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今天的事情,房玄龄今天原本是不想发表什么意见的。
但现在皇上主动问话,不说是不可能的了。
房玄龄走出人群,道:“陛下,事情已经发生了,掩盖不了,也否认不了。若是妄图掩盖、否认,怕只是掩耳盗铃罢了!”
众人大惊,房玄龄说话真大胆呀!
李世民微微皱眉,房玄龄的意思是不同意否认朝廷的过错。
若是不否认该如何?难道要让朝廷同意做错了?
魏征再次站出来,道:“陛下,臣赞同左仆射的想法!”
“哦?说来听听。”李世民问道。
房玄龄和魏征都是重臣,政务经验丰富,能力不弱。
二人现在意见一致,应该是有什么不一样的思路。
“陛下,此事已经登载在了报纸上,我们再去否认辩解,也无法根除负面影响。”魏征开口说道。
李世民点点头,报纸上的内容是事实,而且没有掺一点虚假。
秦王那边的宣传能力比朝廷要强多了,朝廷若是否认此事,将会给到秦王反击的机会。
“陛下,臣建议我们承认是朝廷的过错,然后进行弥补。
承认错误的时候,不能将所有错误揽在朝廷身上,各州官员也要承担一部分……”魏征进行了一番详细讲解。
在场众人听得连连点头,这样做也能给朝廷稍微留一些体面。
“承认错误这件事可以登载在报纸之上,可以大唐日报更加有信服力。”魏征又补充了一句。
李世民静静思索,魏征所言倒也有些道理。
江南道世家反派,朝廷肯定是有撇不开的关系的。
所以必须要承担过错,但不能承担所有,要让百姓们觉得朝廷责任不大,主要是各州官员以及世家的过错。
将此事公布在大唐日报上,的确可以让报纸更有信服力。
之前因为褚遂良、许敬宗的原因,导致大唐日报信服力大大降低,虽然魏征挽回了一些,但还不够。
现在是彻底挽回信服力的好机会。
反正这件事已经被九洲日报传了出去,也不怕再宣传了。
“嗯,既然如此,那这件事就交给侍中大人处理吧。”李世民说道。
原本朝会要讨论赏赐秦王的事,如今因为九洲日报,朝会话题转移。
李世民也没心情再去讨论封赏的事情,他要回去静静,理一理思路。
独自一人坐在书房中,李世民思路慢慢清晰。
幸好今天马周、魏征他们提出了正确的办法,不然自己可能就要做出错误决断了。
江南道世家叛乱是事实,不能否认。海瑞和包拯他们做得很好,不能让他们背锅,否则以后谁还敢为朝廷卖命。
“宣海瑞、包拯觐见。”李世民对门外的张阿难说道。
……
海瑞与包拯二人此刻正在一起聊天,今天朝堂上的事,主公早就预料到了,真是神了!
“主公说借此机会,以退为进,让皇上和大臣们彻底肯定咱们在江南道立下的功劳,到时皇上对咱们封赏的官职会更高。”海瑞面带微笑的说道。
包拯道:“今天大臣们说要找人来顶罪,你站出来之后,皇上没有说话,显然是支持这个决定的。
现在皇上又改了主意,事后想起这件事情,肯定心有愧疚,定会着重封赏。”
海瑞点了点头,今天发生的这些事情,都在主公的筹划之中。
他们两个很好奇,主公远在千里之外,是如何精准筹划这些事的?
可能这就是主公的神奇之处吧!
二人正聊着,宫里来人了,说是皇上召见。
海瑞与包拯二人对视一眼,知道是什么原因。
肯定是今天朝堂上的事。
进入宫内,李世民倒也没和他们说太多政务问题。
基本上都是在鼓励安慰,让他们二人放下心来,江南道叛乱的事情跟他们没有关系。
安慰完之后,又对他们二人进行了一番钱财赏赐。
“好了,今天召你们来也没什么事。你们也是立了功的,过段时间,朕会对你们进行正式封赏,下去吧。”李世民摆了摆手。
海瑞和包拯二人退了下去。
……
李恪带着队伍进入了标州,如今标州各地的发展势头很猛,比之前繁华了不少。
沿途官员们纷纷前来迎接,李恪并未拒绝,全部接见,正好趁此机会了解标州各地的政务情况。
之前荀彧在标州待了一段时间,对这里的官场进行了一番严厉整治,很多贪官、无能官员都被撤职,提拔有能力的官员。
再后来,荀彧做了个州的政务总管,对官员选拔监控更加严格,清理了一大批蛀虫。
如今,李恪掌控范围内的官场风气还是很好的,可以说得上吏治清明。
“荀彧大人果然是有能耐呀!我之前也去过很多地方,见过不少官员,都是有能力敢想敢干的人!”
许褚面带微笑的说道。
“这些官员跟朝廷那边的官员相比,不知道好了多少。”
姚广孝微微一笑,道:“荀彧大人的政务能力是顶尖的,之前他去长安城,与朝廷各大官员交往甚密,就连皇上也对他赞叹有加,甚至想要把他强行留下。”
众人边走边聊,赞叹荀彧的能耐。
不过大家也知道荀彧能够做得这么好,一方面是主公的全力支持与信任,另一方面,也是主公制定了正确的大局方针。
若没有主公统率全局,荀彧能力再强,也做不到这一点。
“哈利德,你们阿拉伯的官员与我大唐官员相比,有何区别?”李恪目光看向了阿拉伯使者。
“秦王殿下,我们阿拉伯官员与大唐官员的区别还是挺大的,
首先就是选拔方面,不如大唐的科举制度,我们主要任命亲信、贵族等等。
如果不是亲信或者贵族,哪怕能力再强,也无法担任要职。”
哈利德认真的讲述了起来。
“其次就是我们阿拉伯是政教合一……”
李恪静静的听着,哈利德不愧是皇室成员,对国家情况了解的很清楚。
“既然你觉得我大唐的制度较好,那你愿不愿意学习我们的制度呢?”李恪看着哈利德问道。
哈利德愣住,眼神中露出震惊之色。
秦王让他学习大唐制度?
这可不是小事呀。
大唐制度虽然好,但不是别的国家想学就能去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