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炼钢厂全厂中层闭门会议急忙召开,参与人员有办公室里的科长及其以上工作人员,生产车间的车间主任及其以上工作人员。
会议的宗旨就是在将来这场技术转移中,炼钢厂能够得到什么好处。只讲贡献不讲回报,那是败家子。
向阳炼钢厂为了开发技术,别看有林瑞做技术支撑,其花费也是不少的。虽然这点资金放在其他工厂来说如九牛一毛,可对于当时刚刚建立起来的向阳炼钢厂,那是一笔不菲的巨资。
炼钢厂里那些设备的设计制造,用到了很多的电子元件,各种特殊材料定制的工件,只靠炼钢厂一个炼钢企业,根本独立造不出来,只能花费大代价请关系,到相关单位进行定制。
所以,现在技术转移,接受技术的单位,必须有个说法才行。
钱,现在炼钢厂不缺,但是人才,缺口很大。
炼钢厂打定主意,就需要人才,无论是搞技术研究的,还是离退休的六七级各种技术工,统统都可以,当然,能来厂里学习技术的人留下来,那更好。炼钢厂打的主意就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这次的闭门会议,就是针对能够留住人才,设下的各种奖励措施,当然,这些奖励措施不能摆在明面上。
反正就是一句话,只要来了炼钢厂,要住房有住房,而且全部都是楼房,后面三层职工楼已经在建。住上千人没问题。
要福利有福利,把炼钢厂的各种隐形福利悄无声息的透露出去,要是再不心动,那就拿招工名额来说事。
现在炼钢厂三四千人的大厂,都是在向阳公社街道本地,再加上下方生产队招收的,县里推荐过来的人是寥寥无几。
接下来规模更大的三期,再加上电风扇厂,水泵厂,都需要招工,如此下来,围绕着向阳炼钢厂,在接下来一两年内,至少要有两万左右的工人入职。
虽然不免被上级拿走一些,再加上下方各个公社分摊一些,稍微流露出一些招工名额,都足够工厂里拿出来当做诱饵的了。
人才,到哪里都是战略物资。
向阳炼钢厂定下了中层及其以上领导干部的闭门会议,其核心是招揽人才为基调,挖掘各大工厂的离退休干部才是其真实目的,这个策略将要一直执行下去,这一策略,也会为炼钢厂的发展,打下一个定海金针柱!
如今,炼钢厂送走了上级的领导,闭门会议开完,林瑞这个时候才有机会在技术科巡视了一遍。
其着重对曹东骏的工作进行了验收,这小子别看年轻,被林四勇带了一段时间后,倒是把林四勇的那股子驴脾气学了不少。
其电机技术学的也很棒,就连电工部门的几个电工高手,都说这小子搞电机很有一套,如今电机线圈绕线,电机维修,都能上手,其主持的车间里的降温改造工程,干的也是有条不紊。
这让林瑞彻底放下心来,心里暗道余华这老小子总算靠谱了一回。
至于顾海洋,齐恒这里,俩人一直在研究林瑞提供的十八匹发动机的技术材料,并且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不少改进的观点。
虽然有些观点看着有些不切合实际,不过,有些观点还是很有前瞻性的,当后世技术力量达到了要求,就可以在这方面着手进行推进了。
现在,林瑞需要的发动机就只有一个要求,皮实耐操,上山下海都能跑。
所以,只能牺牲很多技术性的东西,只保留了发动机最基本的构造,这才设计出了这台十八匹的发动机。那些零件易损坏,难维修的技术,统统被他砍掉。
有赖于加工精度的苛刻要求,同样功效下,依旧做到了体积小,热效比高等优点。
林瑞又打电话跟远在商市焦炭厂的林四勇沟通了一下那边的建造情况,并针对现场出现的问题,林瑞也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林瑞在炼钢厂只待了两天,就骑着车子去了电风扇厂的工地。
现在工地上没有一个领头的人物,再加上用的钢构技术,上次培训的建筑工人被基地借调走了。现在负责建造的大都是农民工,他们可没有接触过这种建造方式,一个不好,到时候出现了工程质量问题,那可是会要命的。
这两天虽然有公社里负责盯梢的来给林瑞汇报消息,林瑞依旧心中不安。
挥手告别了王国强等人,林瑞骑上自行车,这就准备去工地。
刚走到门口,就被把守门卫的保卫科战士拦截了下来:“林科长,门口有人找。”
说完,还凑近了林瑞的耳边小声说道:“是女的,嘿嘿...”
林瑞一愣,他大姐林芳来过炼钢厂几次,把守门卫的都认识,能被他特意点名的,那一定是年轻女子。要是年龄大的找来,他也不会这个表情。
林瑞一瞬间想到很多,却想不起来能有哪位漂亮年轻的女子找自己。
在向阳炼钢厂保卫科有条铁律,如果是陌生人进入炼钢厂厂区内部,必须有炼钢厂内的职工来签字,才可进入,否则,只能坐在保卫科,等着通知。
林瑞走到保卫科的时候,看到端坐在凳子上的白裙子少女,也是一愣,这个人有些面熟,但是,一时也想不起来在何处见过了。
那女子也看到了林瑞, 连忙站了起来急忙说到:“林瑞同志,我是林小平的老师冉桂枝,这次来找你也是有关小平的事情的。”
林瑞恍然大悟,连忙热情的回应道:“你好,你好,冉老师,小平要是在学校调皮,不听话,你该管就管,该揍就揍。”
冉桂枝连忙摆手说到:“林瑞同志,小平是个好学生,在学校学习很好,成绩全校第一名,也很热心,爱帮助其他同学,我这次找来,是有关于小平去省城测试的事情的。”
“去省城测试?是您上次说的少年班的事情吗?”林瑞眉头一皱,看着冉老师明媚大眼里的渴望,事关小平以后的人生,不能让他把路走偏了。
再过几年,各种运动兴起,率先开始的就是从学校里,而后兴起的上山下乡十年大运动。
林瑞相信,在自己的护持之下,林小平不会出事,一旦脱离了他的庇护,那就增加了几多未知的风险,十年运动,扭曲了太多的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