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齐负手而立,晚风吹动他的衣角,神色却依旧平静如深潭。
“玄局,你可知为何他们明知道实力不如我们,还敢如此行事?”
不等玄真回答,他继续道:
“并非他们看不清楚局势,而是基督信仰代表了此地大多数人心中的‘正统’。我们带来的科技与力量,在他们看来,是异质的、是工具,却难以触及灵魂深处。而伊凡不同。”
他目光投向伊凡离去的方向:
“他拥有的,是源自他们信仰体系内部、更高阶的‘正统’。这种来自内部的颠覆与重塑,远比我们外部强压要彻底得多,阻力也小得多。”
“我明白你的意思,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
玄真微微颔首,但忧虑未消:
“可伊凡此人,心性如何,能否始终与我们同心?他将刀锋对准昔日的同僚时,是否会手软?更重要的是,若他日后羽翼丰满,借助这‘正统’之名,反过来……”
“风险与机遇并存。”
三齐打断了他,语气笃定:
“没有他,我们要想整合西方幸存者势力,需要耗费十倍以上的资源和时间,甚至可能引发大规模冲突,这是我们无法承受的。至于伊凡的心性和控制……”
三齐嘴角勾起一抹微不可查的弧度,那是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自信:
“他获得力量的过程… …与我们深度绑定,他对力量的理解和运用,需要我们的‘科学修真’体系来指引。他想要实现他守护信徒的理想,离不开我们提供的平台和资源。”
更重要的是,三齐心中默默说道:
那枚印记的奥秘,他知其然,而我,正在试图知其所以然。
当一个人习惯了某种依赖,并且其力量体系的命脉被他人所洞悉时。
所谓的脱离掌控,概率就会大大降低。
玄真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但随即又叹了口气:
“话虽如此,终究是权术制衡之道。我只希望,莫要养虎为患。”
“他不是虎,至少现在不是。”
三齐摇头:
“他是一面旗帜,一把钥匙,一个……极具研究价值的样本。我们要做的,是确保这面旗帜指向我们希望的方向,这把钥匙打开我们需要的锁,这个样本为我们揭示更多关于信仰之力、关于能量本质的奥秘。”
他拍了拍玄真的肩膀,语气缓和了些:
“玄局,我知道你的顾虑。但非常之时,需行非常之法。我们的敌人,不仅仅是血潮和变异体,更是时间,是内部的分裂与惰性。必须用最快的速度,整合能整合的一切力量。伊凡,是我们目前能找到的,最优的突破口。”
玄真沉默片刻,最终点了点头:
“我明白了。既然你已深思熟虑,我自当全力支持。内部清理和人员调配的方案,我会尽快细化落实。”
“如此甚好。”
三齐颔首:
“走吧,我们去看看机甲小队的训练情况。或许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季克西量产的机甲将是我们北极圈堡垒最中坚的机动力量。”
两人不再多言,并肩朝着基地东侧新建的大型机库走去。
机库内灯火通明,高大的穹顶下。
二十余台涂装着冰雪迷彩的“北地承影”如同钢铁巨人般巍然矗立,正在指定的训练区内进行适应性机动和武器测试。
引擎的低沉轰鸣与液压系统运作的嗤嗤声充斥着空间。
机甲手臂上装载的多管速射炮喷吐出耀眼的火舌,将远处标靶撕成碎片。
肩部发射的火箭弹拖着尾焰精准命中移动目标,爆开一团团火光。
一名地煞小队的教官看到两人,小跑过来敬礼:
“裴主任,玄真局长!”
“这帮东正修士的训练情况如何?”
三齐目光扫过训练场,直接问道。
“报告!基础操作和武器系统掌握进度符合预期,但协同作战和复杂环境适应性还有待提高,另外,或许是修炼体系的问题,他们实力相当于炼气一层的修士,在精神力强度上,甚至不输我们炼气三层的战士,所以链接系统的稳定性上甚至还要优于修士学院的学员。”
这点三齐倒是能理解。
这帮西方修士本就主修信仰之力,身体素质弱鸡。
要是精神力强度再拉垮,那就一点儿利用价值都没有了。
况且与修士学院招募经络敏感人一样,西方教士同样有一套挑选类似李铁柱那样的天生精神力强度较高学徒的机制。
这本就是一种筛选,只是侧重点不一样。
“不过由于他们的身体素质太差,长时间高负荷过载机动,对驾驶员的负担很大,而且… …因为没有丹田纳气的缘故,他们对外挂电池的依赖简直… …为此,我们甚至不得不砍掉机甲的矢量推进系统,以增加续航能力。”
教官一丝不苟地汇报。
“砍掉矢量推进系统?”
那不是只能搁地上蹦哒了?
那还叫什么机甲… …
干脆叫足形装甲车算了。
三齐眉头微蹙,投向玄真的目光带着明显的探寻:
“我记得一开始的设计不是这样的啊?”
“咳咳… …”
玄真轻咳一声,指向训练场中动作迟缓的机甲:
这个是我拍板决定的,一个确实是续航问题,以这帮教士的实力,即便是有矢量推进系统,他们也无法承受炁的瞬间过载,飞个两分钟就掉下来,所以安装矢量推进系统根本没什么意义… …所以还不如不装,节省冗余用于防护。”
三齐点了点头,这话虽然有理有据。
但他还是有些怀疑,玄真单纯只是为了制造代差… …
似乎是猜到了三齐在想什么,玄真补了一句:
“正好矢量推进系统的产量受限,我们肯定是优先供应南城机甲生产线的装配… …而且,也不是不给北地机甲装矢量推进系统嘛,譬如伊凡这种级别的修士,当然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dIY了… …”
三齐似笑非笑地点头:
“也好。既要给希望,又要保持差距,这个度你把握得… …很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