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朝堂之上,气氛凝重而压抑,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名来自吐蕃的求和使者身上。这名使者身着华丽的吐蕃服饰,虽满脸堆笑,但眼神中却隐隐透露出一丝难以捉摸的神色。
李亨端坐在龙椅之上,眉头紧锁,凝视着下方的使者,心中满是疑虑。吐蕃在初战失利后竟突然求和,这实在是太过蹊跷。他缓缓开口,声音威严而低沉:“吐蕃无故犯我边境,如今初战受挫便来求和,究竟是何用意?”
使者赶忙躬身行礼,恭敬地说道:“陛下,我吐蕃赞普深知此次冒犯大唐实乃不智之举。初战过后,赞普悔悟,愿与大唐重修旧好,永结和平之盟,特命小人前来求和。”
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大臣们交头接耳,对吐蕃的求和动机表示怀疑。张九龄率先站出来,拱手说道:“陛下,吐蕃向来狡诈,此次求和,恐有阴谋。我大唐不可轻易相信。”
李林甫也附和道:“陛下,张大人所言极是。吐蕃狼子野心,不可不防。若贸然答应求和,恐怕会中他们的圈套。”
李亨微微点头,目光转向李泌,问道:“李爱卿,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李泌上前一步,神色镇定,从容说道:“陛下,诸位大人所言不无道理。吐蕃此次求和,确实疑点重重。然而,我们也可将计就计,假意答应求和,暗中派人调查他们的真实意图。如此一来,既能避免再次开战损耗国力,又能摸清吐蕃的底细。”
李亨沉思片刻,觉得李泌所言有理:“李爱卿此计甚妙。只是这调查之事,需谨慎安排,不可打草惊蛇。”
李泌微微一笑,说道:“陛下放心,臣已想好对策。臣可安排一批精明能干的密探,混入吐蕃使者的队伍,随他们一同返回吐蕃营地。这些密探皆是经验丰富之人,定能查清吐蕃的真实意图。”
李亨点头同意:“好,就依爱卿所言。务必尽快查明吐蕃的阴谋,不可贻误战机。”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罗浩站了出来,说道:“陛下,无论吐蕃求和是否有诈,边关的戒备都不能松懈。臣愿继续加强边关防御,以防吐蕃突袭。”
李亨看着罗浩,眼中满是赞许:“罗爱卿深明大义。边关之事,就全权交给你了。你要时刻保持警惕,不可掉以轻心。”
罗浩单膝跪地,坚定地说道:“陛下放心,臣定当死守边关,不让吐蕃有可乘之机。”
退朝后,李泌立刻着手安排密探一事。他挑选了十名身手矫健、机智过人的密探,亲自对他们进行了详细的部署。
“你们此去,务必小心谨慎。混入吐蕃营地后,要想尽办法查明他们求和的真实意图,是真的畏惧我大唐,还是另有阴谋。一旦有任何消息,立刻设法传回长安。”李泌严肃地说道。
密探们纷纷点头,表示明白任务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罗浩回到边关,立刻召集将士们,传达了朝堂上的决定。
“吐蕃虽来求和,但我们绝不能放松警惕。从现在起,加强巡逻,增加岗哨,密切关注吐蕃的一举一动。同时,加紧训练,提高自身的战斗力,以防吐蕃突袭。”罗浩大声说道。
“是!”将士们齐声回应,声音响彻边关。
几日后,吐蕃使者带着大唐假意答应求和的消息,满心欢喜地返回营地。而那十名密探,也成功混入了使者的队伍,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了吐蕃营地。
吐蕃营地内,一片忙碌景象。密探们分散开来,各自寻找机会收集情报。其中一名密探,趁人不注意,悄悄溜进了吐蕃将领的营帐附近。他躲在营帐外,偷听着里面的谈话。
“哼,大唐居然答应了求和,他们肯定不知道我们的真正计划。等我们准备好,就给他们来个措手不及。”一名将领恶狠狠地说道。
“没错,这次我们佯装求和,就是为了麻痹大唐。等赞普调集的援兵一到,我们就再次发动进攻,一举拿下大唐边关。”另一名将领附和道。
密探听到这里,心中大惊。他悄悄离开营帐,迅速将这个重要情报传递了出去。
而在大唐边关,罗浩丝毫不敢懈怠。他每天都会亲自巡视防线,检查士兵们的训练情况。
“大家都打起精神来!吐蕃随时可能发动进攻,我们不能有丝毫大意。”罗浩对正在训练的士兵们说道。
士兵们齐声高呼:“死守边关!击退吐蕃!”
另一边,李亨在长安城中焦急地等待着密探的消息。终于,密探传来的情报送到了他的手中。
“陛下,果然不出李大人所料,吐蕃求和是假,麻痹我大唐、等待援兵再次进攻是真。”信使将情报呈给李亨,说道。
李亨看完情报后,脸色一沉:“吐蕃果然狡诈!传朕旨意,立刻将此事告知罗浩,让他做好战斗准备。同时,命李泌进宫商议对策。”
不多时,李泌匆匆赶来。李亨将情报递给李泌,说道:“李爱卿,吐蕃的阴谋已经查明。我们该如何应对?”
李泌看完情报,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既然我们已经知晓吐蕃的阴谋,便可以将计就计。我们一边装作不知,让吐蕃以为他们的计划得逞;另一边,暗中调兵遣将,在吐蕃发动进攻时,给他们来个反包围。”
李亨点头说道:“此计甚好。只是调兵遣将之事,还需谨慎安排,不能让吐蕃察觉到我们的意图。”
李泌说道:“陛下放心,臣会秘密安排。臣建议从周边几个州县调集五万精兵,悄悄向边关靠拢。等吐蕃发动进攻时,与罗浩将军里应外合,一举击败吐蕃。”
李亨同意了李泌的建议:“好,此事就交由爱卿负责。务必安排妥当,给吐蕃一个沉重的打击。”
李泌领命而去,迅速着手调兵遣将。而罗浩在边关,也根据密探传来的情报,对防御部署进行了调整。他在边关周围设下了重重埋伏,只等吐蕃军队自投罗网。
在吐蕃营地,吐蕃赞普正满心欢喜地等待着援兵的到来。他以为大唐已经被他的求和之计所迷惑,丝毫没有察觉到大唐已经洞悉了他的阴谋。
“等援兵一到,我们就发动进攻,让大唐知道我们吐蕃的厉害。”吐蕃赞普得意洋洋地对将领们说道。
将领们纷纷附和:“赞普英明!此次定能拿下大唐边关。”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一张大网正在悄然向他们张开。大唐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只等吐蕃军队踏入陷阱,便给予他们致命一击。
日子一天天过去,吐蕃的援兵终于到了。吐蕃赞普看着浩浩荡荡的援兵,心中充满了自信。他立刻召集将领们,制定进攻计划。
“明日一早,我们便发动进攻。先派一支精锐部队佯攻,吸引大唐的注意力,然后主力部队从两侧迂回包抄,一举攻破大唐边关。”吐蕃赞普说道。
将领们领命而去,各自准备。而此时,大唐的五万精兵也已悄悄抵达边关附近,与罗浩取得了联系。
“罗将军,陛下派我们前来支援,一切听您指挥。”支援部队的将领对罗浩说道。
罗浩点头说道:“好,你们来得正是时候。吐蕃明日一早便会发动进攻,我们按照计划行事。你们先埋伏在两侧山谷,等吐蕃主力部队进入我们的埋伏圈,便截断他们的退路,与我们前后夹击。”
支援部队的将领说道:“罗将军放心,我们一定完成任务。”
第二天清晨,天色未明,吐蕃军队便开始行动。他们按照计划,派出一支精锐部队,气势汹汹地向大唐边关杀来。
“杀啊!”吐蕃士兵们呐喊着,冲向边关。城楼上的唐军见状,立刻敲响警钟。
“准备迎敌!”罗浩一声令下,士兵们迅速进入战斗位置。吐蕃的佯攻部队来到关下,开始疯狂攻城。然而,他们遭到了唐军的顽强抵抗。
“放箭!”罗浩一声令下,城楼上的弓箭手万箭齐发,吐蕃士兵纷纷倒下。但吐蕃军队毫不退缩,继续猛攻。
就在这时,吐蕃的主力部队从两侧迂回包抄过来。他们以为大唐还蒙在鼓里,却不知自己正一步步踏入大唐的陷阱。
当吐蕃主力部队进入埋伏圈后,罗浩大喊一声:“动手!”两侧山谷中顿时杀出五万大唐精兵,截断了吐蕃军队的退路。与此同时,城楼上的唐军也打开城门,冲了出来,与吐蕃军队展开了激烈拼杀。
“杀退吐蕃!保卫大唐!”唐军士气高昂,奋勇杀敌。吐蕃军队万万没想到会遭到大唐的反包围,顿时乱了阵脚。
“不好,我们中计了!”吐蕃将领们惊恐地喊道。但此时已经来不及了,唐军前后夹击,吐蕃军队陷入了绝境。
罗浩手持罗家枪,冲入敌阵。他枪法凌厉,所到之处,吐蕃士兵纷纷倒下。在罗浩的带领下,唐军越战越勇。
“活捉吐蕃赞普!”罗浩大声呼喊着,向着吐蕃赞普的方向杀去。吐蕃赞普见势不妙,想要逃跑,但被唐军重重包围,难以脱身。
经过一番激烈战斗,吐蕃军队大败,死伤无数。吐蕃赞普也被唐军生擒。
“你们大唐狡诈,竟然设下埋伏!”吐蕃赞普被押到罗浩面前,愤怒地说道。
罗浩冷笑一声:“是你们吐蕃先不讲信用,妄图用求和之计欺骗我大唐。这是你们应得的下场。”
这一战,大唐大获全胜,彻底粉碎了吐蕃的阴谋。捷报传回长安,李亨大喜。
“罗浩将军与李泌爱卿配合默契,此乃我大唐之幸。传朕旨意,重赏罗浩将军与参战将士,李泌爱卿也功不可没,予以嘉奖。”李亨兴奋地说道。
从此,吐蕃再也不敢轻易进犯大唐边境,大唐边境迎来了一段和平稳定的时期。而罗浩和李泌的名字,也在大唐传颂,成为了百姓口中的英雄和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