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不羁播撒的“伪无限”道痕,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此界天道中漾开一圈圈扭曲的涟漪。中州那位意外“顿悟”的外门弟子,仅仅是开始。
数月之间,东域莽荒,一名寿元将尽的老修,于坐化前夜忽感“寂灭真意”,枯竭的丹田竟焕发生机,凝出一缕灰中带红的诡异丹气,延寿三十载,其道却变得孤僻乖张,视众生为刍狗。
北原冰原,一个备受欺凌的小部族少年,于绝境中嚎哭,引动风雪中的寂灭气息入体,一夜之间屠尽仇敌,其力量增长迅猛,性格却愈发偏执疯狂,宣称“万物皆虚,唯我独真”。
南海群岛,西极荒漠……类似的事件在各地零星出现。这些“幸运儿”修炼的“道”,都带着对寂灭的粗浅运用与对“自我”的极端强调,进展快而隐患深,如同饮鸩止渴。他们彼此并无联系,却共同构成了阎不羁污染天道、试探韩无限、滋养自身的网络。
韩无限静坐山巅,其“真我核心”如同最精密的罗盘,清晰地感应着每一处天道法则被污染后产生的细微“噪点”。那些“伪无限”修士的每一次晋升,每一次动用扭曲的寂灭之力,都像是在他感知的画卷上,刺下一个不协调的墨点。
他并未急于出手抹杀这些“试验品”。杀戮治标不治本,反而可能打草惊蛇,让隐匿的阎不羁更加警惕。
他选择了更为根本,也更为浩大的方式,道启。
他以自身“无限奇点”为源,引动万寂山古井积累的无尽寂灭本源,结合自身对“无限法则”的深刻领悟,将一股浩大、纯正、包容的寂灭道韵,如同春风化雨般,无声无息地融入到此界的天道循环之中。
这不是针对个人的传功,而是面向所有生灵,尤其是那些对“寂灭”、“终结”、“虚无”等概念有所感应的修士,进行的一次大道层面的启迪。
在北原,那偏执疯狂的少年再次引动风雪之力时,心神之中莫名响起一声仿佛来自远古的叹息,眼前浮现出冰雪消融、滋养万物的景象,极致的寒冷并非只有毁灭,亦孕育着新生前的宁静。
在南海,一名刚凭借“伪无限”道法击败对手的修士,志得意满之际,灵台却闪过一丝清明,仿佛看到自身力量如无根浮萍,而那浩瀚大海,才是真正的归宿,狂躁的心境竟平复了片刻。
在东域,那延寿的老修于深夜打坐时,神魂仿佛被牵引,目睹星辰寂灭后化为尘埃,尘埃又于亿万年后重聚为星……一种宏大而有序的“归墟”循环之意,悄然冲刷着他那狭隘的“唯我”道心。
这些“启示”并非强制改变,而是如同在迷途者耳边低语,在黑暗中点亮微光。它不直接否定“伪无限”,而是展现出一条更加浩瀚、更加包容、也更加艰难的“真无限”道路。
效果并非立竿见影。多数“伪无限”修士依旧沉溺于力量快速提升的快感,对那冥冥中的“启示”嗤之以鼻,甚至视为心魔。但也有极少数心智尚存清明者,开始反思自身道途的扭曲与隐患,修炼速度不自觉慢了下来,甚至有人开始尝试摒弃那掠夺而来的力量,探寻更根本的寂灭真意。
此举,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伪无限”道统的扩散速度,也削弱了其对天道污染的强度。
然而,在时空缝隙深处,那点暗红流光凝聚的残影,却发出了冰冷的嗤笑。
“道启众生?韩无限,你还是这般……天真又傲慢!”
阎不羁的残魂感受着来自下方世界信仰之力的细微变化,以及那纯正无限道韵对“伪无限”的压制,不怒反喜。
“你越是展现‘真无限’的玄妙,越是印证了我手中这丝‘本质碎片’的价值!你在明处传道,我在暗处解析……你之道,正成为我理解、乃至最终超越‘无限’的最佳教材!”
他疯狂地催动“本质法”,以韩无限的“道启”为参照,加速剖析、吞噬那丝“无限本质”。韩无限对“无限”的每一次运用,对寂灭的每一次阐述,都如同为他提供了破解密码的钥匙,让他对“无限”的理解飞速加深,其重铸的新道雏形也愈发清晰、诡异。
甚至,他开始尝试,通过那些尚未被“启示”影响的、最狂热的“伪无限”修士为跳板,极其隐秘地反向干扰韩无限的“道启”过程,在其中掺杂入一丝属于他的、扭曲的“我执”意蕴,试图让这“真无限”的启迪,也带上他阎不羁的印记!
一场围绕众生道心、天道归属的无声较量,在广袤的天地间激烈上演。
韩无限立于山巅,承受着道启众生带来的庞大因果与心神消耗,同时敏锐地捕捉着“启示”过程中那一丝极其隐晦的“杂音”。他知道,阎不羁正在暗中窥探,甚至试图污染他的传道。
但他目光依旧坚定。
“蛊惑人心,扭曲天道,终是邪道。”
“吾道如日,普照万物,纵有云遮,其光不灭。”
“阎不羁,待你自以为窥尽无限玄奥,破茧而出之时,便会发现,你苦心孤诣重铸之道,早已在真正的‘无限’面前,漏洞百出。”
他不再仅仅被动防御与引导,开始更主动地调整“道启”的频率与方式,如同布下一张无形的大网,既为接引有缘众生,亦为……请君入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