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长风这几天一直在赶行程,他们这行有一点不好的地方就是太重视宣传渠道,而且工作时间安排总是很零散,就比如电视台今天要让他上节目,他即使手边有再多的事情也要为这次的节目让路。
艺术人生是一个访谈类的综艺节目,在这个彩色电视机刚开始普及的年代能接收到这个频道的家庭应该不算多,可因为它是央视的节目,所以影响力其实一点不小。
央视在国内媒体中本身就是鹤立鸡群的存在,演播厅也一样,虽然只分一部分观众席和舞台,舞台上也只有两把椅子,但看似简约的布局却一点不简单。
不过最让萧长风惊讶的却是演播厅里的现场观众,只见前排坐着的人里几乎都是熟面孔,丰秀莲父女,侯师傅苗师傅和他们的孩子,黑土,金峰,万芳他们竟然都在。
看到萧长风惊讶的样子大伙都笑,后面还有很多年轻男女观众拿着他的专辑在招呼他过去签名。
现场一共也就几十个人,萧长风给场下的人签字到一半的时候只听主持人姓祝君说道:
“长风回来吧,咱们时间到了,等录完了你再继续签。”
“抱歉,抱歉,等我下来再给剩下的大家补上。”
“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萧长风,让我们掌声有请。”
萧长风给观众们道了歉才小跑上台,太渣的观众立刻热烈鼓掌。
开拍后只听祝君对萧长风说道:“今天咱们演播厅里的观众每一个人都跟你有很深的渊源,前面这几位你都熟悉,甚至有几位我们大家也都很熟悉。
比如苗老师,丰老师和秀莲,后面的观众或许你也猜到了一些,他们都是你的粉丝,听到你要来上节目特地赶来想见你一面。”
闻言萧长风立即双手合十对台下观众点头道:
“谢谢,谢谢,没想到会让大伙大老远的跑来看我,感谢感谢。”
台下又是一阵掌声,没有大声喧哗,在这里没有主持人的允许大家不允许说话,这是提前说好了的。
接下来就是大屏幕上的一个短片,只听里面的旁白用略显沧桑和低沉的嗓音介绍道:
“萧长风出生在边境农村,由于家庭原因他幼年时随父母流浪来到了这片白山黑水,父母双亡后他也因为一些意外最终被一对好心的哥嫂收养。
工厂倒闭他的家庭再次失去了生活来源,年幼懂事的他被迫离家寻找赚钱的办法,他跟随一个民间艺术团开始了自己的演戏生涯,从此他的人生与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台下的歌迷震惊万分,他们怎么都想不到萧长风竟然会有这种堪称悲惨的身世,再看看现在的萧长风,这种巨大的变化堪称神奇。
短片里出现了刘斌他们那片已经被拆的七零八落地老房子,也出现了一些他以前演出的照片和短片,还出现了火车站旁边的友谊超市,建设路的大街,甚至还有刘杰和老四他们的村子和果园鹿场。
“萧长风我听大伙说,你在被收养以前失忆过是吗?”
萧长风点头答应道:“是的。”
“那你现在还能想起以前的回忆吗?”
“基本想不起来。”
因为怕被人找麻烦,萧长风又临时改口道:
“只是有一点点的很模糊的记忆,我大概记得我家里人都没了,然后我就开始一个人流浪,后来就记不清了,直到我被我哥我嫂子收养。”
祝君问台下的万芳道:
“你们收养长风的时候他又是个什么状态呢?”
万芳答道:“当时也是个冬天,那天俺们正在上班,厂里有人说拉煤车来给厂里卸煤时掉下来从里面掉出来一个人,后来厂里的医院把他身体上的伤口治好了,这才发现他可能因为受伤的原因意识不是很清醒。
厂里怕把他放出去会出人命就问谁愿意收养这个孩子,俺们主任和组长都来找俺们,俺们一商量就决定把他收养过来,那个人就是小风,他当时咋说呢,他从小个子就高,那时候他虽然长了一张娃娃脸一看就知道是个小孩,但个子却比俺老公还高。”
“那他是用了多久才恢复清醒的呢?”
“三年多一点,差一点三十七个月,俺记得清清楚楚的。”
“也就是你们一直照顾了他三年?”
“小风也没用俺们太照顾他,基本的穿衣吃饭他自己其实都会,他那时候就跟个小孩一样,虽然懂得不多,但他也不怎么给俺们添麻烦。”
祝君点点头又问侯师傅道:
“听说长风还没恢复的时候就是您教了他很多戏曲方面的基本功是吧?”
侯师傅笑道:“主要还是他愿意学,他学东西很快,我们学徒们教什么他就跟着学什么,一直到他恢复。”
祝君这才回来又问萧长风道:“听说你好了后家里特别穷,你连一条像样的裤子都没有是吗?”
萧长风点头道:“是的,其实刚收养我的时候我哥我嫂子他们的厂子就已经不行了,不仅我没有好衣服,他们也都没有好衣服,我想出去赚钱,但我又不能那样去,所以就去找侯师傅想要条裤子。”
祝君又问侯师傅道:“侯师傅,你给他了吗?”
侯师傅笑道:“我们的衣服都小他穿不下,当时我就把我师弟留在我家的一套旧衣服给了他。”
“请看大屏幕。”
万芳和丰老头都提供了几张早期的照片,照片里既有萧长风唱二人转前后的,也有萧长风明显还没好时候的,看到以前萧长风和红梅衣服补丁摞补丁的样子万芳立刻红了眼眶,他们以前都不挣钱,孩子们跟在他们身边受了很多委屈。
现场观众很多人再次大受震撼,他们没想到现在声名大振的萧长风竟然悲惨如此。
“后来你又是怎么走上二人转那条道路的呢?”
萧长风笑道:“我当时去侯师傅和丰师傅那找工作,哪边有工作我就去哪边,丰师傅那边刚好有工作,后来我就跟着他们去农村搞演出,侯师傅他们那边有活也叫过我,很感激他们的帮助。”
“丰师傅,长风当时是怎么去你那求职的?”
丰老头笑道:“他就是去跟俺说你有活要人吗,那时候刚好俺们想找个靠谱的人,他没经验但会乐器,还说少给点工资也愿意学,俺就想着让他试试,没想到他还真适合干这一行。”
“你为什么会觉得长风适合呢?”
“他学东西很快,而且关键是他态度特别端正,唱戏也很卖力气,他还会写歌,俺们这么多年就没见过比他还能折腾的人,不对,还有一个跟他差不多的是黑土。”
“让我们再看大屏幕。”
大屏幕上正是萧长风他们第一次在盛京办专场的片段,台上的萧长风和丰秀莲卖力演唱,台下观众掌声如雷,花篮被工作人员一排一排的往上送,因为放不下又一排一排的往台下拿,再到后来的包青天和两张专辑,旁边还有一长溜的歌曲名字。
“长风,你当时能想到现在能走到现在这一步吗?”
“说实话想不到,其实跟丰叔他们演二人转的时候我就没想到自己能出名,也没想过自己能在这行干多长时间。”
“所以你才会专场之后急流勇退?听说你专场过后选择了回家去复习,随后就考上了京影是吗?”
“对。”
“是什么让你选择了这样一条路呢,我是说一边是唾手可得的名和利,一边却是寒窗苦读的枯燥和不确定的未来。”
“其实我以前没想过自己下一步要干什么,直到我一个朋友让我去他们家那边玩,他有个外甥女是个电影演员。
当时她无意中说她的目标是闻名全国的大明星,我当时听到后很迷茫,因为我从来没有想过给自己一个清晰的人生目标。
当时我就在想我自己能干什么?做生意?我不知道自己行不行,也不知道该做什么生意,后来我就想到了我的老本行,所以我就想试着培养一下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