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五官算得上丰神俊朗,在火光的照耀下一脸正气,很难让人把他与坏人联系起来。
“老婆子啊,这位先生如果是山贼或者强盗的话,咱家的院墙又怎能挡住人家?”
老翁不由分说的抽开了门栓,“常言道‘门锁只能防君子,防不住坏人’,一场秋雨一场寒,别把人冻坏了。”
老妪在旁边唉声叹气的摇头:“老头子啊,你一辈子行善积德,到头来换来了什么下场?咱们三个儿子……呜呜,呜呜……”
老妪说到最后忍不住哽咽起来,哭的悲痛欲绝,让门外的李白忍不住起了恻隐之心。
“老人家,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以至于让你伤心欲绝?”
李白在门外将老夫妻的对话听得清清楚楚,人还未进门便忍不住开口询问。
老翁叹息道:“唉……此事不提也罢、不提也罢!”
李白知道刚刚认识就问太多,人家肯定不会说掏心窝子的话,还是等熟络了一些明天再问。
“好吧,既然老丈不愿意提,那在下就不问了。”
李白从怀中掏出一块碎银子塞到了老翁的手里:“这块碎银子应该有五六钱,给老丈做房费,剩下的就随便给我弄点吃的。”
“使不得、使不得!”
老翁连忙推辞,态度坚决的把李白的手推了回去:“俺们鹿邑县城内最贵的客栈住一晚也不过三四百钱,先生这是折煞老朽……”
“再说了,农家小院,闲着也是闲着,先生不嫌简陋就行,什么钱不钱的。”
“至于吃的,家里也只有南瓜和几个高粱饼能充饥了,不值钱。”
听了老者的话,李白内心的侠义情怀顿时熊熊燃烧起来。
自己可是大唐的李青天啊,听这老夫妻适才的对话,八成是有非常大的冤屈,因此才小心防备。
但即便如此,这老夫妻依旧没有改变善良之心,自己作为大唐的官员,既然遇上了,如果不帮他们伸张正义,那还不如回家卖萝卜!
“多谢老丈,多谢!”
李白没有说太多的话,先把银子揣回兜里,牵着马进了院子,拴到了牛棚里。
刚把马拴好,秋雨就越下越大,夹杂着萧瑟的秋风,让李白忍不住打了个寒噤。
就在这时,老翁又穿着蓑衣,举着一把伞来到牛棚前迎接李白。
“天气变冷了,小心淋了雨着凉,给你把竹伞撑着。”
“多谢老丈,多谢!”
李白再次道谢,心中感慨不已。
自己走南闯北二十年,行程足足几万里,这个老翁应该是自己遇到的心底最善良的人。
李白接过伞,跟着老翁进了房间。
房间内亮着油灯,光线有点弱,木床上传来孩童的嬉闹声,听起来很是热闹。
李白定睛看去,这才发现床上竟然有五六个孩子在玩耍嬉闹,最大的看起来有十岁出头,最小的只有三四岁的样子。
面对此景,李白有些懵。
这对老夫妻头发已经花白,看起来大概六十出头的样子,那这些孩子肯定是他们的孙子辈,但他们的父母呢?
“这些孩童都是老丈的孙儿辈么?”
李白按捺着好奇之心,面带笑容的问道。
老翁叹息一声:“三个孙子、两个孙女,没人看管,只能我老夫妻来拉扯。”
“那他们的父母呢?”李白又问。
老翁摇头:“唉……此事不提也罢,说起来让先生徒增烦恼,谁也管不了!”
“呵呵……”
李白笑笑,“家里这么多孩子,能住的下么?要不我再去别人家问问。”
“住的开、住的开!”
老翁急忙挽留,朝门外指了指:“你看院子里左右还有四间厢房呢,原先是老朽的三郎住在那里,到现在已经闲置两年多了……”
李白站在屋门口朝院子里眺望,借着灯光这才发现院子里还有好几间厢房,加上中间的四间堂屋,这个条件在农村算是非常优渥。
“呵呵……老丈的家庭挺不错哦!”
李白微笑着夸赞了一句。
老妪忍不住吐槽了一句:“有什么用啊?前年都被那些土匪抢光了,一粒大米都没给俺家留下,这两年吃的粮食全是从我娘家借的……”
“土匪?”
李白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哪儿来的土匪,你们本地的县衙不剿匪吗?”
“县衙剿匪?”
老妪忍不住露出讥笑之色,“别说县衙,就算是州刺史也不敢剿啊,惹怒了人家能把州府给踏平了……”
“我们大唐没有这么强悍的土匪吧?”李白猜测道,“莫非是安禄山的叛军把你家劫掠了?”
“安禄山?”
老妪继续嗤笑,“这帮人可比叛军还要坏上一万倍,穿着官兵的甲胄,干着比土匪还要缺德十万倍的事情!”
“官兵?”
这件事越发引起李白的兴趣,下定决心要彻查清楚,“哪里的官兵,在下也算有点人缘,阿婆说来听听,看看在下能否帮上忙?”
“老婆子别说了,省的给先生惹麻烦!”
老翁叱喝一声,拉着老妪向门外走去,“别在这里絮叨了,免得惹祸上身,咱们去柴房给先生做饭去。”
“唉……我那可怜的三个儿子啊!”
老妪忍不住又悲从中来,哭哭啼啼的走向柴房,给李白做饭去了。
“让先生见笑了!”
老翁拱手赔个礼,“厢房已经许久没人住,老朽去帮你收拾一下,今晚将就着睡。”
“多谢老丈!”
李白心情沉重的拱手致谢,在心中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都要帮他们夫妻伸冤。
院子里的秋雨噼里啪啦的敲打着雨搭,老翁与老妪一个忙着收拾房间,另外一个则在厨房里给李白做饭,堂屋内只剩下李白与在床上玩耍的五个孩童。
“小朋友,请问你们姓什么呢?”
李白笑呵呵的从包袱中拿出两包点心,这是途径一个小镇子之时买来在路上充饥的。
多年的野外经验让李白明白了一个道理,在野外多吃一些糖分可以有效的补充体力。
看到李白手里包装精美的点心,五个孩童顿时欢呼雀跃的从床上下来,纷纷伸着双手讨要。
“谢谢先生,我们好久没吃点心了!”
“太谢谢先生了,可以给我几块吗?”
“好好好,都是你们的。”
李白笑着把牛皮纸打开,将两包点心放在桌子上:“都围过来吃!”
“谢谢先生!”
五个小孩欢呼雀跃的围在一张矮桌子上,纷纷捏着点心大快朵颐。
“小娃儿,你们家姓什么呢?”李白笑容满面的问道。
最大的一个男孩边吃边道:“我们家姓关,就是关二爷的那个关,我阿翁说我们祖上是从河东闻喜搬到亳州来的,还说关二爷是我们的祖先……”