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铜兄弟俩对视一眼,不由有些紧张起来。
“先皇曾有一支龙隐卫,只是消失多年,已经很少有人记得,这是龙隐卫的标志了。”
方铜神色瞬间严肃起来。
从陈氏部曲的怪异变现,还有姚心的提醒,他们自家人已经有了怀疑。
但最多怀疑陈氏部曲早就背主,或者是被人冒充。
可从没想过,他们不是陈氏的人,而是先皇的。
怪不得闺女几次遇到危险,他们都不出手。
怪不得龙隐卫第一次暴露,是在皇陵。
陈氏部曲,怎么能混的进去皇陵?
更重要的是,他们很可能被龙隐卫利用了,利用他们吸引那些世家的注意。
别忘了,龙隐卫也是被追杀的。
方银面色沉凝,目光如开刃的剑,要插进人的心口:“云大人好本事,竟能一手掌控龙隐卫,只是不知,云大人对我方府有何图谋?”
这是误会了。
误会龙隐卫自称陈氏部曲,找上将军府,是他背后指使的。
云丛生嘴角泛起苦笑:“方将军误会了,我能知道龙隐卫,还是在将军把影六送回来之后。”
此前龙隐卫做什么,可与他无关。
“不过,被认为是陈氏部曲,也不算冒认。”他继续。
方铜不自觉握拳,这是什么意思?
“传说中的陈氏部曲,本来就是龙隐卫。”云丛生直接点破。
方铜差点惊的站起身。
消失的龙隐卫,跟了陈子君?不对,应该从没消失过。
先皇信重陈子君,应是他把人给了陈子君。
再想到影四那个不容公开的秘密,是不是先皇交给陈子君的差事?
差事或许还没办成,因为陈子君死了。
有那么一瞬间,方铜想拉着二哥离开。
他一个小官,二哥勉强算“新贵”,他俩都根基不深,卷入先皇遗留秘密里,能有什么好啊?
这一次,方铜真的不好奇,不想知道更多。
但他不能走啊,陈子君的死,是不是和这个“差事”有关系?
子曦死前会不会对陈氏的下场难以释怀?
方银抿了抿略微干涩的唇瓣,眉头已经成了“川”字。
“云大人,请我们来,是有事要我们帮忙?”
云丛生轻轻颔首。
“我如今处境,或许和当年的陈相一样,却没陈相的权势。”
处境一样?
方铜细细琢磨这话,该不会,龙隐卫找到了云从生,要他去完成先皇留下的差事吧?
那是挺倒霉的。
很可能是要命的活啊。
“我想请两位,帮我引荐太子。”
从“得到”龙隐卫那天,他就在想,要如何成事。
或许需要慢慢的积累,等他当官多年,地位身份都提上去,有些事才能去做。
可云丛生深知,在官场上人脉的重要。
陈子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在权倾朝野时都做不到的事,云丛生不认为自己可以。
他需要找同盟者。
或许方家可以,因为方家兄弟出身低,比他还差些,和世家没什么勾结。
他们天然在某些事上,就是一个阵营的。
但面对有几百年积累的庞然大物,还是不够,哪怕他再拉拢更多寒门子弟,也不够。
这世上,能与世家抗衡的,唯有皇权。
龙隐卫曾提过,先皇觉得,此事危险太过,由皇帝亲自去做,稍不留意,有王朝颠覆的风险。
其实先皇和陈子君的计谋是,陈子君动手大半的时候,再由皇帝出面收尾。
哪个当皇帝的,能不防备世家?
毕竟那是和他争抢权柄的。
哪怕下一任皇帝,对世家心存幻想、不愿意赶尽杀绝也没关系。
龙隐卫手中有一道先皇旨意,就是以防万一的。
先皇计划周密,陈子君有才干,也有权势,尚在斗争中落败了。
云丛生虽自信,但他不认为能比的上陈子君。
所以他不能只靠自身,如果普天之下寒门学子的力量加起来也不够,再加上东宫呢?
云丛生选中太子,也是经过周密考虑的。
他们这位太子,和以往的太子不同,他特立独行但并非不通人情世故,他爱憎分明但不会莽撞行事。
还有太子本身,对世家的态度很平常,就如同对待平常人。
很少有皇室子弟,有这种心态的。
而最后让云丛生下定决心的,是连着几日,他看着那些出身世家的官员在罚跪,以及今日早朝上皇帝的态度。
云丛生看到了,当今对世家的不喜和无奈。
那皇帝就不会和他站在对立面,这点很重要。
云丛生还是想当个忠臣的。
这些考量,加上时机到了。
对,时机。
他通过龙隐卫知道比寻常官员更多的内情,清楚感知到,这是皇帝打压世家的时机。
这一次,虽不会让他们伤筋动骨,但也会肉痛。
这样的时机,他必须把握住。
除了这些大局上的考虑,云丛生还有自身的志向。
他为什么答应龙隐卫,因为他本身就在质疑世家的存在。
普通人费尽心力得到的东西,世家凌驾在朝廷官员、朝廷律法之上,耍手段就能强取豪夺。
凭什么?
他遭受了这样的冤屈,要隐忍,那他以后的子孙再遇到这样的事,也要跟他一样窝囊的活着吗?
他的父母付出了生命,给他埋下仇恨的种子。
或许龙隐卫选择他,也有这方面考虑。
这是对他个人,还有家庭。
夜深人静时候,云丛生时时思量,要不要把妻女和儿子送回老家。
他不放心,怕有一日,龙隐卫招惹来的刺客,伤害他的家人。
云丛生相信龙隐卫的实力,各个都是高手,但双拳难敌四手。
皇陵那一次,不就是被人堵上门了?
龙隐卫死了六人,伤了十人,才分散逃出。
可云丛生又觉得,送家人回老家,未必安全,那些人真要下手报复,定会派人去寻。
他觉得,与其这么被动,不如打明牌。
消失多年的龙隐卫要是出现,明面上,他们代表的是先皇。
谁疯了,敢正大光明对龙隐卫动手?
综合以上,云丛生艰难做出决定,要向太子投诚。
不是联手,他如今的官品真没那个资格。
甚至他贸然求见太子,都极大可能见不到人。
从五品的小官,又没家世,没名气,要往太子身边凑,不容易。
方铜明白他的意思,不是拉着他们同舟共济,人家想上太子的船。
他沉吟半晌:“陈子君的案子,云大人怎么看?”
知道了龙隐卫的存在,方铜心中彻底明白,陈子君不是那种叛国之人。
天天有先皇的人盯着,他要真大逆不道,龙隐卫能放过他?
也能推断出,陈子君为什么身死,当年到底发生什么,龙隐卫应该是全部知情,甚至参与的。
可他们当年没亮出身份,去找皇帝给陈子君求情。
陈子君死后,他们也没往外说过真相,甚至枝枝问的时候,影四也说不知情。
这样的态度,说实话,方铜都替陈子君心酸,觉得不值当。
龙隐卫永远是龙隐卫,心中或许只有先皇留下的“差事”。
其他什么都不算。
换句话说,陈子君为皇家当牛做马,最后死了,还得个奸臣名声。
族人全都流放,受尽苦楚。
想想都不值当,图啥啊?
皇帝是真的一点不知道龙隐卫,还是装傻,就看陈子君不顺眼,想杀了他?
方铜给自个想的浑身发凉,怪不得人家说伴君如伴虎,真可怕。
云丛生见他脸色不太好,也能猜出来点。
因为他早想到这点。
他信龙隐卫会全力辅佐他,但他不信龙隐卫会护佑他的家人,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要不然,他怎么还考虑给妻女送走呢?
“我以为,有些事该显于人前,换一个光明正大。”云丛生道。
方铜眼中总算有了满意。
这意思是,必要时候让龙隐卫出面说明一切。
以他们的身份,都不需要更多证据,就能让人信服。
“云大人,刀若伤手,不如早些弃之。”方银漫不经心提醒。
这是问,你确定能做到吗?你能让龙隐卫听话吗?
“多谢方将军提醒,但一把戴鞘的刀,总是安全许多。”
云丛生口中的“鞘”,不是他,是先皇。
除非有一日,执刀的人没了,这把带鞘刀才会另寻主人。
“此事,我们会和太子殿下如实说,但太子是否愿意见你,要看太子的意愿。”方铜道。
他就是有把握太子大概率会答应,也不能直接替人应下。
“有劳方大人,方将军。”
说完正事,三人都没多待。
是云丛生先走的,方铜和方银故意磨蹭了一下,吃了些点心才一起走。
这场见面,只有白武他们知道,不对,还有影十八。
龙隐卫中最擅长隐藏身形的,从云丛生接手他们后,就是影十八暗中保护他。
白武他们都没发现,就可见多厉害了。
白武不知道三人见面说什么,但总感觉不用探密室了。
而影十八猜到一点,第一反应要回头告诉队长。但又觉得,告诉有什么用?
以前他们隐瞒身份,是没找到合适的人,现在已经以云丛生为主,当然要事事听从。
龙隐卫向来很有自知之明,他们只是守着先皇的旨意,找合适的人辅佐,可不是真的决定怎么做。
也就是说,朝廷斗争他们不懂,他们就是隐卫,护卫!
方银下午就去东宫了,顺利见到清衍,说明来意。
巧了,清衍的人刚查到了,那个庄子,就是被传先皇金屋藏娇的庄子。
自从陈氏被流放后,庄子上的大多数人手都没被换。
这是很奇怪的,陈氏流放,以往的下人都要重新发卖。
而当时有人做了遮掩,庄子上的下人被“卖”给庄子新主人,也就是说,他们依旧留在庄子上。
谁家买了下人不调教,让他们放任自流的?
清衍正怀疑,这些下人是不是陈氏部曲呢。
听了方银的话,确信他们是龙隐卫,先皇赏赐的庄子,就是养着龙隐卫的地方。
清衍想了想,直接微服出宫,去了云府。
多事之秋,盯着太子的人都少了,何况他出宫后又是绕路,又是找替身遮掩的。
所以他到云府时候,云丛生一点准备没有。
下人禀告都是方将军带一位年轻人上门。
等人被请进来,云丛生吓一跳,就想要跪下。
清衍坐在主位,和他谈正事。
“比如,龙隐卫手中的筹码?”
“先皇和陈子君谋划的,想对世家做的,有哪些事?”
“云大人对天下大势怎么看?”
“云大人若有朝一日,位居人臣,子嗣众多,会不会想着代代相传,世代荣华?”
这个问题,方银都听着心惊。
他代入自个想想,答案就是想,谁不想啊,恩荫后代,是他们的骄傲。
可这样,会不会成为信得世家,子孙中再出现那种缺德冒烟的,咋办?
云丛生沉思了好一会儿。
“下官不敢欺瞒,下官确有其想法,相信天下多数人都如此。”
“世代福泽恩厚,谁不想要?”
“但下官以为,全族兴旺虽好,但比不过举国繁荣。”
这是他的真心话,但他不知道怎么去做到,怎么能做到。
清衍深深看了他一眼,又聊了两炷香,他才要走。
云丛生要送到大门口,让方银阻止了。
殿下想要低调呢。
出了云府,方银却情不自禁往后看了看。
太子大驾光临,他不信龙隐卫不知道,却没出来行礼。
这是什么意思?
但想到影四的死,是为了救太子,方银又明白了点。
龙隐卫认死理,他们虽更该归属于皇家,但现在以辅佐云丛生为主。
辅佐云丛生,就是遵循先皇的意思,也就是说,他们心里,先皇比太子大。
太子没回宫,又去了一趟明珠大长公主府。
在里面只待了一盏茶就出来了。
他走后,明珠大长公主呆坐许久,最后叹息一声。
“县主的胎象也稳了,能出去走动了,不如让她去源光寺一趟,捐些香火钱,给肚子里孩子积福。”
“你亲自陪着去吧,不着急回来,可小住半个月。”
一旁的嬷嬷吃惊,半个月,可不像是祈福那么简单。
“是,长公主,县马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