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下,没办法住客栈了,朱良辅带着一半的护卫,押着人犯直接去了驿馆,张泉也退了客栈的房间,拿着锦衣卫的牌子,重新到驿馆租了一座院子,方便审讯人犯。
随行的太医给三名伤者包扎了伤口,张蔷吩咐:“将人分开关押,防止他们串供,然后分开审讯,告诉他们,他们的供词,将拿来与其他人的对比,对不上的视为说谎,当场格杀!”
“将那个教首提过来,哀家要亲自审问。”一生气,连商人也不装了。
徐元祉亲自过去,将那教首押了过来,教首右小腿中弹,只是被简单地包扎了一上,走起路在一瘸一拐的,满脸的灰败,哪有半点神棍的样子。
“徐小子,先给‘教首’展示一下神迹。”张蔷吩咐道。
“遵……命。”差点说成遵旨,徐元祉的舌头好彩转得快,抽出佩剑,用剑尖挑起桌上的一张黄纸,喝一口水,噗地喷在那纸上,只几息时间,纸上就显示出一幅释迦摩尼像来,比教首的无生老母像,精致多了。
教首先是目瞪口呆,然后颓然地低下头去,心里暗自冷笑,就算把戏被揭穿了又怎样?他只要抵死不招,他身后之人为了头上的乌纱,也会尽快来救他的。
“你那些鬼把戏,骗骗无知愚民还行,你们不该拿天灾当借口,煽动百姓反朝廷,骗取百姓的血汗钱,说说,你们在山东,有多少坛口?哄骗了多少百姓入教?”
教首闭着眼,口中念念有词,似在背诵经文。
徐元祉上前踢了他一脚,踢得他扑倒在地上,又奋力地爬起来,仍然闭着眼睛念经,一副超然物外的落魄神棍样。
“以为不说话,就无法处置你了是吧?”张蔷冷笑一声,对着门外的张泉道,“拿进来,念!”
张泉手上拿的,是上午那个隐卫送来的材料,他跨进门,翻开材料念道:“徐耀祖,山东邹县人,自称徐鸿儒孙,在官军剿灭徐鸿儒时逃脱,今年三月,以五万两银子,贿赂济宁守备刘泽清,得到刘的默许,在济宁、东昌、兖州一带,编造流言,哄骗无知百姓入教,敛财无数……”
那教首徐耀祖,猛地瞪大了眼睛,根本不用他说话,人家已经将他的老底查得清清楚楚,就凭他是徐鸿儒的孙子这一条,就得被凌迟处死!
他惊恐地喊道:“不,俺不是徐耀祖,俺是假冒的,真正的徐耀祖,十年前就死在北京西山了……”
这一下轮到张蔷瞪大眼睛,天启六年,她带着平安到西山承恩寺为朱由校祈福,在西山道中遇袭,差点送命,现场没有抓到活口,一直没查到背后之人,后来魏忠贤倒台,她又忙于政事,就将遇袭之事给放下了。
今日却意外地在济宁得到了消息,真是踏破铁鞋无处寻,得来全不费功夫。
“如实讲来,真正的徐耀祖是怎么死的?说得出来,就能证明你是个冒牌货,要是讲不出来,你就是真正的徐耀祖,休想逃得性命!
你估你身后之人,会不会推你出来做挡箭牌?还想着人来救你,人家这会子,正在搬空你骗的来银子呢。”张蔷冷笑着说道。
徐元祉忙辅开宣纸,准备记录。
这个不知真假的徐耀祖,为了减轻罪过,问什么答什么,竹筒倒豆子似的,将真徐耀祖,如何跟随他爷爷徐鸿儒反叛朝廷,如何从官军手里逃脱,如何为救狱中的教众,带领教中高手,从山东到北京活动走关系,最后死在北京西山的经过,事无巨细地讲了一遍。
就是要证明自己是个冒牌货:“草民是公子,啊不,徐耀祖的书童,徐耀祖带人去北京半年后,教中人花钱,将草民几人从西北流放之地赎了回来……”
原来,伏击自己母子的那些高手,来自闻香教,凶手找到了,但如日中天的魏忠贤,连他的家族一起灰飞烟灭,他身边的那些帮凶,死的死、流的流,早已星散,搞得张蔷要报仇都找不到对手,真有种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感觉。
但这人在教中的地位也不低,否则闻香教不会花钱走关系,将他从流放之地赎回来。
“你即是徐耀祖的书童,你们用的制式军刀、弓弩是从谁手上买的?”张蔷不动声色地问出最关键的问题,因为此人可能还在军中,这样的隐患,必须挖出来。
“啊?”这冒牌货根本没放松警惕,真徐耀祖那一节,他根本没提那些高手使用的武器,而他正是用这一秘密,拿捏住身后之人,让那人为他传教(骗钱)开绿灯。
“俺不知道……”他眼神躲闪,却装着十分老实的样子,“这种秘密,徐耀祖不会告诉俺……”
“是刘泽清卖给你们,还是直接送给你们的?”张蔷用肯定的语气问,这其实是一种心理暗示,前世商业谈判时常用。
“不……不不不……”冒牌货立即抬起头否认道,“不是刘大人。”
说完他就后悔了,这样回答,不就表明他认识“刘大人”么?
果然,只听张蔷冷笑道:“明明知道卖武器的人是谁,却还想抵赖,来人,将他拖下去,打到他交代为止!”
徐元祉上前,将那冒牌货提了出去,打人的场面太过血腥,不适合让太后看到。
张蔷拿起隐卫送来的那叠材料,心想不知道法安大师收到这些材料没有?平安又会如何处置呢?最关键的是,今年五月刚调任山东巡抚的朱大典,知不知道闻香教又死灰复燃了呢?
刘泽清原本是一个军户,因为协助孙元化剿灭闻香教徐鸿儒有功,从游击升为守备,原本的历史上,这货在山东、河南一带镇压农民军,升官至总兵,这货的军队军纪极坏,抢劫百姓,勒索商人是家常便饭,杀良冒功的缺德事也没少干,
李自成围困北京的时候,崇祯帝下旨,让他率军入京勤王,刘泽清却谎称自己坠马,不愿出兵营救,南明时期,与左良玉、高杰、黄得功住兵长江北岸,称江北四镇,听调不听宣。
最终,左良玉病死,高杰被杀死,黄得功战死,只有刘泽清投降了满清,连清朝的史学家张廷玉,对他的评价都很低,认为此人毫无可取之处……
这一世,因为张蔷秉政,遏制了流民和流贼,刘泽清升官没有那么快,到现在还是一个守备将军,但其贪婪的性格,与原本历史上一模一样。
这人还不经念,说曹操,曹操就到,张蔷的材料还没的看完,张泉就急急忙忙来报:“刘泽清带兵闯进驿馆,亲自要人来了。”
还真是嚣张啊,大明的军官,竟成了邪教的保护伞,公然到锦衣卫手里来抢人。
“你去,”张蔷吩咐张泉,“让徐元祉出面接待,然后,做如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