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检索中。。。】
【单位状态,待命。】
【当前位置,华夏,江苏省南部,锡澄国防线外围,c-7区域(坐标:xxx, xxx)。】
【小队成员:6\/6 健康,装备完整度:92%。】
【备注,小队于72小时前完成预设任务,目前处于隐蔽休整点,等待下一步指令。】
锡澄防线外围!而且状态良好!周正青心中一定!
马卡洛夫小队所在的位置,距离第十军核心区域并不遥远,以他们的渗透和机动能力,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抵达!
“系统,立刻建立与马卡洛夫实时通讯链接!”周正青毫不犹豫地下达指令,只是利用系统联系系统出品的战术小队,虽然需要付出功勋点,但属于常规操作,不属于系统之前说的不能透支功勋点完成这次任务。
【建立与战术单位指挥官马卡洛夫的加密通讯链接。。】
【链接建立成功,加密协议生效,可进行语音通讯。】
短暂的静电噪音后,一个冷静,略带沙哑,带着明显斯拉夫口音但异常清晰的声音,直接响彻在周正青的脑海深处,仿佛就在耳边低语。
“噢,我亲爱的boSS,马卡洛夫在线,请指示。”
这熟悉的声音让周正青感到一丝莫名的安心。
马卡洛夫,这位由系统召唤而来的游戏中的反派大boSS,以其绝对的忠诚,顶尖的专业素养和冷酷的效率,已经成为周正青手中最隐秘也最可靠的一张王牌。
“马卡洛夫。”周正青用意念回应,语速极快但条理清晰:“情况紧急,立即中止原定休整,执行最高优先级侦察任务。”
“任务目标地点,第十军主要驻地,目标人物,宪兵大队长一条悠介及其主要下属。”
“任务内容,渗透至目标区域,查明一条悠介大队当前确切状况,是否被控制,位置,人员安危,查明第十军对其采取的具体行动,评估当地日军部队的戒备等级和动向。
与一条悠介接触后,如果他们被第十军控制,就替我传达命令,让他忍耐下来,保持克制,不可和第十军发生大规模火拼。”
“任务要求,隐蔽渗透,避免交火。
获取情报后,立即撤离至安全点,通过本渠道向我直接汇报,时间紧迫,我需要最晚在24小时内得到初步情报。”
“重复任务要点。”
马卡洛夫的声音没有任何波动,仿佛只是在确认一次例行巡逻:“明白,boSS。
任务优先级:最高。
目标:第十军驻地,查明宪兵大队长一条悠介状况及敌军动向,并向一条悠介传达您的命令。
要求:隐蔽侦察,避免接触,24小时内初步汇报。
任务要点确认无误。”
“很好。”周正青补充道:“授权你在必要时,使用致命性手段排除障碍,但核心是获取情报并安全撤离,祝你好运。”
“收到授权,小队立即出发,通讯完毕。”马卡洛夫的声音干脆利落,随即通讯链接中断。
。。。。。。。。。。。。
1937年12月8日清晨5时30分,锡澄防线上空突然亮起三道刺眼的红光,军发射的信号弹在黎明前的夜空中划出诡异的弧线。
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
紧接着,从长江方向传来一阵低沉的轰鸣,如同远方的闷雷,却又带着某种机械特有的规律性。
有经验的老兵立刻辨认出这是日军驶入长江那些小型驱逐舰,炮艇,舰炮齐射的声音。
“趴下!全部趴下!”各级军官的警告声在阵地上回荡。
但警告声很快被淹没在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
第一波炮弹如同暴雨般倾泻在锡澄防线上,距离江岸最近的第112师阵地首当其冲,巨大的冲击波让大地剧烈颤抖。
第112师师长霍守义在指挥所内感受到地面的剧烈震动,顶部的尘土簌簌落下。
电话铃急促响起,前沿观察哨报告:“日军舰炮开始轰击,至少有六艘敌舰参与炮击!”
几乎与此同时,防线后方传来更加密集的爆炸声,日军陆军炮兵群开始发言。
配置在后方的日军独立重炮兵联队的八九式150毫米加农炮,四年式150毫米榴弹炮,以及三八式75毫米野炮,组成了一道毁灭性的火力网。
炮弹在此时堪比倾盆大雨,震撼整片大地,以及在地面上挣扎的华夏守军。
清晨6时整,东方的天际刚泛起鱼肚白,天空中就传来引擎的轰鸣。
日军第1飞行团和第3飞行团的战机如同蝗群般扑来。
三式战斗机和九三式轻型轰炸机在阵地上空盘旋,随后俯冲投弹。
“敌机!注意隐蔽!”防空警报响彻整个防线。
守军的高射机枪在炮火中吐出火舌,在天空中织出一道道弹幕。
但日军飞机数量太多,很快就有炸弹落在阵地上。
第103师阵地遭遇最猛烈空袭,九三式轻型轰炸机投下的60公斤炸弹如同雨点般落下。
观测兵透过观测镜看到令人窒息的一幕,一架日军轰炸机在俯冲时被高射炮击中,拖着黑烟坠向地面,但更多的敌机接踵而至。
突然,一颗250公斤的重型炸弹在离观测所不远处的机枪工事上方爆炸,整个工事被掀上半空,里面的官兵无一生还。
上午7时,日军炮火准备进入高潮。
日军第1炮兵旅团指挥官木谷资俊少将亲自督战,命令所有炮兵单位实施“最大速率射击”。
这意味着炮手们要在单位时间内打出尽可能多的炮弹。
在日军炮兵阵地上,景象令人震撼。
炮手们赤膊上阵,汗水在寒冷的清晨蒸腾成白气。
装填手机械地重复着动作,装弹,关门,拉火。
发射后的药筒还冒着青烟就被抛出,新的炮弹立即被塞入炮膛。
每门炮的炮管都因连续射击而变得通红。。。。。
日军第13师团属炮兵联队的阵地上,山田炮长声嘶力竭地喊着口令:“方位角,28-00,射角,245,榴弹,瞬发信管,放!”
炮手猛地拉火,炮身剧烈后坐,一发75毫米炮弹以每秒540米的速度飞向华夏军队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