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鸣般的掌声在会场内回荡,如同汹涌的潮水,一波接着一波,久久不息。台上,幽蓝色的能量场稳定而纯净地运转着,仿佛一颗被驯服的星辰,无声地诉说着技术的伟力与美感。路皓宇站在原型机旁,年轻的脸庞上洋溢着自信与自豪的光芒,他向台下微微鞠躬,接受着这份属于整个研发团队的荣耀。
路皓辰站在舞台一侧,目光扫过台下那些激动、惊叹、甚至有些难以置信的面孔。他看到来自世界五百强企业的代表们交头接耳,眼神热切;看到顶尖学术机构的专家们频频点头,露出赞赏的神色;也看到竞争对手们复杂难言的表情,其中有震撼,有嫉妒,或许还有一丝无奈的认可。
他的内心并非毫无波澜,但那并非是针对韩兆林那种击败对手的快意,而是一种更深沉的、如同磐石般的安定与充实。他成功地守护了路氏,守护了“天工计划”,更守护了身边重要的人。他的目光越过人群,与后台入口处的程曦相遇。她站在那里,没有华丽的礼服,只是一身简约的米白色套装,但脸上那温柔而充满力量的笑容,却比任何灯光都更让他感到温暖和安心。她微微颔首,眼中是全然的理解与支持。这一刻,路皓辰觉得,过去数月所有的殚精竭虑、所有的运筹帷幄,都值得了。
发布会取得了空前成功。随后的媒体问答环节,路皓辰和路皓宇兄弟二人从容应对,既展现了路氏的技术自信,也体现了开放合作的态度。全球科技版面的头条都被“路氏集团开启能源新纪元”、“‘天工计划’——真正的颠覆性突破”、“韩兆林窃密失败,路氏凭实力正名”等标题占据。路氏集团的股价在次日开盘后一路飙升,市值再创新高,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兆辉科技跌入谷底、面临严重法律和财务危机的惨淡景象。
发布会结束后,路皓辰并没有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而是立刻投入到后续的善后与布局中。
首先是队内安抚与奖励。路皓辰亲自召开了“天工计划”核心团队的庆功宴,并宣布了巨额奖金和股权激励计划。他特别表彰了路皓宇的关键领导作用,兄弟二人的默契与信任在这场硬仗后达到了新的高度。对于在危机中坚守岗位、抵御住诱惑的其他员工,也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嘉奖,极大地提振了士气。
其次是对张伟的处理。按照约定,路皓辰通过沈言,匿名支付了张伟母亲的全部医疗费用,并安排他们母子二人秘密前往一个南方宁静的小城,提供了新的身份和一笔足以安稳度日的资金。张伟的泄密行为固然可恨,但路皓辰遵守了承诺,给了他一条生路,这也体现了他在冷酷商战之外,恪守原则的一面。至于刘明,则在韩兆林事发后迅速被逮捕,面临法律的严惩。
最后是对兆辉科技残局的关注。韩兆林因涉嫌多项罪名被正式起诉,兆辉科技群龙无首,股价崩盘,资产被查封,庞大的商业帝国一夜之间风雨飘摇,最终不得不申请破产重组。路皓辰并没有落井下石,而是冷静地指示战略投资部,评估收购兆辉科技部分有价值专利和研发团队的可能性,以合理的商业手段,进一步巩固路氏的技术壁垒。这是一种胜利者的从容,也是一种精明的商业考量。
“天工计划”的成功发布,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千层浪。雪片般的合作意向书从全球各地飞向路氏集团。有寻求技术授权的,有希望共同开发的,有大型能源集团抛来橄榄枝的,甚至还有国家层面的科研机构希望能进行深度交流。
路皓辰对此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他知道,过快的扩张和盲目的合作可能会稀释技术优势,甚至带来新的风险。他组建了专门的战略评估团队,由他亲自挂帅,路皓宇提供技术咨询,沈言负责背景调查,审慎地筛选合作伙伴。他们优先选择那些信誉良好、资源互补,且理念相符的巨头企业,签订排他性极强的细分领域合作协议,确保路氏在核心技术上的绝对主导权。
然而,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随着路氏站上更高的舞台,窥探的目光也变得更加复杂和隐蔽。一些国际老牌能源巨头,感受到了“天工计划”带来的威胁,开始通过政治游说、设置技术贸易壁垒等方式,试图延缓路氏全球化的步伐。同时,隐藏在暗处的、更为狡猾的商业间谍,也可能将路氏列为新的目标。
“哥,看来我们以后要更加小心了。”路皓宇在一次高层会议上提醒道,经历了与韩兆林的斗争,他变得更加成熟和警觉。
“嗯。”路皓辰颔首,眼神锐利,“夜鹰的团队需要进一步扩充和升级。另外,皓宇,研发不能停,我们要开始规划‘天工计划’的二代、三代技术路线图,始终保持领先一代的优势。”
商场的波澜壮阔之外,路皓辰的个人生活也迎来了更深层次的安宁与幸福。
经历这场风波,程曦更加理解和支持路皓辰。她不再仅仅是站在他身后等待保护的妻子,而是努力成为能与他并肩前行的人。她开始有意识地了解路氏的业务,学习企业管理知识,甚至在路皓辰的鼓励下,开始接触路氏旗下的慈善基金会事务,用自己的温柔和同理心,为冷硬的商业帝国注入一丝人文的暖流。
一天夜晚,路皓辰结束了一场冗长的跨国视频会议,回到卧室,发现程曦还没睡,在柔和的床头灯下看着一本商业案例集。
“怎么还没睡?”他走过去,柔声问道。
程曦放下书,握住他的手,眼神清澈而坚定:“我想更懂你一些,不想只是在旁边看着你辛苦。”
路皓辰心中一动,将她轻轻揽入怀中,下颌抵着她的发顶,低声道:“有你在身边,就是最好的支持。” 这一刻,所有的疲惫仿佛都烟消云散。他们的感情,在共同经历了信任危机和外部风雨的考验后,变得更加坚不可摧,融入了更多相互理解、共同成长的深刻内涵。
路家庄园也恢复了往日的温馨与活力。路明远对两个儿子在此次事件中表现出的能力、魄力和兄弟情深深感欣慰,逐渐将更多权力下放。赵雅雅则忙着张罗家宴,庆祝路氏的成功和家庭的团圆,餐桌上总是充满了路雨霏叽叽喳喳的欢笑声。这个家,成为了路皓辰在外征战之后,最温暖、最可靠的避风港。
一个月后,路氏集团正式宣布,与欧洲最大的清洁能源应用商“欧陆能源”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基于“天工计划”技术的下一代智能电网系统。这标志着“天工计划”正式从实验室走向广阔的产业化应用舞台。
在签约仪式的晚宴上,路皓辰端着酒杯,再次站在落地窗前。窗外是异国他乡璀璨的夜景,但他的心却无比笃定。击败韩兆林,只是一个阶段的胜利。引领一场能源革命,为路氏开创一个更辉煌的时代,这条路,依然“很长”。
他回头,看到路皓宇正与“欧陆能源”的首席技术官相谈甚欢,看到程曦正落落大方地与合作伙伴的夫人交流,她的侧颜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柔美与自信。
路皓辰微微扬起嘴角,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属于“天工计划”的时代,确实才刚刚拉开序幕。而他和他的路氏帝国,已经准备好,在这片更广阔的天地里,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书写新的传奇。韩兆林的阴影已然散去,前方,是无限可能的未来。
晚宴的喧嚣如同华丽的背景音,环绕在路皓辰周围,却未能侵扰他内心的那片宁静与笃定。他放下空酒杯,指尖还残留着水晶杯壁的微凉。异国的夜空下,万家灯火如同洒落的星辰,勾勒出这座陌生城市的轮廓,也映照着他眼中更为辽阔的版图。
路皓宇那边传来了轻松的笑声,他年轻的弟弟在技术领域的纯粹与热情,成为了与这些国际巨头沟通的最佳桥梁。路皓辰注意到,欧陆能源的首席技术官看向皓宇的眼神,充满了对顶尖人才的欣赏与尊重。这让他倍感欣慰,路氏的未来,不仅需要他这样的掌舵者,更需要皓宇这样能不断开拓技术边疆的先锋。
他的目光再次转向程曦。她正与一位衣着优雅的法国女士交谈,姿态从容,偶尔展露的微笑既不失东方的温婉,又带着得体的自信。她手中轻晃着香槟杯,倾听时微微侧首,发言时目光坚定。路皓辰意识到,她早已不是那个需要被他全然庇护在羽翼下的女子,她在不知不觉中,已经生长出属于自己的力量与光芒,能够与他并肩站立,共同面对这个广阔而复杂的世界。这种认知,让他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满足与温暖。
“路,”一个低沉而略带口音的声音在身旁响起。是欧陆能源的cEo,安德烈·杜邦,一位银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眼神锐利如鹰隼的老人。他举杯示意,“祝贺我们,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路皓辰转过身,与杜邦轻轻碰杯,“这只是开始,安德烈。我相信,我们的合作将改变很多。”
“当然。”杜邦微微颔首,目光中带着商人的精明与战略家的远见,“技术是核心,但市场、政策、以及……潜在的阻力,都是我们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路,欧洲市场并非一片坦途,某些传统的利益集团,不会坐视我们轻易成功。”
“我明白。”路皓辰神色不变,语气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路氏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已做好了应对一切挑战的准备。技术是我们的矛,也是我们的盾。”他顿了顿,补充道,“而且,我相信选择路氏,也是欧陆能源在当前形势下,最优的战略决策。”
杜邦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喜欢这位年轻中国企业家的冷静与自信。“很好。那么,期待我们接下来的紧密合作。为了更绿色的未来。”
“为了未来。”路皓辰再次举杯。
与杜邦的短暂交流,像一阵微风吹过湖面,提醒着路皓辰前路并非一帆风顺。国际市场的博弈,远比国内更为复杂,涉及的利益纠葛、政治因素、文化差异,都是新的考验。但他并无惧色,反而有种跃跃欲试的兴奋。击败韩兆林,是清理了门户,守住了根基;而与欧陆能源的合作,则是真正意义上的开疆拓土。
晚宴结束后,回到下榻的酒店套房。程曦卸去妆容,脸上带着一丝倦意,却更显柔和。她为路皓辰泡了一杯醒神的清茶。
“今天累了吧?”她将茶杯递给他,指尖不经意地触碰到他的手背,带来一丝暖意。
“还好。”路皓辰接过茶杯,握住她的手,将她带到落地窗前,从身后拥住她,一起俯瞰着城市的夜景,“看到你和皓宇都能独当一面,我很高兴。”
程曦依偎在他怀里,感受着他胸膛传来的沉稳心跳,轻声道:“我们是你的家人,当然要努力跟上你的步伐。”她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感慨,“感觉就像做梦一样,几个月前,我们还……现在,却已经站在这里了。”
路皓辰收紧了手臂,下颌轻轻摩挲着她的发顶,“嗯。都过去了。”那些猜忌、冷战、背对背的疏离,如今回想起来,竟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正是共同度过了那些低谷,才让此刻的并肩显得如此珍贵与坚实。
“接下来,我们会更忙吧?”程曦问道,声音里没有抱怨,只有理解。
“嗯,全球化布局刚刚起步,国内的市场深化也要同步进行。”路皓辰看着窗外,“会有很长一段时间,需要频繁往返世界各地。”
“没关系,”程曦转过身,面对着他,眼中映照着窗外的星光与灯火,“你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我会照顾好家里,也会……努力成为能和你一起看风景的人。”
她的情话并不热烈,却像涓涓细流,润物无声地流入路皓辰的心田。他低头,吻了吻她的额头,千言万语都融在了这个无声的动作里。
第二天,路皓辰一行人参观了欧陆能源位于市郊的智能电网示范中心。巨大的屏幕上,电流与数据如同生命的脉络般流动、调控。路皓宇与对方的技术团队深入探讨着“天工”核心与现有电网的接入与优化方案,神情专注,语速飞快。
路皓辰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偶尔提出一两个关乎商业模式和落地可行性的关键问题。他清楚地知道,将一项颠覆性技术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需要技术、市场、资本、政策的完美结合。这其中的每一步,都需要他精心谋划,稳步推进。
参观结束时,杜邦对路皓辰说:“路,你的团队让我印象深刻。不仅仅是技术,还有他们的视野和执行力。”
“路氏投入的,不仅仅是资金,更是未来。”路皓辰淡然回应。
回国的航班上,路皓辰审阅着初步拟定的合作时间表和资源调配方案。程曦靠在他肩头小憩,路皓宇则还在笔记本电脑上完善着技术对接的细节。
飞机穿越云层,在平流层平稳飞行。路皓辰合上文件,望向舷窗外无垠的云海与湛蓝的天空。他的心中没有刚刚取得重大突破的志得意满,反而有一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冷静与清醒。
韩兆林的阴影已然散去,但那只是扫清了前进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属于“天工计划”的时代序幕刚刚拉起,更广阔的舞台、更强劲的对手、更复杂的局面,都在前方等待着他和他的路氏帝国。
但他毫无畏惧。
因为他知道,他并非孤身一人。他有志同道合、能力卓越的弟弟,有与他心意相通、相互扶持的妻子,有忠诚干练的团队,有坚实可靠的家族后盾,更有领先时代的技术作为利剑。
路,还很长。但他已准备好,带领着他的路氏,在这全球化的浪潮与能源革命的曙光中,乘风破浪,驶向那无限可能、注定波澜壮阔的未来。窗外的阳光正好,穿透云层,将前路照耀得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