却等不到我们,是不是只要过来找我们了。”陈许延看到了李文韬他们三人朝他们走了过来。
卫思齐尴尬的看向了他们,“看打铁花看得忘记了时间,抱歉了,给你们打包了点吃食。”
林曾节毫不犹豫的接了过来,“那就多谢了,正好下酒。”
他们也是不耐烦排队先去别处逛了逛才回来买的酒,现在确实是很饿了。
“牛肉!真是好东西!”他豪迈的拆开了用荷叶打包好的其中一份吃食,看到是牛肉,先是猛嗅了一口,后又用手抓了不少往嘴里塞。
听到这话,李文韬脸上的不耐烦突然就消失了,他又接过金永怀递过来的其中一份吃食,“卤猪头肉,也是好东西!”
他们三人也不在意目光,就在路边席地而坐,吃了起来。
“你们买的东西都不错!”金永怀又饮起了葫芦里的酒。
“不枉我们跟你们跑到这鬼通州城来一趟。”
他们老大最讨厌的就是达官贵族,所以从来也没有来过这么繁华的地方,但不得不说,这里的酒肉比他们边塞要强出不知多少倍了。
估计京城的酒肉也好,幸好老大这次带上了要跑路的钱,肯定能在京城吃爽了。
卫思齐看到他们这样也不知道乐成什么样了,拉着陈许延跟着他一起坐下看着他们吃。
他们早就忘了后面不远处的刘浔究竟是走了还是没走。
“怎么了?那三个人你认识?”刘浔问道。
王阅刚才差点就冲了过去,但幸好刘浔看出了他的不对劲,拽住了他,这才没让他跑过去。
“他们是我以前的战友!我还以为他们死了!没想到,他们居然还活着!这帮王八蛋,一个个好好的活着还不来找我?”
刘浔笑了笑,“你在燕家这么多年,早就跟我一样换了名姓,你让他们怎么找你?更何况,天底下同名同姓的人如此之多,他们怎么能确定同名之人一定就是你?”
王阅这么个壮汉,也愁出了眼泪,眼睛里全是红血丝,“他们怎么跟在你两个外甥身边?”
刘浔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根据我的探子传来的消息,这三个人是我外甥找厚云城某个商户借来送他考试的,旁边那个就是商户的儿子。”
“想必是你这些兄弟走投无路了,隐姓埋名在厚云城过自己的生活。”
王阅点了点头,“你说的确实有道理,他们三个早就没有家人了,自然无处可去,厚云城旁的不出名,最出名的就是他的粮食多,只要踏踏实实种地就能活着,他们肯定也是看重了这一点。”
既然现在已经知道了他们在哪,那王阅也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日后去寻他们就是了,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要送刘浔回陇西。
以免燕家发火。
“我们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