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阳融冰
林溪第一次见到沈亦舟时,是在深秋的梧桐道上。
那天她抱着一摞刚从图书馆借来的书,被一阵突如其来的风吹得手忙脚乱,最上面的那本《园艺植物栽培学》“啪嗒”一声掉在地上,书页里夹着的银杏叶书签悠悠飘到了一双锃亮的黑色皮鞋前。
她正想弯腰去捡,一只骨节分明的手已经先她一步拾起了书签和书。那只手的主人穿着深灰色的风衣,身形挺拔如松,眉眼间带着一种疏离的清冷,像是水墨画里走出来的人,好看得有些不真实。
“你的东西。”他把书和书签递过来,声音和他的人一样,带着点凉意。
林溪连忙接过,脸颊微微发烫:“谢谢你,真不好意思。”
他没再多说什么,只是微微颔首,便转身离开了。风吹起他风衣的一角,露出里面干净的白色衬衫领口。林溪望着他的背影,直到那身影消失在梧桐道的尽头,才低头看了看手里的银杏叶书签,叶脉清晰,边缘带着淡淡的金黄。
她后来才知道,那个清冷的男生叫沈亦舟,是建筑系大四的学长,也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成绩优异,拿奖无数,设计的作品还在全国性的比赛里得过金奖。但他性子冷淡,不爱说话,身边几乎没什么朋友,总是独来独往,像一座孤岛。
林溪和沈亦舟的生活本该像两条平行线,不会再有交集。可缘分这东西,总是这么奇妙。
一个月后,学校举办一年一度的志愿者活动,林溪报名了去城郊的养老院看望老人。活动当天,她在养老院门口又遇到了沈亦舟。
他穿着简单的白色卫衣和牛仔裤,少了几分平日的疏离,多了几分清爽。只是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手里提着一个大大的袋子,不知道装了些什么。
“沈学长?”林溪有些惊讶地叫了他一声。
沈亦舟看到她,也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你也来了。”
“嗯,”林溪笑了笑,露出两个浅浅的梨涡,“我来看看爷爷奶奶们。”
两人一起走进养老院。院子里,几个老人正坐在长椅上晒太阳,看到他们进来,都笑着打招呼。林溪立刻热情地走过去,拉着一位老奶奶的手,甜甜地喊着“张奶奶好”,又帮旁边的老爷爷理了理围巾,像只快乐的小麻雀,叽叽喳喳地和老人们聊起天来。
沈亦舟站在一旁,看着她熟练地和老人们互动,看着她帮老人捶背,听老人讲过去的故事时认真的模样,看着她因为老人一句夸奖而笑得眼睛弯成月牙的样子,眼底的清冷似乎融化了一点点,泛起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暖意。
他默默地走到角落里,打开带来的袋子,里面是一些崭新的毛衣和围巾。他走到一位独自坐在轮椅上的老爷爷身边,蹲下身,轻声说:“爷爷,天凉了,我给您带了件毛衣,您试试合不合身。”
老爷爷有些耳背,没听清他说什么,只是茫然地看着他。沈亦舟耐心地又说了一遍,声音放得更柔了些。他帮老爷爷穿上毛衣,又细心地帮他系好围巾,动作轻柔,和他平时冷淡的样子判若两人。
林溪看在眼里,心里忽然觉得,这座“孤岛”,其实也不是那么难以接近。
那天的活动结束后,林溪主动走到沈亦舟身边:“沈学长,你经常来这里吗?”
沈亦舟摇了摇头:“第一次。”
“那你怎么知道爷爷奶奶们需要这些?”林溪指了指他带来的毛衣和围巾。
“上周路过这里,看到有老人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外面晒太阳。”他淡淡地说。
林溪心里一动。原来他不是冷漠,只是不善于表达。他把所有的温柔,都藏在了沉默里。
从那以后,林溪和沈亦舟的交集渐渐多了起来。他们会在图书馆偶遇,会在食堂排队时碰到,有时也会在去养老院的路上碰到。
林溪是个温暖又善良的姑娘。她会记得每个老人的生日,提前准备好小礼物;会在下雨天,看到没带伞的同学时,主动把伞分一半给对方;会在路边看到流浪猫时,跑回宿舍拿猫粮喂它们。她对每个人都带着真诚的善意,像个小太阳,走到哪里,就把温暖带到哪里。
她也用这份善意对待沈亦舟。知道他胃不好,她会在书包里备着胃药,碰到他时悄悄塞给他;知道他经常熬夜画图,她会泡好一杯热牛奶,放在他常去的画室门口;知道他不喜欢喧闹,她从不会在他看书或画图时打扰他,只是偶尔会在他桌角放一朵自己种的小雏菊。
沈亦舟依旧话不多,但林溪能感觉到,他在慢慢改变。他会在看到她时,主动点一下头;会在她遇到难题时,默默地帮她解答;会在她不小心摔倒时,第一时间伸手扶她。
有一次,林溪在画室帮老师整理画具,不小心被画架绊倒,眼看就要摔倒在地,一只手突然揽住了她的腰,稳稳地把她扶了起来。
是沈亦舟。
他的手带着微凉的温度,却让林溪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她抬起头,撞进他深邃的眼眸里,那里面不再是冰冷的海水,而是有了星星点点的光。
“小心点。”他松开手,耳根微微泛红。
林溪的脸颊也烫得厉害,低下头小声说:“谢谢你。”
画室里很安静,只有窗外的风吹过树叶的声音。两人之间的空气似乎都变得有些不一样了,带着一丝淡淡的暧昧。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沈亦舟毕业的时候。他要去国外读研了,临走前,他约林溪在学校的湖边见面。
那天的天气很好,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沈亦舟穿着林溪送给她的那件浅蓝色衬衫,站在柳树下,看着远处的风景。
“我明天就要走了。”他转过身,看着林溪,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不舍。
林溪心里有些难过,但还是笑着说:“学长,恭喜你啊。到了那边要好好照顾自己,记得按时吃饭,别总熬夜。”
沈亦舟看着她,眼神温柔得像是一汪春水:“林溪,谢谢你。”
“谢我什么呀?”林溪不解地问。
“谢谢你出现在我的生命里,”沈亦舟的声音很轻,却清晰地传到了林溪的耳朵里,“谢谢你让我知道,原来这个世界可以这么温暖。”
他顿了顿,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小的盒子,递给林溪:“这个给你。”
林溪接过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枚银杏叶形状的项链,银质的叶子上,镶嵌着一颗小小的蓝宝石,像一滴凝结的露珠,很是精致。
“这是……”
“我设计的,”沈亦舟看着她,眼神认真,“银杏叶代表着初见,蓝宝石代表着你,像阳光一样,照亮了我的生活。林溪,等我回来,好吗?”
林溪的眼眶一下子就红了,她用力地点了点头:“好,我等你。”
沈亦舟笑了,那是林溪第一次看到他笑得那么灿烂,像是冰雪消融,春暖花开。他伸手,轻轻拂去她脸颊上的一缕发丝,动作温柔得不像话。
“等我。”他又说了一遍,然后转身离开了。
林溪站在湖边,手里紧紧攥着那个小小的盒子,看着沈亦舟的背影,直到他消失在路的尽头。阳光洒在她的身上,暖洋洋的。她知道,她的等待,一定是值得的。
沈亦舟走后,林溪的生活依旧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她努力学习,积极参加活动,有空的时候还是会去养老院看望老人,偶尔也会想起沈亦舟,想起他清冷的眉眼,想起他温柔的笑容。
他们每天都会通过邮件联系,分享彼此的生活。沈亦舟会告诉她国外的风土人情,告诉她他的学习和设计进展;林溪会告诉他学校里的趣事,告诉她养老院的老人们最近怎么样了。
距离并没有冲淡他们之间的感情,反而让那份思念变得更加浓厚。
两年后,沈亦舟回来了。
他比以前成熟了许多,眉宇间的清冷褪去了不少,多了几分沉稳和温柔。他一回国,就去了学校找林溪。
那天,林溪正在图书馆看书,忽然感觉有人站在了她的身边。她抬起头,看到沈亦舟正微笑着看着她,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身上,像是给他镀上了一层金边。
“我回来了。”他说。
林溪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她站起身,扑进了他的怀里。沈亦舟紧紧地抱着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声音带着一丝哽咽:“我好想你。”
周围的人都看了过来,林溪的脸颊有些发烫,却还是舍不得松开他。
从那以后,沈亦舟和林溪就像所有情侣一样,一起上课,一起吃饭,一起散步。沈亦舟不再是那个独来独往的孤岛,他会牵着林溪的手,陪她去逛菜市场,会耐心地听她讲那些琐碎的小事,会在她生病时无微不至地照顾她。
他学会了表达自己的爱意,会在睡前给林溪发一句“晚安,我爱你”,会在纪念日给她准备惊喜,会在她遇到困难时告诉她“别怕,有我”。
而林溪,也一如既往地温暖着他。她会记得他所有的喜好,会在他工作累的时候给他泡一杯热茶,会在他失意的时候鼓励他。
他们的爱情,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没有轰轰烈烈的桥段,却像一股清泉,温润而绵长。它始于一份善意,归于一份懂得。
后来,沈亦舟成了一名优秀的建筑师,他设计的房子,总是充满了温暖和人情味。林溪则成了一名园艺师,她种的花,开得格外鲜艳。
他们结婚那天,阳光明媚,宾客满座。沈亦舟看着穿着婚纱的林溪,眼里满是温柔和爱意。
“谢谢你,林溪。”他握着她的手,轻声说。
林溪笑了,眼里闪着泪光:“我也要谢谢你,亦舟。”
谢谢你让我相信,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阳光透过教堂的彩绘玻璃,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圣洁。他们的故事,就像这阳光一样,会一直温暖地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