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他们的对话,阿灿郁闷至极。
别人都是一网十几万斤的鱼,而自己却早早地起了网,只收获了5万斤,现在倒好,还把网给弄丢了。
“哎,都是我大意惹的祸,本来想多网一点货,结果却搞成这样。”
阿灿越想越懊恼,声音里满是自责。
冯晔叹了口气,轻声道:“阿灿,别再自责了。出海本就风险重重,损失一张网也不是多大的事,关键是人没事就行。”
“我……”
“行了,别再说了。除了拖网,还有其他损失吗?绞纲机没事吧?”
“除了拖网和网里的鱼,没有其他损失了,绞纲机也没问题,运行正常。”
“那就好,只要绞纲机没事,就不影响后续作业。”
阿灿苦笑一声:“拖网都没了,还怎么作业?咱们又没有备用的拖网。”
“我们三条船的货太多了,得靠岸一趟把货卖了,到时候搬一张拖网到你这条船上先用着不就行了?”
“也对,我这船上没多少货,没必要跟着回去。”
“嗯,你现在让一班人去睡觉,另一班人上东升号上去帮忙。”
“全都去东升号帮忙吗?要不一条船两个,你们东来号也分两个过去?”
“别这么麻烦了,等轮班的人起来再过来我这边。”
“哦,好吧。”
……
第二天上午十点钟左右,东来号、东升号、丰收号相继将最后一包货吊上船。
随即,三艘船启动,缓缓动了起来,朝着岸边前进。
而这包刚吊上船的鱼货,自然是回去的路上再分拣。
海面上,只留下紫气号孤零零地漂浮着。
鱼舱已经清空,货早就搬到东来号上去了,也把东来号上的拖网搬了过来。
不过,船上的人却换了一个。
冯晔让阿灿开着东来号回去了,他自己留了下来。
看着三艘船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海平线上,他才收回了目光,转身上去了驾驶室开船。
拖网已经安装好了,并且整理完毕,铺在了后甲板上,但是却还不能下网。
这片海域的海底地形太复杂,礁石林立,贸然下网只会重蹈覆辙。
冯晔将船启动后,直接将船开向昨天遇到鱼群之前的海域。
那里的海底相对平坦,适合下网。
一路上,冯晔仔细观察着鱼探仪,密切留意着海底地形的变化。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他才将船速降了下来,并招呼船工们开始下网。
船工们这会都躲在船舱里避风,听到招呼后,纷纷走了出去,抬起拖网从尾滑道放进了大海之中。
拖网作业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只是,到了傍晚时分,有了变天的迹象,乌云密布,海风渐强。
吃晚饭的时候,大家都还在议论纷纷,担心会下雨。
其实,只要不下大雨,也能正常作业,只是会稍微麻烦些。
毕竟现在还只是二月份,气温还比较低。
虽然有雨衣给大家穿,但也不能完全避免雨水的侵袭。
而若是下大雨的话,就必须暂时停止作业,回舱避雨了。
冯晔也担心下雨,一直密切关注着天气预报。
好在晚上的海洋天气预报说,明天是个阴天,不会下雨,就是风浪会稍大一些,提醒渔民出海作业时务必小心,避免风浪带来的危险。
冯晔稍微松了口气,但仍不敢大意,叮嘱船工们加固船上的设备和物资,以应对可能增大的风浪。
随后,他又仔细检查了船只的各项设施,确保它们都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也亏得他提前准备了,这次的天气预报说准也不准。
风浪确实如期而至,船只在波涛中摇摆不定,但设备和物资都牢固如初。
然而,雨也下了起来,起初只是细雨,渐渐变得密集,成了瓢泼大雨,并伴随着电闪雷鸣。
冯晔都还在睡梦之中,就被轰隆隆的雷声和噼里啪啦的雨声吵醒了。
他睁开眼一看,发现天已经亮了,有微弱的光亮从窗户透进来。
又摸出枕头边上的手表,借着昏暗的光线看了看,却是发现已经早上六点多了。
大概是因为雨天的缘故,天色才显得格外昏暗。
既然醒了,他也没想着继续睡,爬起来穿好衣服,打开门走了出去。
就这种天气,他也睡不着,得起来看看才放心。
听到身后的声响,开船的杜玉林回头看了一眼。
“嗯,被吵醒了。这雨下得还挺大,下了多久了?”
冯晔皱了皱眉,抬头看了看昏暗的天空,细密的雨幕让视线变得模糊。
“没多久,从开始小雨,到现在的暴雨,也就二十来分钟。”
杜玉林紧急着叹气道,“哎,也不知道要下到什么时候去?这么大的雨,大家都没法干活了。”
“是啊,这么大的雨,穿着雨衣都没用,肯定会被淋透,只能让大家都在船舱里避避雨,等雨停了再说。”
“也是巧了,刚刚收了一网,才把网放下去,就下雨了。大家一开始还穿着雨衣干了一会儿,后面雨越下越大,就只好躲进船舱里去了。”
“先慢慢拖着吧,也不用急着把网收起来。至于甲板上鱼货,就先放着,等雨变小了再分拣。”
冯晔透过舷窗,看着被雨水打得泛起层层涟漪的海面,心中有些无奈。
杜玉林点了点头:“也只能这样了,希望这雨赶紧下完,不要下得太久。”
“春雨连绵,谁知道会下多久,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冯晔叹了口气,又说道,“你去睡会儿吧,没必要两个人一直盯着。”
“那行,我先去躺一会儿,有啥情况你叫我。”
“嗯,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