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被皇室留在手里的住宅,位置肯定不会差。
王振所居住的东城勋贵扎堆,他的邻居中就有几位北伐中因功封爵的勋贵。
不过这些年家中再没有出色的子弟,以至于有些家道中落。
现在王振要拓展自己的豪宅,自然就盯上了他们的房子,王公公作为天子身边宠臣,现在京师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能够结交这样的人物,邻居也是愿意的,反正自家有些破败,让点地方也没什么。
他们想得是房子小点也能住,但是王公公就不同了,他是全都要!
这里一点点,那里一点点,抠抠搜搜的,怎么能凑得出比越王府还大的面积,自己还怎么显出高人一等的地位。
关键他还打算白嫖,单纯赶人走,就连安置费都不给。
邻居本就有些落败,囊中羞涩,还要维持勋贵的体面。
王振这把人一赶走,以现在北京作为大明的首都,政治中心,现在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再想买一个能够让全家都住下的房子,他们也没有那个能力。
现在距离永乐帝北伐才过去了二十多年啊。
当年的很多老将都还在,这些勋贵后人没有办法,只能到处找关系,苦苦哀求。
房子他们知道保不住了,至少给点钱,让一家老小好歹也有个落脚的地方。
这些人都是有袭爵在身的,如此闹腾,搅得满城风雨,让大家都见识到了王公公的霸道。
一般的勋贵哪有什么办法,就连英国公也只能表示尽力而为。
实际上张辅也很为难,现在京营中都被王振塞了不少人进来。
因为王振那厮要安排自家子侄,打狗看主人,张辅没办法,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最后实在没办法,求到越王府上。
徐闻不在,徐华作为武国公,接待了这几位勋贵。
他们的事情,其实徐华和徐谦早就知道了,但想着现在京师中国公都还有好几位,轮到自己出面。
父亲也不在,理应由其他国公牵头。
他们也没有想到,最后事情还是找到了自己头上。
徐闻作为越王,被视为勋贵之首,那就要承担相应责任的。
况且别人真是没有办法,才求到自己头上,只是要点补偿。
被他们哭哭啼啼弄得有些心烦的徐华,都想用自家的钱来补偿他们了。
虽然知道这些人遭受的是无妄之灾,可是对方反复念叨的那几句,还是让徐华有些崩溃。
最后还是徐谦出面,解救了自家大哥。
“诸位既然信任我们越王府,找了过来,我父亲还有大哥,和你们的父辈也算是战场生死之交,那么此事我们越王府会出手的,到时候我去找王公公谈一下。”
“王振也是内相了,做事不可能这么小气,我想应该是底下办事的人曲解了他的意思,聊一下就好了。”
把人糊弄走后,徐华阴沉着脸,鄙夷地说道。
“都已经混到掌印太监了,这点钱都舍不得花?我记得他手底下给他的孝敬,还有皇帝给的赏赐都不少,就用市价买下附近的房子都绰绰有余。”
徐谦倒是把问题看得很透,冷笑道。
“他那不是舍不得花钱,而是向世人展示,我不用花钱,也能把事情办好,我们的王公公只要稍微点点头,大把人愿意付这笔钱,但是他不愿意啊,花钱的事情,怎么显得他的威风。”
徐闻不在这朝堂之上,已经几年过去。
徐家两位少爷也彻底明白朝堂是怎么运转的,以往父亲就是靠着永乐,洪熙,宣德三代皇帝的绝对信赖,才能在大展宏图,大家自然也愿意攀附越王这棵大树。
到了正统朝,朱祁镇身边最信任的,当然就是王振。
说是他取代了徐闻的位置,那肯定是对越王这个大明第一异姓王含金量的贬低,也是对徐闻能力的侮辱。
但从实际效果上来说,王振绝对是现在官场上炙手可热的人物,无数人想要接近这个登天梯。
跟红顶白,历史一贯如此。
徐华当然清楚这个道理。
但出于徐家的家教,不欺下,不媚上,所以对于王振的行为,就三个字, 看不起!
两兄弟自己在家私下嘀咕。
出去以后,徐谦还是要为自己答应过的事情出力的。
内阁在宫中的办公室,距离司礼监并不远。
徐闻当初规划时,也是考虑到二者沟通方便。
内阁这边商讨完毕,送呈皇上御览同意后,就可以马上用印,付诸实施了。
离得太远,路上都要耽误不少时间。
徐谦在当差空闲时间,就遛弯到司礼监。
他都打听过了,王振对于这个掌印很在乎,只要不陪在朱祁镇身边,就必然在这里办公。
内阁次辅突然到来,而且宫中的内侍非常清楚徐家和王振的矛盾。
不知道的,宫中也会把王公公以前的糗事,八卦给新人听,自然而然,大家都知道了。
门口的小宦官马上高声行礼道:“徐阁老好,王大伴正在里面办公,我这就给你通报!”
徐谦脸上挂着和蔼可亲的笑容,拍了拍对方的肩膀道。
“不用了,我和王大伴,那是老熟人,不用这么生分。”
内心却在感慨,王振为人不行,调教人还是不错。
这小太监八面玲珑,知道自己可能拦不住,所以干脆提高音量,让自己的主子知情。
王振听到后,赶紧从房间中迎出来。
现在司礼监还没有后世批红的权利,虽然尊称为内相,可是面对真正的宰相,内阁的这些大学士们,还是要矮上一头的。
哪怕是对徐家再不满,心里有多想把徐闻和他的儿子们踩在脚下。
形势比人差的情况下,王振还是很识时务地笑着说道。
“原来徐相啊,不知道你大驾光临所为何事?”
嘴上这么说,可是王振心里明白,必然是为了自己宅邸之事。
徐家有暗卫一直监视王振,他又何尝没有盯着徐家。
没有暗卫这样的专业人士,但鸡鸣狗盗之辈还是收集了不少,给钱就办事,让他们盯着越王府。
王振放任这些勋贵到处求援,也就是试探一下,朝中还有哪些人敢于对抗自己。
如果有人帮他们出头,自己当然不会客气,总要讨点好处。
王振也猜到了,最终可能还是越王府会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