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前来,便是为了敲定互市之事。我江东愿以海盐、木材、漆器换取贵方的粮谷、丝绸、铁器,不知皇叔与军师意下如何?”
诸葛亮笑道:“子敬先生所言,正合我意。互市之事,于双方有利,我们自然应允。可约定每月初一、十五在江夏、柴桑两地开设互市场所,由双方官员共同管理,严禁囤积居奇、强买强卖。”
鲁肃颔首:“诸葛军师考虑周全,便依此办理。此外,我家主公还提议,双方可互派将领交流练兵之法,增进彼此信任。”
刘备大喜:“如此甚好!我荆襄愿派关羽将军麾下副将周仓前往江东,江东也可遣将领来襄阳,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双方一拍即合,当场拟定盟约,签字画押。鲁肃在襄阳停留了三日,参观了襄阳的工坊、农田,见荆襄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心中对诸葛亮的谋略更添敬佩。临行前,他对刘备说:“皇叔有诸葛军师辅佐,荆襄必定日益强盛。只要荆襄与江东同心同德,曹操虽强,亦不足惧。”
时光荏苒,转眼半年过去。南阳一带,流民纷纷返乡,新开垦的农田一望无际,金黄的麦浪随风起伏,丰收的景象令人欣喜。汉江的水利工程也已完工,清澈的河水通过沟渠流入田间,滋润着庄稼。襄阳的工坊更是产销两旺,打造的农具锋利耐用,深受百姓喜爱;打造的兵器则坚不可摧,装备了刘备的军队。
这一日,刘备、诸葛亮正在议事厅商议下一步的计划,赵云从南阳派人送来急报。诸葛亮拆开一看,脸色微微一变,递给刘备:“主公,曹操在许都调集兵力,似乎有南征之意。”
刘备接过急报,匆匆看完,眉头紧锁:“曹操果然贼心不死!如今我荆襄虽有起色,但兵力尚弱,如何抵挡?”
诸葛亮羽扇轻摇,神色却依旧镇定:“主公不必惊慌。曹操此次南征,恐怕并非真心要与我军决战。濡须口、樊城两战失利后,曹军士气低落,粮草也需囤积。他此时调集兵力,多半是想虚张声势,试探我荆襄与江东的虚实,同时安抚内部的主战派。”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刘备问道。
“其一,令关羽将军加强樊城防务,令张飞将军驻守秭归,严密监视曹军动向。其二,速遣使者前往江东,告知曹操异动,让孙权早做准备,坚守濡须口。其三,继续安抚百姓,稳定后方,不可因曹操的虚张声势而乱了阵脚。” 诸葛亮有条不紊地说道,“曹操若真要南征,必然会调动大量兵力,粮草运输也需时日,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应对。只要荆襄与江东坚守防线,互不侵扰,曹操便无机可乘。”
正说着,孙尚香走进议事厅,手中拿着一封书信:“皇叔,军师,江东传来消息,兄长已令吕蒙将军加强濡须口防务,同时派使者告知我们,若曹操南征,江东必出兵相助。”
诸葛亮点头笑道:“孙权果然明事理。如此一来,荆襄与江东首尾呼应,曹操纵有百万大军,也难越雷池一步。”
刘备心中稍安,感慨道:“若非军师深谋远虑,我们恐怕早已陷入险境。如今联盟稳固,百姓安居,兵精粮足,这都是军师的功劳啊!”
诸葛亮连忙摆手:“主公过誉了。这都是主公仁德布于天下,将士们奋勇效力,百姓们同心同德的结果。我只是略尽绵薄之力罢了。”
话音刚落,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糜竺匆匆走进来,脸上带着喜色:“主公,军师,好消息!汉江沿岸的水稻丰收,总产量比去年翻了三倍,足够我军三年之用。工坊打造的兵器也已装备完毕,如今我军兵力已扩充至五万,将士们个个士气高昂,随时可以一战!”
刘备闻言,大喜过望:“太好了!有了充足的粮草和兵器,我们便更有底气应对曹操了!”
诸葛亮也露出欣慰的笑容:“民心向背,乃是成败关键。如今百姓富足,将士用命,联盟稳固,这便是我们最大的资本。曹操虽强,但他篡汉自立之心昭然若揭,天下百姓无不痛恨。只要我们继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一旦曹操内部生变,便是我们北伐中原,兴复汉室之时!”
窗外的秋阳愈发灿烂,映照在众人脸上,每个人眼中都充满了希望。荆襄大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而远方的许都,曹操正站在宫殿的高台上,望着南方,眼神阴鸷。他知道,刘备和孙权这两个对手,已经越来越强大,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但此时的荆襄,早已不是昔日的模样。在刘备的仁德治理下,在诸葛亮的深谋远虑中,在将士们的浴血奋战里,这片土地已经凝聚起强大的力量,如同蓄势待发的猛虎,等待着怒吼的那一天。而孙尚香,这位文武双全的江东奇女子,也在为这份大业默默付出,她知道,只有荆襄与江东永远结盟,才能对抗曹操的野心,才能让天下百姓重归安宁。
议事厅内,众人的目光都落在舆图上的中原大地,那里是汉室的故都,是他们心中的圣地。虽然北伐的时机尚未成熟,但他们心中都清楚,这一天,不会太远了。如今的每一分努力,每一次积累,都是在为那一天的到来铺路。
议事厅的梁柱皆是百年古木,被匠人打磨得光滑如镜,倒映着烛火跳跃的光晕。舆图铺展在长案之上,以朱砂勾勒的江河如血脉般纵横,中原腹地的洛阳、许昌二城被圈上了三道醒目的红圈,那是汉室龙兴之地,如今却被曹贼铁蹄践踏。诸葛亮手持羽扇,指尖落在南阳郡的位置,语调沉稳如山:“主公,诸位将军,南阳乃荆襄北上咽喉,曹仁在此屯兵三万,粮草囤积于宛城粮仓。我等若要北伐,必先取南阳以为根基,断其左臂。”
刘备身着素色锦袍,鬓角已染微霜,却难掩眼中的灼灼光芒。他抚着案上的青铜镇纸,沉声道:“孔明所言极是。只是南阳城防坚固,曹仁又素有‘天人’之称,不可轻举妄动。再者,我军虽经数年休养,兵力已达八万,但骑兵尚弱,与曹操的虎豹骑相比,仍有差距。”
话音刚落,一员虎背熊腰的大将豁然起身,玄甲上的鳞片在烛光下闪着冷光,正是赵云。“主公勿忧!” 他声如洪钟,“末将愿率本部五千骑兵,前往新野一带演练奔袭之术。不出半年,定能练出一支可与虎豹骑抗衡的劲旅!”
张飞坐在赵云身旁,早已按捺不住,粗声说道:“二哥说得对!俺老张也愿去!咱们兄弟俩联手,保管把曹仁那厮吓得屁滚尿流!”
诸葛亮微微一笑,摇了摇羽扇:“翼德将军勇猛过人,子龙将军沉稳善战,有二位将军操练骑兵,再好不过。只是操练骑兵需耗费大量粮草,还需精良的战马与兵器。此事,还需劳烦子敬先生从中斡旋。”
众人目光齐刷刷投向角落里的鲁肃。他身着青色儒衫,面容儒雅,闻言起身拱手道:“孔明先生放心,鲁某定当尽力。江东与荆襄唇齿相依,支援荆襄北伐,亦是江东之责。只是近日江东内部有些许流言,称曹操已派使者前往秣陵,欲离间我两家关系。”
孙尚香恰好从屏风后走出,一身银甲衬得她身姿挺拔,眉眼间带着几分英气。她手中捧着一封密信,递到刘备面前:“夫君,这是江东细作送来的密报。曹操使者携带重金,游说张昭等老臣,声称若江东背弃盟约,曹操愿将庐江郡割让给江东。”
刘备接过密信,匆匆浏览一遍,眉头紧锁:“张昭等人本就主张偏安江东,如今有曹操利诱,怕是会从中作梗。”
“无妨。” 孙尚香语气坚定,“我已修书一封给兄长,陈明利害。兄长素有大志,绝不会因区区庐江郡而背弃盟约。再者,我已命人暗中监视曹操使者,若他敢有异动,定让他有来无回!”
诸葛亮点了点头:“尚香夫人深明大义,有夫人在,江东那边当无大碍。眼下最重要的,还是抓紧时间筹备粮草与军械。云长将军镇守荆州,可从荆州各郡征调粮草,务必保证军饷充足。”
关羽此刻正立于厅中左侧,丹凤眼微眯,青龙偃月刀斜倚在身旁的立柱上。他沉声道:“军师放心,某已传令下去,荆州各郡将在一月内筹集粮草十万石,兵器五千件,送往新野大营。”
议事厅内众人各抒己见,气氛热烈而凝重。窗外夜色渐深,烛火摇曳,映照着每个人脸上的坚毅。他们都知道,北伐之路注定充满荆棘,但为了汉室复兴,为了天下百姓,他们别无选择。
三日后,赵云与张飞率领五千骑兵前往新野,开始了艰苦的操练。每日天不亮,新野城外的校场上便响起了震天的呐喊声,骑兵们驾驭着战马,往来奔袭,刀光剑影交织成一片。张飞亲自擂鼓助威,鼓声如雷,振奋人心。赵云则亲自传授骑兵战术,从冲锋陷阵到迂回包抄,一一细致讲解。
与此同时,鲁肃返回江东,面见孙权。孙权在书房内接见了他,听完鲁肃的陈述后,脸色凝重:“子敬,孤岂不知唇亡齿寒之理?只是张昭等人反复进言,称曹操势大,不可与之抗衡。若荆襄北伐失利,江东恐遭池鱼之殃。”
鲁肃急声道:“主公!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天下人皆欲诛之。荆襄有刘备主公仁德布于天下,有诸葛亮军师运筹帷幄,再加上关、张、赵等猛将,北伐未必不能成功。若能助荆襄击败曹操,收复中原,江东便可顺势北上,成就霸业。反之,若背弃盟约,曹操一旦平定荆襄,下一步必取江东,到那时,江东危矣!”
孙权沉默良久,最终拍案而起:“子敬所言极是!孤意已决,继续与荆襄结盟,全力支援北伐。张昭等人若再敢多言,孤定不饶他!” 说罢,他提笔写下一道圣旨,命人调拨战马三千匹,粮草五万石,送往荆襄。
孙尚香得知消息后,心中大石落地。她深知,江东的支持至关重要,如今兄长下定决心,北伐的根基便稳固了大半。为了进一步巩固联盟,她决定亲自前往秣陵一趟,一来探望兄长,二来安抚江东众臣。
临行前,刘备亲自送她至江边。江风拂面,吹动着孙尚香的发丝,她望着刘备眼中的关切,柔声道:“夫君放心,我此去秣陵,定能说服众臣,让他们坚定支持北伐。你在荆襄安心筹备,待我归来,便是北伐之时。”
刘备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不舍:“尚香,一路保重。江东局势复杂,凡事多加小心。若有危险,即刻传信于我,我亲自率军前往接应。”
孙尚香点了点头,翻身上马,率领一队亲卫,沿着长江南岸一路东行。行至柴桑郡时,突然遭遇一伙蒙面人的袭击。这伙人身手矫健,个个手持利刃,目标直指孙尚香。
“夫人小心!” 亲卫统领大喊一声,率领众人奋力抵抗。孙尚香拔出腰间佩剑,从容应战。她自幼习武,剑法精妙,虽身处险境,却丝毫不乱。只见她剑光一闪,便有两名蒙面人应声倒地。
激战半个时辰后,蒙面人渐渐不支,纷纷撤退。亲卫统领检查现场,发现蒙面人留下的兵器上刻着 “魏” 字。“夫人,看来这伙人是曹操派来的刺客!”
孙尚香冷笑道:“曹操小儿,竟敢暗算于我。看来他是急了,知道只要我江东与荆襄联手,他必败无疑。” 她命人将此事火速禀报刘备与孙权,随后继续赶路。
抵达秣陵后,孙权亲自出城迎接。兄妹二人相见,感慨万千。孙权将孙尚香接入宫中,设宴款待。席间,孙尚香向孙权详细阐述了荆襄的北伐计划,以及联盟的重要性。孙权深表赞同,并表示会全力支持。
随后,孙尚香又会见了江东众臣。面对张昭等人的质疑,她据理力争,言辞恳切,终于说服了大部分大臣。张昭虽仍有疑虑,但见主公与众人都支持联盟,也不敢再公开反对。
处理完江东事务后,孙尚香准备返回荆襄。孙权亲自送她至江边,嘱咐道:“妹妹,此次回去,替我向玄德公问好。告诉她,江东永远是荆襄的后盾,北伐之时,我必率军策应。”
孙尚香点头应允,登上战船,沿着长江逆流而上。行至江夏郡时,遇到了刘备派来的接应队伍。原来,刘备得知孙尚香遭遇刺客后,十分担忧,便派关羽率领一队水军前来接应。
夫妻二人重逢,皆大欢喜。关羽见到孙尚香,拱手道:“夫人,主公日夜牵挂于你,如今你平安归来,真是太好了。”
孙尚香笑道:“有云长将军接应,我自然平安无事。辛苦将军了。”
一行人返回荆州后,刘备早已在城门外等候。见到孙尚香安然无恙,他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当晚,荆州城内张灯结彩,庆祝孙尚香平安归来,也庆祝孙刘联盟更加稳固。
时光荏苒,转眼半年过去。新野大营内,赵云与张飞操练的骑兵已颇具规模。这支部队军纪严明,战斗力强悍,丝毫不逊色于曹操的虎豹骑。关羽从荆州筹集的粮草与军械也已全部到位,堆积如山。
诸葛亮再次召集众人议事。议事厅内,舆图上的南阳郡被标注上了密密麻麻的记号,那是细作打探到的曹军布防情况。诸葛亮手持羽扇,指着舆图说道:“主公,诸位将军,如今粮草充足,兵强马壮,江东那边也已准备就绪。北伐的时机,已然成熟!”
刘备闻言,眼中光芒万丈。他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诸位,曹贼篡汉,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今日,我等奉天子密诏,北伐中原,诛灭曹贼,复兴汉室!愿与诸位同心协力,共图大业!”
“诛灭曹贼,复兴汉室!” 众人齐声高呼,声音震耳欲聋,响彻整个议事厅。
关羽抽出青龙偃月刀,刀光映照着他坚毅的脸庞:“某愿为先锋,直取南阳,斩曹仁狗头!”
张飞挥舞着丈八蛇矛,大声道:“俺老张愿随二哥一同前往,踏平宛城!”
赵云、马超、黄忠等将领也纷纷请战,士气高昂。
孙尚香身着银甲,手持长剑,立于众将之中,朗声道:“夫君,诸位将军,我愿率领江东援军,从水路进攻襄阳,牵制曹军兵力,为北伐大军扫清障碍!”
诸葛亮点了点头:“好!便依诸位所言。云长将军率三万大军为先锋,直取南阳;翼德、子龙二位将军率两万骑兵,迂回至宛城后方,截断曹军粮草;汉升、孟起二位将军率两万步兵,镇守新野,防备曹军援军;尚香夫人率领一万江东水军,从水路进攻襄阳;主公与我率两万大军坐镇荆州,统筹全局。”
部署完毕后,众人各司其职,开始准备出征。荆州城内,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为北伐大军送行。他们手持酒碗,将美酒倒入将士们的口中,眼中满是期盼与感激。
“将军们,一定要平安归来,为我们收复中原!” 一位白发老者高声喊道。
“诛灭曹贼,还天下太平!” 百姓们齐声高呼,声音久久回荡。
关羽率领先锋部队,浩浩荡荡地向北进发。队伍行至南阳城外,曹仁早已率领大军列阵迎敌。两军对垒,旌旗招展,鼓声震天。
曹仁立马于阵前,高声喝道:“关羽,你等无名鼠辈,也敢犯我南阳?速速投降,饶你不死!”
关羽冷笑一声,拍马舞刀,直冲曹仁:“曹贼走狗,休得猖狂!看某今日取你狗命!”
两人刀枪相交,大战数十回合。关羽武艺高强,青龙偃月刀舞得虎虎生风,曹仁渐渐不敌,节节败退。曹军见状,阵脚大乱。
“杀啊!” 关羽大喝一声,率军冲入曹军阵中。蜀军将士个个奋勇争先,如猛虎下山般厮杀。曹军抵挡不住,纷纷溃败。
与此同时,张飞与赵云率领骑兵,趁着夜色,悄悄绕到宛城后方。宛城粮仓的守军毫无防备,被蜀军一举攻破。张飞下令放火烧毁粮仓,熊熊大火冲天而起,照亮了夜空。
曹仁得知粮仓被烧,军心大乱。关羽趁机发起总攻,南阳城被一举攻破。曹仁率领残部,狼狈逃往许昌。
消息传到荆州,刘备与诸葛亮大喜过望。诸葛亮当即下令,命黄忠、马超率领步兵进驻南阳,巩固防线;命张飞、赵云率领骑兵继续北上,进攻许都;命孙尚香率领水军进攻襄阳,牵制曹军兵力。
北伐大军势如破竹,接连攻克数座城池。曹操得知南阳失守,大怒不已,亲自率领十万大军南下,欲与蜀军决战。
两军在官渡相遇,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即将爆发。刘备与诸葛亮坐镇中军,指挥全军。关羽、张飞、赵云等将领各率部队,奋勇杀敌。孙尚香率领水军,从侧翼袭击曹军,截断曹军退路。
战场上,刀光剑影,血流成河。蜀军将士凭借着高昂的士气与精妙的战术,与曹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曹操的虎豹骑虽然勇猛,但在赵云与张飞训练的骑兵面前,也难以占到便宜。
激战三日三夜后,曹军渐渐不支。曹操见大势已去,率领残部仓皇北逃。蜀军大获全胜,收复了大片失地。
捷报传回荆襄,百姓们欢欣鼓舞,奔走相告。荆州城内,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庆祝北伐首战告捷。
刘备站在荆州城的城楼上,望着北方的天空,眼中满是感慨。他知道,这只是北伐的开始,要想彻底诛灭曹贼,复兴汉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