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儿插话道:“老高!应该还有一种人物来源。”
“哦!”高传龙装糊涂道,“哪种人物来源?”
“历史人物啊!”林婉儿补充道,“历史文化典籍犹如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为网文小说人物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从古老的《山海经》中,作者可以汲取各种奇异神兽的灵感,塑造出拥有神秘力量与独特性格的角色。
例如,在玄幻类网文中,常常会出现类似‘麒麟兽使’的角色,他们驾驭着具有祥瑞象征的麒麟神兽,拥有掌控自然元素或治愈伤病的超能力,其形象设定便源自《山海经》中对麒麟的描述。
古代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也是重要源泉。
以三国时期为背景的网文小说层出不穷,作者借鉴历史上的英雄豪杰,如曹操的奸雄谋略、诸葛亮的智慧神机、关羽的忠义勇猛,将这些经典人物特质进行再创作。
有的小说会以全新的视角重新演绎三国故事,赋予这些历史人物新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轨迹,让读者在熟悉的历史框架下感受到别样的精彩。
诗词歌赋同样蕴含着丰富的人物灵感。
李白的豪放洒脱、杜甫的忧国忧民,这些诗人的气质和精神可以通过小说人物得以具象化。
在一部仙侠文中,主角可能就像李白一样,仗剑天涯,豪情万丈,以诗酒为伴,在修仙之路上闯荡出属于自己的传奇,其言行举止、思想境界都深受古代诗词文化的影响。”
雷小燕佩服道:“婉儿!厉害啊!”
林婉儿谦虚道:“刚好知道而已。”
雷小燕又请教道:“听说有的作家靠新闻写成小说,有哪些作家呢?”
林婉儿不知道,看向了高传龙。
高传龙心领神会道:“着名作家毕飞宇曾有过一段独特的创作经历。
某天,他在浏览信息时,一则医疗新闻瞬间抓住了他的目光,这则新闻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他心中激起层层涟漪,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内心涌动着强烈的创作冲动,一个念头愈发清晰——他要把这则医疗新闻写成一部小说。
为了实现这个想法,毕飞宇走进了医院,甚至走进了手术室。
在那里,他结识了形形色色的人,有忙碌的医生、焦虑的患者家属,还有默默奉献的医护人员。
在与他们的接触中,毕飞宇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和真实的情感体验。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与构思,一部名为《欢迎来到人间》的小说终于问世。
而这部小说的创作源头,正是那则看似普通的医疗新闻。
毕飞宇感慨地说:‘新闻终结的时候,小说就开始了。’
做过新闻记者的人或许都有这样的体会,当一篇报道完成时,背后往往还隐藏着无数未被写出的故事。
这些故事或因篇幅限制,或因种种原因无法完整呈现,但它们却蕴含着巨大的创作价值。
此时,用小说的形式来讲述这些故事,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新闻素材就像一汪清泉,为职业作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无论写网络小说还是传统小说,若能与新闻产生联系,不仅能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共鸣,还能为作家的创作注入新鲜活力。
网络作家卓牧闲的《朝阳警事》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为了创作这部小说,卓牧闲深入社区派出所,如同一位敏锐的观察者,仔细记录着民警们的日常工作。
从调解邻里纠纷到处理突发事件,从巡逻防控到服务群众,他捕捉到了许多琐碎却感人的细节。
这些细节虽然难以登上新闻头条,但经过卓牧闲的艺术加工,不仅生动展现了社区民警的日常工作状态,还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充满新鲜感的故事。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仿佛能跟随民警的脚步,一同穿梭在大街小巷,感受他们工作的酸甜苦辣。
令狐与无忌的《与沙共舞》同样源于作者的真实经历。
作为一名通信工程师,令狐与无忌曾在海外工作。在开拓市场的过程中,他遭遇了客户封杀令、紧急救援等种种挑战。
这些经历虽然大部分是作者自身的,但通过作者的巧妙构思和艺术加工,小说充满了新鲜感和独特性。
读者在阅读时,既能感受到作者在海外工作的艰辛与不易,又能被小说中跌宕起伏的情节所吸引。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类新闻在手机中24小时不断更新滚动。
每一条新闻背后,都隐藏着无数的生活故事,宛如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宝库’。
如果能抓住一两条新闻,通过自己的艺术加工写成小说,无疑能为创作带来无限可能。
那么,高手作家是如何处理这些新闻素材,将它们变成爆款小说的呢?
紫金陈的《长夜难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优秀的范例。
作者明确表示故事纯属虚构,但这些虚构情节却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影子,让读者在阅读时产生强烈的真实感。
像‘未成年性侵案’‘官商勾结’‘司法腐败’等情节,在现实生活中都有相似的案例。
紫金陈在写作时,采用了推理的叙述方式,重点并非在于揭示‘凶手是谁’,而是深入揭露案件背后的社会问题。
他从凶手如何隐藏真相入手,合理铺设线索和误导,塑造出鲜明的主角与凶手展开对决,逐步揭开真相的面纱。
这种案件类素材的处理手法,既吸引了读者的好奇心,又引发了他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刘震云的《吃瓜时代的儿女们》同样源自新闻素材的融合。
在提炼新闻事件时,刘震云进行了深入的艺术加工,将每个人物、每一个大情节和小情节都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
我们读着书中的故事情节,仿佛能看到曾经在报刊或电视上出现过的类似场景。
作家以‘荒诞’‘貌似巧合’的方式,把几个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地域的人编织到一个关系网中,塑造出了新颖独特的故事情节。
这种处理素材的高超手段,让小说充满了趣味性和可读性。
这些作家的写作手法,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启发。
对于职业小说作家,尤其是网络小说作家来说,当遇到写作素材的瓶颈时,不要一味地闭门造车,而要抬眼看世界。
铺天盖地的新闻素材,就像无尽的能源和热量,能为我们的创作提供强大的动力。
现实世界中的故事,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虚拟世界更加精彩。
但我们不能简单地照搬新闻素材,而是要通过小说的艺术加工,重新构造一个全新的世界。这需要作者具备较高的创作能力,包括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扎实的文字功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新闻素材转化为一部部引人入胜的小说,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和现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