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他从容地打开公文包,从中取出一份精心准备的合作协议,然后将其轻轻放在桌上。这份协议承载着双方共同的期望和目标,是实现四合村发展的重要文件。
王琳凝视着这份协议,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他深知这份协议的意义重大,它不仅代表着合作的开始,更预示着四合村未来的无限可能。
他小心翼翼地接过协议,仿佛手中捧着的是四合村的希望与梦想。然后,他毫不犹豫地提起笔,在协议上庄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就在笔尖与纸张接触的一刹那,王琳的眼前突然浮现出一幅美好的画面:
在四合村的将军祠前,一群游客正聚精会神地聆听着守边英雄们的传奇故事,他们被这些英勇事迹深深打动,对守边文化充满了敬意和好奇。
而在影视基地里,一幕幕精彩的边境故事正在被搬上银幕,通过电影的传播,更多的人了解到了四合村的独特魅力和守边精神。
文化产业园中,非遗工坊里的匠人们正全神贯注地创作着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其中以“将军印”Ip为主题的产品更是备受瞩目,风靡全国。
与此同时,研究中心里的学者们也在潜心研究守边文化,他们深入挖掘其内涵和价值,让这一古老的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王琳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四合村的未来一定会如同他所想象的那样美好。
午后的阳光洒满村庄,将军祠的钟声悠扬响起。王琳站在村委会的院子里,望着远处的群山和正在建设的村庄,心中无比笃定。从抓获“影子”到李砚秋的到来,这场关于守护与振兴的较量,从未停止,但只要守住初心,团结一切力量,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周成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当年那句顺口溜,以后就要改成‘守边传佳话,文化兴万家;公路通四方,幸福满农家’了!”王琳笑了,眼中闪烁着光芒。
他知道,四合村的振兴之路,既是守护根脉之路,也是开拓创新之路。那些曾经的艰难困苦,都将成为成长的勋章;那些潜藏的风险挑战,都将被团结与担当化解。而他,将继续带着祖辈的嘱托,怀着对这片土地的敬畏,在这条光明大道上坚定前行,让“守边”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讨论声正酣,众人围绕着研究中心选址、博物馆展品征集、文创产品升级等议题各抒己见,会议室里满是热烈的期许。王琳刚接过周成递来的村落规划图,指尖尚未触到纸面,心口突然猛地一沉——一股莫名的焦躁感如潮水般涌来,后脊泛起细密的凉意。
这感觉与之前在山林中察觉境外眼线时如出一辙,尖锐、强烈,带着不容置疑的警示。他猛地抬头,目光穿透窗户,望向村后那座青黛色的青龙山。此刻山雾缭绕,林木葱郁,看似与往日并无二致,但王琳心中的不安却愈发浓烈:青龙山上,一定又有了异常。
“王秘书长?你怎么了?”李砚秋注意到他骤然紧绷的神情,关切地问道。
王琳迅速收敛心神,指尖在桌下悄悄按了一下微型通讯器的预警键,脸上依旧保持着沉稳:“没什么,可能是刚才想着项目推进,有点走神了。”他话锋一转,目光落在规划图上的青龙山区域,“李老师,您看,研究中心要是建在青龙山脚下,既能依托山林景观,又能和将军祠形成文化联动,就是……”
他故意停顿片刻,余光瞥见周成脸色微变:“就是青龙山后山有些偏僻,之前施工队勘探时也说路不好走,安全方面得多留意。”
周成立刻接话:“是啊!那后山全是老林子,岔路多,还有些废弃的老矿洞,平时除了放牛的老汉,没人愿意往那边去。”
王琳心中一动,之前抓获“影子”时,并未搜到关于青龙山的任何线索,但境外势力既然觊觎文化资源,青龙山作为村落的天然屏障,又藏着未知的地形,极有可能成为他们新的潜藏点。他不动声色地说道:“正好借着这次项目建设,把后山的路修一修,再装几个监控。既方便后续收集散落在山中的将士遗物,也能保障安全。”
“我看可行!”李砚秋点头赞同,“古籍记载,当年部分守边将士曾在青龙山安营扎寨,或许能在山中找到更多有价值的遗存。”
话音刚落,王琳的通讯器震动了一下,是赵警官的消息:“收到预警,我们刚监测到青龙山区域有不明信号波动,疑似微型发射器,正在派人赶过去。”
王琳深吸一口气,脸上依旧波澜不惊:“那咱们就分工行动吧。周叔,你安排村民配合施工队修整后山道路;我带两个人先去青龙山外围勘察一下,看看有没有现成的遗存线索;李老师,您在村委会坐镇,完善合作协议的细节。”
众人没有异议,当即分头行动。王琳叫上建国、虎娃和村里两名年轻力壮的,带上登山杖和对讲机,直奔青龙山。刚进山,林间的空气就透着一股异样的沉寂,连鸟雀的啼鸣都少了许多。王琳放缓脚步,异能悄然涌动,指尖能清晰感知到地面下微弱的能量波动——那是不同于自然环境的、人造设备散发的气息。
“王哥,你看那边!”一名村民突然指向不远处的灌木丛。只见枯黄的草叶被碾压出一条小径,尽头隐约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正是周成提到的废弃矿洞。洞口边缘有新鲜的脚印,还散落着一个空的能量饮料罐,显然近期有人来过。
王琳眼神一冷,示意两人隐蔽在树后,自己则缓缓靠近矿洞。洞口飘出一丝淡淡的金属味,他凝神细听,洞内传来细微的电流声。就在这时,通讯器再次震动:“赵队,我们在矿洞西侧五百米处发现两名可疑人员,正往洞口方向移动!”
王琳立刻退回树后,压低声音对村民兵说:“等会儿听我指令,先拦住他们,别硬拼。”他指尖凝聚异能,地面上的碎石子轻轻浮动,在矿洞入口处形成一道隐蔽的屏障。
片刻后,两个穿着迷彩服、背着登山包的男人出现在视野中,他们动作警惕,不时四处张望,正是赵警官追踪的可疑人员。两人走到矿洞门口,刚要弯腰进入,脚下突然一滑,重重摔在地上。
“谁?!”其中一人厉声喝道,伸手去摸腰间的武器。
王琳从树后走出,目光冷冽:“青龙山不是你们该来的地方。”
两人见状,知道暴露,猛地起身就往山林深处逃窜。但刚跑两步,就被赶来的赵警官和便衣警员堵住了去路。“不许动!”警员们迅速上前,将两人按倒在地。
赵警官走到王琳身边,低声道:“搜出了微型拍摄设备和定位器,他们应该是来探查青龙山内的遗存分布,准备伺机盗取的。”
王琳望向矿洞深处,心中了然:“‘影子’只是先头部队,他们的大部队恐怕早就盯上了青龙山的文化遗存。”他转头对赵警官说,“得尽快对矿洞进行全面搜查,说不定里面还藏着他们的设备,甚至更多同伙。”
警员们随即进入矿洞排查,王琳则站在洞口,望着连绵的青龙山。阳光穿透树叶的缝隙,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他握紧了口袋里的小木牌。这场守护之战,远比他想象的更为艰巨,境外势力如影随形,从项目图纸到文化遗存,步步紧逼。
但他的眼神愈发坚定,后背传来的温暖,仿佛是祖辈们的力量在支撑。守边,不仅是守住村庄的安宁,更是守住这些承载着民族精神的文化根脉。无论青龙山中还藏着多少危险,无论境外势力还有多少阴谋,他都将义无反顾地守护下去。
这时,对讲机传来李砚秋的声音:“王琳,协议细节已经完善,另外我联系了省考古研究所,他们愿意派专家过来协助勘察青龙山的历史遗存!”
王琳嘴角扬起一抹笑意,对着对讲机回应:“好!我们这边也有新发现,等勘察完矿洞,就回去汇合。”
阳光洒满山林,驱散了些许阴霾。王琳知道,有盟友的助力,有村民的支持,有祖辈精神的指引,无论前方有多少荆棘,他都能带着四合村,在守护与振兴的道路上坚定前行,让“守边”精神在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