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常洛深吸一口气,将心中最后一丝残存的柔软彻底压下。
他走到窗前,推开精致的木窗,清晨湿润而微带海腥气的空气涌入“澄心斋”,也似乎吹散了他心头最后一点阴霾。
他望向窗外,目光所及,已不再是昔日王府庭院的一方天地,而是整个南洋广袤的、等待他真正去掌控的疆域。
这片土地,论面积,远超欧罗巴那些所谓的强国,如今,他是这里名副其实的王者,尽管这个王国尚显空旷……
巴厘部落的彻底覆灭,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南洋这片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的湖面,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每一个角落。
消息首先在土人部落中引发了地震般的恐慌。
那些曾经与巴厘部落有过往来,甚至私下里也对明人统治心存不满的部落,如黑石部落、雨林寨等,在得知巴厘阿贡不仅刺杀失败,更是举族被屠、尸骨成山后,所有的怨望和小心思都在瞬间被冰冷的恐惧所取代。
他们终于清晰地认识到,这位新来的康王,与以往那些更注重“怀柔”和“羁縻”的明人官员截然不同。
他年轻,但手段酷烈,报复起来毫无余地,动辄便是灭族之祸。
原本一些蠢蠢欲动的部落迅速偃旗息鼓,首领们纷纷备下厚礼,派出使者,以最谦卑的姿态前往南洋城,向康王殿下表达“恭顺”与“臣服”,竭力划清与巴厘部落的任何关联。
南洋的土人势力,经历了一次残酷震慑,至少在可见的未来,公开的、大规模的叛乱风险已被压至最低。
然而,南洋的局势远非只有土人。
更复杂的力量正在登台。
就在巴厘部落覆灭后的第十天,数艘形制各异、悬挂着奇怪混合旗帜,既有大明青龙旗的一角,也有各自狰狞兽首或特殊符号的舰船,小心翼翼地驶入了南洋港。
它们不像商船那样满载货物,也不像战船那样戒备森严,却透着一股彪悍与野性的气息。
来的正是盘踞在南洋周边岛屿、拥有大明南洋总督府,乃至得到过朝廷默许颁发的“私掠许可证”的几股大海盗头目派来的代表。
这些海盗,在之前大明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冲突中,曾凭借对复杂水道的熟悉和悍不畏死的作风,为明军立下过功劳,作为回报,他们被默许在指定区域建立自己的巢穴,形成了一个个半独立的海盗城寨,并拥有在海上劫掠“敌对势力”的权力。
这种做法,与遥远英格兰王国如出一辙。
英格兰王室通过向海盗颁发“私掠证”,将这群亡命之徒化为打击西班牙海上霸权的非正规力量,既节省了军费,又削弱了对手。
大明在南洋,某种程度上也走上了类似的道路。
不同的是,天高皇帝远,朝廷对南洋这些海盗的管控力远不如英格兰王室对其海盗的控制,这些海盗更像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伤敌,也随时可能反噬。
如今,南洋的天变了。
一位手握生杀大权、行事酷烈的亲王驾临。
巴厘部落的下场让这些刀头舔血的海盗头子们也感到脊背发凉。
他们赖以生存的“私掠许可证”,其合法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当地最高权力机构的认可。
以前是总督府,现在,显然是这位康王殿下。
因此,这几股最大的海盗势力,不约而同地派出了能言善道的二当家或亲信谋士,携带重礼,前来拜码头,表忠心。
他们名义上是祝贺康王殿下平定叛乱,实则迫切希望得到朱常洛的亲口确认,延续甚至扩大他们“合法”劫掠的权利。
朱常洛正在正殿中,看着周围的政务禀告,这些东西,大多数都是由总督府处理完成之后,递交过来的。
让朱常洛批了之后,才能生效。
王瑾隔着门帘禀报:“启禀殿下,港务来报,有‘黑蛟帮’大头领座下二当家刘香、‘浪里鳌’郑氏头领谋士陈五、以及‘过洋疯’章大膀子派其胞弟章鱼眼,各携重礼,请求觐见王爷,说是特来恭贺王爷平定叛乱,宣示……宣示忠忱。”
朱常洛正在批阅一份关于移民屯垦的文书,闻言,笔下并未停顿,甚至连头都未抬,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声音清晰地传到门外:“告诉他们,本王知道了。”
“他们要见的,是南洋的王。”
“但南洋的王,是不能见海盗的……”
“让周长史去代本王接见便是。告诉周长史,以前如何,现在也是如何。”
“让他们安分守己,各司其‘职’。”
“奴婢遵旨。” 王瑾心领神会,躬身退下。
很快,指令传到了左长史周文盛那里。
周文盛整理了一下衣冠,对于王爷将此等重要事务交给自己处理,他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王爷乃天潢贵胄,南洋之主,岂是这些海上枭雄想见就能见的?
能派他这位王府左史出面,已是给了天大的面子。
王府偏殿,气氛远不如正殿庄严肃穆,但也自有一股官威。
周文盛端坐主位,面色严肃。
下面站着三位海盗代表,皆是粗豪汉子,虽然换上了绫罗绸缎,却难掩那股常年漂泊海上的彪悍与草莽之气。
“黑蛟帮”的二当家刘香,脸上带着一道刀疤,眼神精明。
“浪里鳌”的谋士陈五,则显得文弱一些,但目光闪烁。
“过洋疯”的章鱼眼,人如其名,一双眼睛瞪得溜圆,透着股凶悍和愣劲。
他们原本满心期待能亲眼见见这位一举屠灭数千人、凶名赫赫的康王殿下,若能得殿下亲口一句承诺,那往后在海上行事底气就更足了。
没想到,只见到了王府的一位文官长史。
周文盛清了清嗓子,按照朱常洛的吩咐,沉声道:“王爷日理万机,尔等心意,王爷已知。王爷有令:以往尔等如何行事,今后一应照旧。然需谨记本分,劫掠之刃,只可对准西夷番船,若敢滋扰大明子民、藩属友邦,或行不轨之事……”
周文盛说到这里,语气刻意停顿,目光锐利地扫过三人,虽然没有明言后果,但那意有所指的冰冷,让刘香、陈五这等老江湖都心头一凛,章鱼眼也不自觉地缩了缩脖子。
巴厘部落的下场,可是血淋淋的教训。
“王爷钧旨,我等谨记!绝不敢违!” 三人连忙躬身表态,姿态放得极低。
接见很快结束。
周文盛代表王府收下了他们的礼物,却并未给予任何额外的承诺或书面凭证。
走出王府偏殿,三位海盗代表互相看了看,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未能如愿的失落和更深的不安。
刘香摸了摸脸上的刀疤,低声道:“这位王爷……架子忒大,面都不露一个。”
陈五摇着折扇,尽管此时的天气并不热,但扇子摇的越发快了,他沉吟道:“不见,或许比见了更可怕。这意味着,在他眼里,我们……或许还没那么重要,或者说,他根本不需要亲自安抚我们,自有法度规矩。”
章鱼眼瓮声瓮气地说:“那……那咱们这‘买卖’,到底还算不算数?长史说了照旧,可王爷没亲口说啊!”
刘香叹了口气:“长史的话,就是王爷的话。至少眼下,咱们的旗号还能打。只是往后,眼睛放亮些,别触了霉头。这位爷,可是个真敢下死手的狠角色,咱们虽然在海上飘着,但咱们的家眷可都在海盗城居住啊……”
所谓的海盗城,就是当年陈璘允许他们修建的一座城市,除了小部分的护卫之外,城中大多数都是退休的海盗,以及女人,跟孩子。
那里是世界的交融点。
到处都是金发碧眼的西洋女人,黑不溜秋的黑珍珠,以及各种混血的孩子……不是不想抢同族的女人生孩子,是因为南洋城的政策不允许……
而海盗之城,原则上受到明军的保护,但海盗每年也要上贡给南洋总督府。
没能亲眼见到康王,只得到一句“照旧”的口谕,这让习惯了与地方官员称兄道弟、甚至讨价还价的海盗头目代表们,心里都有些七上八下,拿不定主意。
他们摸不清这位新主子的具体脾性和底线,
而对于朱常洛来说,保持距离,恩威难测,才是御下之道,尤其是驾驭这些无法无天之徒……
利用海盗,只是权宜之计。
他清楚地知道,这些不受完全控制的力量终究是隐患。
待到南洋军力足够强大,这些海盗,要么被收编,要么……就是下一个需要被“清理”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