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文典和王文瑞加入了组织并且提交了入党申请书,然后宁绣绣和宁苏苏也加入了组织。
宁苏苏生孩子宁郭氏去看她的时候,宁绣绣也在,她和姐妹俩聊天就发现了这个情况。
他们还发展了不少的人员,偶尔还会和宁可金说一些组织的好。
宁可金他现在的想法没有费文典和王文瑞那么无私,他觉得让他帮忙可以,但是让他无私奉献,先别说他不愿意,即使他愿意,他也当不了家,家里的一切都是宁学祥说的算的。
再加上他觉得现在的政府还是国党,如果让他去当官,他是非常愿意的。
1932年,又是一个干旱年,今年的旱灾有点严重,连沭河的水位都下降了。
现在正是麦子灌浆的时候,没水哪有好收成,家家户户都要去沭河挑水浇地。
宁学祥带着扎觅汉去浇水,费文典也从县城回来带着扎觅汉挑水浇自家的地。
宁绣绣也带着孩子一起回来了,这会正在宁家和宁郭氏聊天。
两人正在说着话,就听到外面传来了慌乱的声音:“灾民来啦,灾民又来啦,大家快点把自家的东西收拾好啊。”
“大柱,你快去地里头看着点,别让人把咱家的麦子薅了。”
“老李家的,你家的鸡,鸡还在外面呢,快抱回家,别被人给逮走了。”
这几年年景不好,每年都闹灾荒,天牛庙村年年都有逃荒的来,那些饿的狠的,见了东西就抢就偷,村里现在听到灾民来了,已经形成了惯性思维。
地里也都有人看着,要不然怕他们直接吃生麦子。
宁绣绣听到外面的声音,叹了口气:“娘,怎么又有灾民了?这日子真不好过啊。”
宁郭氏沉默了一会:“今年比以往可能更多灾民吧。”
战乱的原因,今年确实比往年的灾民更多。
宁绣绣心软,出门看了看外面,打头阵的已经进来了天牛庙村,看着那些衣衫褴褛、衣不蔽体的灾民,宁绣绣还是像往年一样。
“娘,俺带着小宁、小安回去了,回去给他们些吃的。”
“绣,外面现在正乱,你带两个孩子不方便,让筐子先送你回去吧,小宁小安先留在这,等会过去了他俩再回去。”
“娘,那俺先回去了。”
宁绣绣忙着回去煮些粥给这些灾民吃,宁郭氏则是把家里之前蒸的杂粮窝窝头和热水给他们吃喝。
这些行为都是杯水车薪,今年的灾民实在是太多了,黄河一带泛滥,长江一带干旱,水乡泽国又是一片焦土,三层灾害叠加在一起,灾民就越来越多。
这个时候,鲁南革命委员会给费文典他们下达的任务是让土财主放粮。
费文典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自家,从小他就听费左氏教他的行善积德,匡扶弱小,现在也一直在这么做。
费家现在的管家在宁绣绣手上,家里的粮食钱财还有商铺,她都知道。
夫妻两个看了看自家的粮仓,这几年粮食产量高,余粮特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