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透过彩绘玻璃,如同一束束彩色的箭,射进了圣玛利亚女子中学的走廊。
这些光线在光洁如镜的大理石地面上跳跃、交织,形成了一片片斑斓的光斑,宛如梦幻中的仙境。
苏林晚站在窗边,将最后一本乐理谱塞进书袋。
她的指尖不经意间触碰到了书袋的皮质内衬,感受到那细腻的纹路,仿佛能摸到工匠们精心制作的痕迹。
这所学校连书包都是定制款,处处透着贵族学校的腔调。
回想起午餐时的情景,银质刀叉碰撞的声响似乎还萦绕在耳畔。
三菜一汤的配置,在这个时代的学校中绝对算得上顶配。
而且,学校还为学生们提供了专门午休的地方,这让苏林晚不禁感叹,这所学校真的是把学生们照顾得无微不至!
“林晚,马术课上你居然能让‘追风’乖乖低头!”李薇的声音突然在苏林晚耳边响起,打断了她的思绪。
她甩着她那新烫的卷发,快步从门口走进来,手腕上的珍珠手链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发出清脆的声响,“我还以为你跟我一样怕那家伙呢。”
苏林晚心里“咯噔”一下,她突然意识到原主的课业成绩并不是很出色,而今天自己的这番表现恐怕会让其他人感到惊讶。
她眨了眨眼,迅速思考着应对的方法,故意露出一丝小得意道:“其实啊,我偷偷给它喂了胡萝卜呢。”
说这话的时候,苏林晚的余光瞥见了李薇的眼睛,她注意到李薇的眼中闪过了一丝了然。
这让苏林晚暗自松了一口气——看来这个姑娘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有些娇憨,但实际上心思却很通透呢。
两人提着书袋并肩走出雕花铁门,一路上有说有笑。
苏林晚正听着李薇兴高采烈地讲述着谁在射击课上把靶子打成了蜂窝煤,还有谁全部脱靶的趣事,突然听到李薇说道:“林晚,你看那边,好像有人在看你呢,你认识吗?”
苏林晚闻言,顺着李薇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大门外站着一个人,正盯着她们这边看。
她皱了皱眉,随口说道:“哦,是一条街上的。”
就在这时,陈秀莲也看到了苏林晚,她欢快的跑过来:“林晚姐,你放学啦!”
当陈秀莲的目光落在苏林晚身旁的李薇身上时,她的脸上突然露出了一丝欲言又止的神情。
“你约了朋友呀,那我先走了。”李薇察觉到了陈秀莲有话想单独跟林晚说,善解人意地说道。
“等等!”苏林晚连忙拉住李薇的手,同时悄悄地给了她一个眼神,示意她不要离开。
李薇的眼眸中泛起一抹笑意,为林晚把她当自己人而高兴,就没有再提及要离开的事情。经过整整一个下午的相处,两人之间似乎已经培养出了某种默契。
苏林晚问道:“秀莲,你有什么事情吗?”
陈秀莲稍稍犹豫了一下,见李薇不打算离开的样子还是说道:“我哥哥不是要过生日了嘛,我妈妈特意给他做了一套新衣服,我正打算给他送过去呢。所以我想问问林晚姐,你要不要一起去呀?”
苏林晚闻言,脸上露出些许惊讶之色,“咦,你怎么还不去呢?等会儿天就黑啦,女孩子一个人在外面可不太安全哦!而且我跟我同学有约了,就没办法陪你一起去啦!”
陈秀莲有些不解,“可是,林晚姐,你不是……”
“不是什么?”苏林晚立刻打断了她的话,故意装作一副茫然不知的样子。
陈秀莲见状,只好把话说完:“不是也给我哥哥准备了礼物吗?”
苏林晚心中嗤笑一声,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地解释道:“哦,对哦,我确实打算准备一份礼物要送给他的。
不过呢,我仔细想了想,我现在女中都要毕业了,已经长大了,男女之间还是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比较好,私相授受总归不太合适。你不也经常说女孩子的名声可是非常重要的!”
说完,苏林晚便毫不犹豫地拉起李薇的手,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去,留下陈秀莲一个人站在原地,满脸的不可置信。
“对了,”苏林晚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似的,猛地回过头来。
此时,夕阳西下,余晖如金,将她的身影拉得长长的,仿佛一条蜿蜒的长蛇,恰好停留在陈秀莲的身前。
苏林晚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对着陈秀莲说道:“替我跟你哥带句生日祝福吧,就说祝他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说罢,她转身离去,步伐轻盈而坚定。
就在她转身的瞬间,李薇忽然凑到她耳边,轻声笑道:“你呀,刚才那语气,简直跟我祖母训我们的时候一模一样呢。”
苏林晚闻言,并未回应,只是嘴角的笑容微微一敛。
其实,那些话并非她的原创,而是陈家母女平日里常常对原主说的。如今,她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罢了。
苏林晚和李薇一路闲聊,很快就走到东安路。到了这里,两人便分道扬镳。李薇向左拐去,而苏林晚则继续前行,她的目的地是启明杂志社。
越靠近杂志社,苏林晚的心中就越发不安。
她不禁想起昨天下午发生的事情,心中不禁怀疑:“那里真的安全吗?会不会有叛徒呢?”这种担忧如同阴云一般笼罩在她心头,让她的心情也变得有些沉重起来。
终于,苏林晚决定不再迟疑,她加快脚步,甚至小跑起来。
一路狂奔,她的呼吸变得急促,胸口像被火灼烧一般。但她顾不得这些,只想尽快赶到杂志社,确认那位光章同志是否安全,他的伤势恢复得怎么样了。
当她气喘吁吁地站在启明杂志社的大门前时,抬手轻轻敲响了那扇略显陈旧的门。
片刻后,门开了,一个男人出现在她面前。
苏林晚定睛一看,发现这个男人正是昨天与另一位男同志一起将受伤的光章同志扶进杂志社的人。两人昨天虽仅有一面之缘,但苏林晚对他的印象还算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